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醫療

中大港大發現新冠病毒誘發血管炎症新渠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18
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合作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以不用進入細胞內部,便可激活一種獨特的細胞受體,從而誘發血管炎症,將改變研發相關藥物的方向,以及辨識重症患者的方法。
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與病毒共存絕不能學 「是與病毒共到黃泉」
作者:編輯精選2022-02-14
對於當下有人倡導在香港「與病毒共存」,盧寵茂特別強調,Omicron絕對不是流感那麼簡單,他說提出「與病毒共存」的說法,其實是與病毒共到黃泉,「病毒是不會跟你共存的,它只會帶你到黃泉」。
中大研究:腸道微生態失衡,與「長新冠」風險息息相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26
中大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的腸道細菌失衡與出現新冠肺炎引致的長期綜合後遺症的風險息息相關。
中大醫學院:東亞地區肺癌發病及死亡率冠全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25
肺癌是一個全球性的負擔,其5年存活率遠低於其他主要癌症。2020年,肺癌佔全球整體癌症死亡率約五分之一。研究發現,肺癌於各地造成的疾病負擔存在很大差異,其中以東亞地區的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港大研究發現:Omicron複製能力和致病性低於其他變種病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24
香港大學研究發現,Omicron 變種病毒的病毒複製能力和致病性較其他新冠病毒變種低。研究負責人袁國勇教授表示,希望Omicron 繼續遵循這一進化軌跡,成為一種溫和只導致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
港大發現含鉍及乙酰半胱氨酸藥物組合「雞尾酒療法」 可作為口服抗新冠特效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19
港大研究團隊發現,含鉍藥物與乙酰半胱氨酸藥物組合「雞尾酒療法」,通過口服給藥的方式,能顯著抑制在動物感染模型中的新冠病毒複製和繁殖,對於緩解病毒性肺部炎症有相當的治療效果。
中大、城大疫情研究小組建議:擴大疫苗接種  收緊社交距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10
中大、城大研究指出,若社交接觸程度一直維持在過去兩星期的水平,由Omicron引起的第5波疫情將導致超過300萬人受感染,以及超過17萬人得重症,但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後,最多可令感染人數下跌至1100。
科大研究:人體免疫反應可有效應對Omicron變種病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04
科大與墨爾本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儘管包含突變的抗原表位數量明顯高於其他病毒變異株 ,但Omicron與其他變種一樣,仍然不太可能逃脫人類的T細胞反應。
浸大成立中藥創新研發中心 引領中藥走向標準化國際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23
香港浸會大學成立的中藥創新研發中心12月22日(周三)揭幕。浸大指出,這個一站式中藥研發平台的成立,配合香港首間中醫醫院投入服務的契機,有望加快香港在創新中藥開發方面的發展。
團結香港基金倡提供針對性醫療資助、實施策略性採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21
香港醫療體系以專科醫生和急症治療為重點,正面對基層醫療體系墮後、公私營醫療體系割裂,以及醫療服務碎片化三大問題。當務之急,是鼓勵社會早期檢測並管理常見慢性病、策略性運用現有資源,發展基層醫療服務。
港大研究:兩針疫苗不足抵抗Omicron病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15
袁國勇團隊呼籲下一代新冠疫苗的設計須考慮覆蓋Omicron新型病毒變體,而目前已打兩針的市民均需要注射第三劑疫苗來增強針對Omicron變體的抗體反應。
港大研究團隊與政府及疫苗商合作 加速研發Omicron疫苗及治療方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14
港大研究團隊12月13日宣布,已將分離出的病毒株分別送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兩間疫苗生產商──科興生物與國藥集團,進行研究和開發針對 Omicron 的疫苗之用。
袁國勇教授帶領港大微生物系團隊 成功分離及培養Omicron病毒變種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01
面對來勢洶洶的Omicron變種病毒,由港大醫學院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率領的研究團隊,11月30日宣布成功分離出 SARS-CoV-2 Omicron 病毒變種株,將探討開發生產滅活疫苗的可行性。
癌症基因檢測兩強合併 莫樹錦:與醫院藥廠合作進軍大灣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25
亞洲兩大癌症基因檢測龍頭「行動基因」(ACT Genomics)及「善覓」(Sanomics)日前正式宣布合併,兩家公司均落戶香港科學園內,合併後將為亞洲、大灣區增添一個綜合腫瘤診斷基地。
中大醫院開幕:5G全覆蓋 科技提升素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10
全港首間5G網絡全面覆蓋的「智慧醫院」──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中大醫院)周四(9月9日)正式開幕。將透過全面推行定價收費模式,為市民提供高透明度及可預算的私營醫療服務,讓市民可安心接受治療。
港大研究:港人穩居全球最長壽 關鍵在於少人吸煙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07
港大最近研究發現,在眾多高收入地區中,香港吸煙率及因吸煙而引致死亡的比率,均較多數高收入地區為低,對比其他富裕地區多出一半的生存優勢。鑑於吸食電子煙趨勢上升,港大醫學院促請立法會盡快通過相關法例禁止。
港大研究指太極能有效改善中央肥胖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31
相較同身材、年紀的西方人,亞洲人的身體脂肪比例普遍較高,因此港人更加需要積極減去腰圍。港大研究發現,有恆常參與太極活動的人相較沒有運動的人,好膽固醇水平更高,有利減少腰圍。
中大醫學院:阿士匹靈可減慢妊娠代謝時鐘 降低孕婦患妊娠毒血症風險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08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美國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證實, 阿士匹靈治療可透過減慢「妊娠代謝時鐘」來預防妊娠毒血症。
疫苗專家黃利寶博士:變種病毒難以捕捉如隱形炸彈 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先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6-24
第四波疫情結束,病毒是否已經遠離我們?香港分子病理檢驗中心董事黃利寶博士警告,要為第五波疫情隨時爆發作好充分準備,因為隱形變種病毒令人防不勝防,所以除了要接㮔疫苖外,仍要保持個人清潔。
中大推算全港未被發現新冠感染者約2萬 呼籲接種疫苗減風險
作者:編輯精選2021-05-27
中大醫學院早前進行的新型冠狀病毒隱性感染研究估算本港未被發現的新冠患者最多有近2萬人。另一項研究則證實,已經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人士體內均驗出中和抗體,顯示本港提供的兩款疫苗都具保護作用。
港大在早期新冠病毒發現具減毒疫苗特性的突變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14
香港大學團隊在人類細胞培養實驗中,發現早期的新冠病毒很快便會失去突狀蛋白鹼性氨基酸序列,但不影響其在人類細胞中的繁殖、帶突變株的病毒,其繁殖速率甚至比原型病毒更高。
鼓勵接種疫苗放寬社交距離 政府解說應更簡明直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28
特區政府以「疫苗氣泡」為基礎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其中一個目的,是為吸引市民盡快接種疫苗。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即使打了疫苗,仍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20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馮康醫生指出,無論有沒有疫苗,在一段時間之內,都要繼續維持公共衛生措施,譬如:外出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這三部曲千萬不能鬆懈。
顧小培:打疫苗「血栓的疑惑」 「捽」針口弄巧反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19
打疫苗後出現血栓反應,其實和疫苗本身有的mRNA沒有關係,是關乎載體、關乎運送mRNA的方法。
許樹昌:第二針或有較大免疫反應但不會持續 新聞博覽館辦展冀加深公眾疫情知識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29
3月28日,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行「疫症知多少?疫苗知多少?」網上講座和展覽,希望透過專家學者所言,引領公眾對現時網上及坊間流傳關於疫苗的資訊,作有效選取、評估和理解,從而培養公眾的傳媒及資訊素養。
健身中心感染群組續擴大 梁卓偉:區內大廈污水樣本陽性令人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13
港大醫學院負責營運的鴨脷洲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提供「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將於16日(下周二)開始為公眾接種。
港大醫學院:新冠病毒感染力強 疫苗難全面保護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05
港大醫學院最新研究指出,即使在接種疫苗後,仍需要保持戴口罩和清潔雙手的習慣,才能有效阻止病毒傳播。
中大:疫苗接種時間會影響疫苗平均保護率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25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法教授認為,政府應鼓勵香港市民盡快接種已經運到香港的疫苗,才能令社會得到保護,比留一至兩個月真空期,等待其他疫苗為上策。
袁國勇:香港清零有望 鼓勵市民接種疫苗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11
政府計劃有序地為市民接種疫苗:最先是長者、醫護人員、前線的高危人士、之後便是普通市民。袁國勇認為大約要有70%至80%的香港市民接種疫苗,疫症的傳播點才會基本上斬斷。
自閉症與「偏才」之說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09
你了解自閉症人士嗎?自閉症其實是一種發展障礙,自閉症、亞氏保加症等發展障礙問題都包含在內,大概每1000人之中便有一個人會有A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