Thu Apr 17 2025 10:15:1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瑰樂琦心

樂‧誼獨奏家樂團以小搏大,模仿大樂團與洛蒂合奏
作者:傅瑰琦2023-12-20
今年樂團的表現,技巧上比去年更完備,演奏的信心及聲部之間的互動,表現亦必去年好。不過,如果以藝術性來說,去年的細緻,則更令人回味。
馬友友與史托、梵志登、港樂、中大、人文
作者:傅瑰琦2023-12-13
國際知名大提琴家馬友友提到,自己自40歲左右就有所頓悟,對人類在社會上的定位,有了新的想法,從而借助音樂,去串聯起人與人之間的脈搏。
與NOVA Ensemble齊迎香港作曲家聯會新舊作品40年
作者:傅瑰琦2023-12-06
指揮的作用非常重要。要將沒有太大關連的音符,在不同樂器的演奏者之間,串連成言之有物的氣場,指揮引導樂師,奏出感染到他們自己的樂音,從而再轉化成傳導到聽眾層面的第一次感受,需要多好幾倍的理解能力。
韓國小提琴新星與西班牙籍指揮合作 表現出什麼風格的西貝遼士?
作者:傅瑰琦2023-11-29
梁仁模的演繹似乎過於低調、過於圓滑,對於西貝遼士作品的特色──豐厚結實的質感,顯然有點距離。
樂季壓軸「佩多高斯基與卡華高斯」:法國色彩的柴可夫斯基協奏曲與老練小將
作者:傅瑰琦2023-11-22
筆者的座位,所聽出來的音響,像聽唱片錄音一樣被完全放大,所以一直處於聽到亢奮音量的狀態。而多位首席的獨奏演出,的確超高水平,完美至極。
德國小提琴家艾白娜與柏鵬大師的兩場兩極演出
作者:傅瑰琦2023-11-15
艾白娜近年在歐洲聲譽日隆、而她亦是新一代小提琴明星級教母Ana Chumachenco的弟子、亦為音樂總監柏鵬大師有點師徒淵源,所以倒成為必聽的一項節目。
卡華高斯密練法式浪漫不動聲色的轉型之旅
作者:傅瑰琦2023-11-08
不出幾個月,卡華高斯載譽歸來,舉行一場獨奏會,全晚都是法國風格的音樂,這位小提琴家可會吃得消?更何況,多年來好像從未聽聞過卡華高斯是精於法國音樂的專家!這一下,會否有點過於冒險呢?
指揮大賽得獎者吳曜宇臨危受命,與李智慧演繹德伏扎克小提琴協奏曲
作者:傅瑰琦2023-11-01
李智慧接近完美而又揮灑豪氣的演出,無疑與德伏扎克的作品風格不謀而合。但如果還要入型入格,帶着斯拉夫民俗氣色的風高亮節的菱角,小姑娘還未能完全做到,不過事前亦無估計她能夠做得到。
莫雷蒂與洛朗的法國學派豎琴演奏 「羅曼四重奏」的貼心扶持
作者:傅瑰琦2023-10-25
最後一首演出樂曲是布瓦爾迪厄(François-Adrien Boieldieu)的《豎琴協奏曲》(Concerto pour harpe),與古典時期海頓的風格非常相似。
細數第52屆香港藝術節的音樂節目
作者:傅瑰琦2023-10-18
作為本地的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將會與桂冠指揮葉詠詩,演出一場當代作品音樂會。除了有美國作曲家巴伯及柯普蘭的代表作外,更有委約本地著名作曲家伍卓賢所寫的《飛LIVE!》及《繁星》。
余隆與港樂 上演拉赫曼尼諾夫重量級作品
作者:傅瑰琦2023-10-11
余隆每次都能夠讓樂師獨奏的片段跑出,增加了樂曲的流動性。整個弦樂聲部,當晚都有極佳的表現,特別是在音色方面。
柳愛莎零瑕疵奔放深情演出 與左章彷如同出一轍
作者:傅瑰琦2023-10-04
筆者幾十年來,首次在現場聽到小提琴家,能夠由頭之尾,全無瑕疵!但柳愛莎的演奏卻自然奔放、優雅貼地,完全符合不同樂曲的風格要求!
貝爾亞洲首演新作 描述人類與地球命運 港樂與梵志登逆境反饋
作者:傅瑰琦2023-09-27
還是要感謝貝爾,人算不如天算地,帶來了與香港歷史上大災相應的作品。當下,令人不寒而慄。人生,真是只能活在當下。
志蓮淨苑及南蓮園池合辦 姚公白《松石清音》古琴音樂會
作者:傅瑰琦2023-09-20
今次,喜見志蓮淨苑與南蓮園池,再次主辦雅樂的演出,在遠離寺院區最遠的一角,舉行洗滌心靈的傳統文藝表演,樂迷的反應更是熱烈。
德巴茲淳令人忘憂的南歐手風琴風情 霍積與城市室樂團的巴黎探戈
作者:傅瑰琦2023-09-13
香港城市室樂團這場音樂會,融合了兩種味道,效果令人相當滿足,而揮霍積的帶領也不無關係。整體上,最難掌握的法國弦樂色彩,團員都能有相當好的共識,這是令人最感意外的。
柏鵬大師上任小交音樂會與巴福傑鋼琴獨奏
作者:傅瑰琦2023-09-06
與本地其他活躍的樂團不同,今次是小交在20多年的歷史上,首次有外籍音樂總監。柏鵬大師在這場音樂會中,亦使出了與過往很不同的色彩要求,令人開始摸索端倪,大師會否將典型的歐洲樂團音色與水準,引入到小交中?
流行歌手王菀之管弦樂新作品世界首演:一堂愉悅而莊嚴的音樂教育課
作者:傅瑰琦2023-08-30
王菀之與港樂合作的演奏會,帶出一個重要的訊息,就是流行曲的本來面目,其實亦是源自古典音樂的基礎。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當晚的聽眾,相比於近年在古典音樂會中,竟然有修養有尊重。
蘇崑青春版《牡丹亭》在港上演 平穩的蘇式唱腔如何結合現代音響及動態?
作者:傅瑰琦2023-08-23
6年後的今天,蘇崑上演20年前首次公演的青春版《牡丹亭》,說是原班人馬再聚一堂,並是在香港第三次公演。今次蘇崑的青春版《牡丹亭》,劇本分為連續3天的上、中、下本演出。
講精緻講低調—大提琴家湯瑪斯的小曲演奏家風格
作者:傅瑰琦2023-08-16
近年在歐洲漸露頭角的法國新秀—女大提琴家湯瑪斯(Camille Thomas),與本港的國際鋼琴大賽得主張緯晴在今年四月透過「飛躍演奏香港」合作,譜出動人樂曲。
陳銳.艾遜巴赫+王致仁、奧班斯基
作者:傅瑰琦2023-08-09
香港管弦樂團(港樂)這幾個月的節目,可謂星光熠熠。而小提琴天之驕子陳銳終於再度來港,帶來了出色的演奏。港樂合作的指揮──奧班斯基,亦與王致仁合作帶來一場出色的音樂會。
獨臂雙雄──殷兆基與麥卡菲《一弓一鍵》音樂會
作者:傅瑰琦2023-08-02
或許,相比於所謂健全的人,有一大堆不可能的事情限制着他們,但只要他們範圍能做到的,他們甚至表現出比一般人更強大的駕馭能力,這並不是天生的才能,而是苦苦排除萬難所得到的成果。
班貝格交響樂團與胡薩 奏出30多年來的新典範
作者:傅瑰琦2023-07-26
班貝格交響樂團的弦樂組,的確擁有超高的水準,整體的餘音也漂亮之極,第一小提琴組的歌唱性和音樂感極強。低音提琴的力量和統一性,水平之高,更是令人感到無出其右。
令人期待的管風琴與銅管五重奏與蕭邦協奏曲
作者:傅瑰琦2023-07-19
能夠聽到他們演奏這類較少機會聽到的樂曲,而合作及演奏水平亦相當高,確實非常難得。
詩意與琴音為上 葛哈特大提琴演出零負擔
作者:傅瑰琦2023-07-12
葛哈特的高超技巧,似乎都隱藏在他的音樂感、與運弓變化多端的琴音裏面,而他卻過關斬將地完美而從容地處理所有技術上的難關,以音樂為大前提,一點也不賣弄,確實是頂級演奏家的最高境界!
凌厲、莊嚴、驚艷──佩特連科、寧峰、王敬
作者:傅瑰琦2023-07-05
香港管弦樂團選取重量級作品為2023年掀開序幕。第一個星期,擔任獨奏的還有小提琴家寧峰。但在下半場的曲目中,最能成為主角的一位,就是擔任獨奏的小提琴首席王敬。
港樂踏入第50個職業樂季 梵志登明年功成身退
作者:傅瑰琦2023-06-28
新一季的演出者陣容,其實頗為嚇人一跳。聽了港樂30多年,從未見過一年之內,可以星光熠熠如此,不單是國際知名的音樂家,甚至本地的聲樂家及演奏家,人數之多,亦是前所未見。
基特寶掌控鋼琴機械極限 內心奏出蕭邦的極致
作者:傅瑰琦2023-06-21
相對於視頻聽到他的演奏,基特寶當晚超技中的超技,完全操控着鋼琴的色彩變化和音量變化,把過往在大會堂音樂廳聽到的鋼琴音色,推上了另一個更高的層次!
闊別接近三十載,林昭亮重拾年青林昭亮
作者:傅瑰琦2023-06-14
經過近30年後,林昭亮重返香港舉行獨奏會,雖然未算完美,但是不知是否要適應琴的關係,多年來他最具特質的演奏風格早已飛往九霄雲外,成為一個不再林昭亮的林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