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Mar 29 2025 19:55:0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灼見文化

聯合出版新書逾300種 亮相2024香港書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16
聯合出版集團將於書展推出300多種新書,圍繞本屆書展主題「從香港閱讀世界:漫遊光影文字間」,內容涵蓋人文社科、歷史地理、商管財經、輔助教材、生活實用和兒童圖書等。
香港中樂團、華懋集團「鼓動心弦 連結世界」再展香港盛事之都魅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15
香港中樂團第48樂季將由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陝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委約創作的「永遠的山丹丹」揭開序幕,並再次獲旅遊發展局支持及華懋集團冠名贊助「鼓動心弦 連結世界」,為本港觀眾帶來一連串鼓樂節活動。
雪泥鴻爪:劉衛林談中國古典詩詞中的人生感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13
由香港公共圖書館與學海書樓合辦的「學海書樓人生學問講座」,7月6日(周六)邀請香港城市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部講師劉衛林博士主講「人生到處知何似─詩詞中的人生感悟」,暢談歷代詩人如何在作品中抒發人生歎喟。
上海民族樂團獨特的民樂之聲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2
新世紀以來第四度訪港的上海民族樂團,在即將到來的8月,將由代表上海民樂發展新力量的湯沐海擔任指揮,為香港的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民樂體驗。
「禮樂和合 探知齊魯──山東文物特展」領略齊魯文化獨特魅力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2
香港文物探知館即日起至10月6日展出的「禮樂和合  探知齊魯──山東文物特展」,透過60套珍貴的山東文物,包括12套一級文物,讓公眾瞭解獨特且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此次文物係首次在香港展出,不容錯過。
夏漢雄體育會100周年慶典暨夏國璋龍獅發展基金慈善晚宴 弘揚中華國粹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09
隨着夏漢雄體育會100周年慶典暨夏國璋龍獅發展基金慈善晚宴的圓滿落幕,一個新的征程已經開啟。體育會將繼續秉承弘揚中華國粹、傳承非遺文化的初心和使命,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空山印深情・王維》演繹「詩佛」禪意人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05
誠如國史教育中心何漢權校長所言,一齣舞台劇,最難得的是集合專業演員、學校老師、大學、中學及小學生同台演一齣戲,而這也是國史教育中心歷史舞台劇的特色。
2024香港書展 主題影視文學 聯同海外共揚閲讀文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27
書展文化活動顧問團投票選定今年書展年度主題為「影視文學」,並以「從香港閲讀世界:漫遊光影文字間」點題,希望透過廣受歡迎的主題,讓更多市民及旅客發掘閱讀的樂趣,細味香港影視文學的獨有魅力。
「柬埔寨絲路之旅」誓師大會舉行 陳勇勉勵青年紥根香港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26
帶路先鋒計劃致力於為大灣區及香港年輕人提供更多國際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全球化的時代中成長為具備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優秀人才。
九龍寨城漫話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19
被稱為寨城公園地膽、80高齡的李敏昇,幾十年來自發蒐集寨城滄桑歷史,亦經常義務在公園向遊客解畫,樂此不疲。「敏叔帶你遊寨城」,令遊客對中國近代史加深認知。寨城本身已是一個好宣示項目,何必本末倒置呢!
M+專題展覽周六開幕 表彰香港平面設計之父石漢瑞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14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將於6月15日(星期六)起,舉行香港平面設計之父石漢瑞的個人展覽「石漢瑞:化圖為語」,展示他由1960年代至今最重要、最廣為人知的設計。
新聞聯理事會參觀港鐵「站見」鐵路展 重溫鐵路歷史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13
「站見」鐵路展特別紀錄了香港鐵路的歷史及「鐵路人」的故事,透過多元化的體驗,讓香港新聞聯理事會成員在參觀過程中,重溫每個難忘的鐵路時刻,同時了解香港鐵路的發展過程。
靳埭強的藝術追求 延續新水墨不了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8
1979年,內地改革開放,本港設計界彷彿打開了國內一扇門,各種交流活動紛至沓來。那年靳埭強到廣州美術學院講學,見過關山月、黎雄才,那裏的領導說話也比較開放,讓他覺得有點意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旭日慈善基金簽訂贊助協議 啟動大型文化傳承計劃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8
旭日慈善基金董事楊釗博士在簽署儀式上表示:「歷史是人類智慧的寶庫,吸取歷史經驗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成立,使故宮的中華文化寶藏普及於大眾,非常難能可貴。」
中國戲曲薈萃香江:經典席捲而來 百花齊放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7
中國戲曲素來是文化藝術宮殿,歷史悠久且內容種類豐富,演出程式具鮮明象徵,開門、上馬、坐橋、划船皆有固法可依;唱腔、曲詞與音樂呈現絢麗多彩的藝術及情感特徵,凝聚的是中華傳統美學精華,亦展現中華民族風範。
從裁縫匠到設計大師──靳埭強的藝術人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4
靳埭強在「靳埭強⼼路‧足跡展」開幕式上致辭,謙稱自己是個「失學的人」,其實,自1957年輟學來港,他無時無刻不在學習。
「香港智營設計大賞2024」頒獎典禮 嘉許逾70位本港設計師 得奬作品將往海外展出 開拓商機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4
「香港智營設計大賞2024」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頒獎典禮,共頒發76個獎項,以嘉許超過70位本地得獎設計師。本屆智營大賞得獎作品將於不同的本地及海外平台展出,同時面向業界及公眾。
來自冰島和暖的《哥德堡變奏曲》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4
冰島鋼琴家奧拉夫遜6月即將在港演出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與知性及冷峻的外表相反,奧拉夫遜是位有主見而不固執,尊重樂曲框架但尋求彈性,講求音色精準但溫暖甜美,能自控但有感情的巴赫詮釋者。
世界的「中國白」:白納萬象,瓷語無界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3
「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是中法文化論壇系列活動的一個重要專案,也是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成功範例。2023年10月14日,第三屆大獎賽終評揭曉,15位中外藝術家獲獎。
日皇授勳名廚復刻「紅樓非夢宴」賀創意無限行政總裁尹美玉獲頒總領事表彰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0
被譽為「中國飲食文化大師」尹達剛師傅精心設計晚宴,以中國四大名著《紅樓夢》為靈感,慶祝創意無限行政總裁尹美玉獲頒總領事表彰。
設計改變社會 渡人亦是渡己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18
其實情況不就像我們的社會?周遭總不免有許多不完美,余志光和林偉雄每天都在觀察社會症狀,為香港呈獻款款如涼茶般的設計。未必一下子就盡善盡美,卻希望可以徐徐為社會清熱解毒,為眾生寧心安神。
連家駿:管樂傳入香港 攸關鴉片戰爭 周光蓁:工業技術改良 銅管樂器成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17
銅管樂器出現較晚,因此傳來東亞或香港一定是晚近的事,而銅管樂器的成熟期剛好的鴉片戰爭爆發前的1839年,因此在香港吹響的銅管樂器,正是工業革命後成熟的第一批銅管樂器。
從親身感受到先看虛擬導賞再感受:VR科技推動石澳文化保育
作者:馮應謙2024-05-16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認識一個地方,用文字遠遠比不上親身經歷;VR或許作為親身導賞前的先導體驗是綽綽有餘的,但加上導賞團才是最完整體驗。
桑梓嶺南──探索國學大師饒宗頤的澳門足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13
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與澳門有深厚的淵緣,除了在澳門大學授課以外,更曾多次在澳門舉辦個人展覽,其創作的山水畫、荷花畫都有澳門的影子與故事。上周饒宗頤在澳門故事分享會便圓滿舉行,為一眾學生參加比賽做好準備。
鳳凰衛視:打造別具特色的香港台 為觀眾提供差異化選擇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10
鳳凰衛視作為一家立足香港、面向港澳台及全球華人社會的國際華語媒體,集中香港台力量打造優質粵語節目是題中應有之義。觀眾在欣賞節目的同時,可以感受粵語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增進對大灣區的認知了解。
習近平訪法期間 紀錄片《林風眠》在巴黎開拍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07
紀錄片《林風眠──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的建橋者》5月5日在巴黎舉行開機儀式,主角是被譽為「中國現代藝術之父」的林風眠,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畫壇的精神領袖。
香港中樂團47樂季唱響《黃河大合唱》,致敬永恆的時代經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06
5月24及25日晚,香港中樂團將攜手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林大葉,在聲色絢麗的香江之畔,帶來一場陣容鼎盛、氣勢恢宏的音樂會。
首屆中華文化節開幕,傳華夏文化之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01
首屆中華文化節將於6月至9月舉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中華文化節將透過多元和互動的展演項目,加深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認同,更成為向遊客展現中華文化新姿的重要窗口。
乾隆皇帝批奏摺發現的一件大案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26
唯在10萬件奏摺硃批中的乾隆,才是一個作為大清皇帝的乾隆,才是一個歷史上版圖最大、GDP當世第一的朝代君主,才是一個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乾隆。
敦煌大型情景音畫劇《千手千眼》在香港、珠海巡迴演出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25
由香港珠海社團總會主辦、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出的大型情景音畫劇《千手千眼》,於4月24日晚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隆重上演。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致辭時表示,表演充分體現中華兒女堅毅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