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沙士經驗,感染病毒的貓狗不會生病,亦不會將病毒傳給人類,當年有少數寵物對病毒反應呈陽性,但沒有一隻因此生病。更重要的是,沒有證據顯示貓狗等寵物會將病毒傳給人類。

武漢的新型肺炎,是由新型病毒引致的。病毒是一種微生物,而凡是生物,都需要生存條件,正如人類的生存需要氧氣一樣。從中醫的角度看,新型病毒需要的生存條件正正是「寒濕」。

我和家父商量轉念社會學,從而可以幫到更多人,他說:「何不考慮當醫生?」筆者從此邁上杏林之路,回顧自己40多年的醫者生涯,不但對家父的殷切提點深懷感激,亦從不後悔大學中途轉科,以便在醫療崗位上竭盡綿力。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阮相宇博士利用數學模型重塑本港疫情發展,推算患者平均在出現病徵後約3.5天被隔離,並以此推算由2月中至3月中期間,本港有機會新增約60宗本地感染個案。

台灣疾病管制署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擴大,為增強醫療機構應對能力,以及讓醫療照護人員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學習,故此邀請專家及學者錄製一系列數位學習課程。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長者安居協會近月接獲大量長者透過「一線通平安鐘」求助。求助長者皆表示因缺乏衞生防護物資、消毒用品,以及日常生活所需,感到徬徨無助及情緒困擾。

巿民由即日起至今年8月31日,只要在香港浸會大學──賽馬會中醫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中心網站登記為會員,便可透過「大夫信箱」網上平台,向香港浸會大學(浸大)中醫藥學院的指定專家諮詢各種健康問題,費用全免。

香港中文大學以問卷訪問1168名市民。市民對疫情的風險感知屬於高水平,88%受訪者自覺有很大機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可致嚴重症狀的受訪者比例亦達98%。

在距離東非伊代熱帶氣旋災害九個月後,慈濟人醫會醫師龍嘉文再次前赴莫桑比克,到訪災後重建的地區,感覺是既陌生又熟悉。

城大工學院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副系主任賴志強教授和研究團隊成員、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李慧芯醫生提醒市民,單靠沖廁時蓋上廁板,不足以完全杜絕細菌散播。

OpenWHO的新型呼吸道病毒課程提供新型呼吸道病毒(含新型冠狀病毒)的一般介紹,旨在讓學員理解新型呼吸道病毒的性質和檢測、評估、預防控制疫情爆發的策略,以及傳達相關風險信息和喚起社群參與抗疫的方法。

香港理工大學成功研發全自動快速檢測儀和多重微流檢測元件的呼吸道傳染病快速測試系統,可用於快速即時基因檢測,能以合理成本一次過檢測超過30種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和細菌,包括2019新型冠狀病毒。

中國營養學會就以下四類人士的飲食方案提出建議:武漢肺炎普通型或康復期患者、武漢肺炎重症患者、一線工作者(前線醫護)及一般人。

廣東凱普生物集團近日成功研發基於國際通用螢光PCR法和Sanger測序法的兩款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用於疑似武漢肺炎患者的快速識別和鑒定。

去非洲行醫,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慈濟人醫會醫師龍嘉文學醫的夢想。因緣巧合,她在慈濟會安排下先後兩度遠赴莫桑比克行醫,圓了兒時夢想。

凱普鄭重承諾,如若香港疫情惡化,需求更大,凱普將為所有疑似病患者捐出所需的檢測試劑,哪怕是一萬人份,甚至更多。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一支研究團隊,最新研製出全球最快速檢測新冠肺炎(2019-nCoV)的便攜式檢測儀,利用微流生物晶片技術,從取樣到檢測結果只需約40分鐘。

袁國勇教授1981年醫學院畢業,實習後轉往基督教聯合醫院工作了六年,他認同那裏的醫生及護士一個價值觀︰「你唯一應該做的,就是對病人好。就是這樣,很簡單。」

凱普生物科技在春節期間完成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產品研製工作,可用於疑似患者的快速識別、鑑定,2小時左右即可出具檢測報告。

中華傳統之飲膳之論,可謂合於養生之道,益於強身之利。故,善飲食者,美味勿過食,佳餚勿貪口,飲食有節,食之有度,可謂求益體安身之道也。

以食養治本,以藥療治標,本標並舉,養其身,醫其害,治其危。以臟腑相生而養,以臟腑相和而醫,以臟腑相克而治,飲與食並養,飲與食並醫。飲而食並治,扶正固其本,驅邪強其標,急救之時,方用藥伐其毒。

國際著名養生專家朱鶴亭長老提出防範疫情先由安和五臟六腑,調節生理機能方面做起,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方能減少疫症的危害。

鄧鐵濤教授從中醫角度出發,認為非典(SARS)屬於春溫病伏濕之證,可分四期醫治,治則以辛涼解表,宣肺化濕等為主。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阮相宇博士,估算出農曆年假期後這些返港人士中,有多少人可能帶有新型冠狀病毒,藉以推算香港會否出現社區爆發、當中潛在的風險。

筆者認為現時香港出現拾荒者把已使用口罩重新包裝,佯裝新口罩售賣的亂象,情況令人擔憂。

筆者已分享了新病毒傳播的方法和前線工作人員應如何防疫。本文旨在進一步提供關鍵疫情資料,深化社會對這次疫情的認知,讓全民攜手合力防疫抗疫。

環球包括本地抗疫人員的工作日益緊張,筆者特此撰寫本文,希望増加市民對病毒傳播途徑的認識,同時幫助前線醫護人員為應對新病毒這一巨大挑戰做好準備。

1月29日下午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護讀本》將在全港逾400處免費派發,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派完即止。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說,根據研究模型分析,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每6.2日會倍增,截止大年初一,估算武漢應有不少於25000人確診,如計及仍處於潛伏期、未病發的個案,預料武漢市已有44000人受感染。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研究團隊在國際醫學雜誌《刺針》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根據研究,發現引致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在醫院和家庭環境中人傳人,以及在其他地理區域感染旅行者的報告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