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文化

桑梓嶺南──探索國學大師饒宗頤的澳門足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13
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與澳門有深厚的淵緣,除了在澳門大學授課以外,更曾多次在澳門舉辦個人展覽,其創作的山水畫、荷花畫都有澳門的影子與故事。上周饒宗頤在澳門故事分享會便圓滿舉行,為一眾學生參加比賽做好準備。
鳳凰衛視:打造別具特色的香港台 為觀眾提供差異化選擇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10
鳳凰衛視作為一家立足香港、面向港澳台及全球華人社會的國際華語媒體,集中香港台力量打造優質粵語節目是題中應有之義。觀眾在欣賞節目的同時,可以感受粵語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增進對大灣區的認知了解。
習近平訪法期間 紀錄片《林風眠》在巴黎開拍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07
紀錄片《林風眠──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的建橋者》5月5日在巴黎舉行開機儀式,主角是被譽為「中國現代藝術之父」的林風眠,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畫壇的精神領袖。
香港中樂團47樂季唱響《黃河大合唱》,致敬永恆的時代經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06
5月24及25日晚,香港中樂團將攜手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林大葉,在聲色絢麗的香江之畔,帶來一場陣容鼎盛、氣勢恢宏的音樂會。
首屆中華文化節開幕,傳華夏文化之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01
首屆中華文化節將於6月至9月舉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中華文化節將透過多元和互動的展演項目,加深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認同,更成為向遊客展現中華文化新姿的重要窗口。
乾隆皇帝批奏摺發現的一件大案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26
唯在10萬件奏摺硃批中的乾隆,才是一個作為大清皇帝的乾隆,才是一個歷史上版圖最大、GDP當世第一的朝代君主,才是一個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乾隆。
敦煌大型情景音畫劇《千手千眼》在香港、珠海巡迴演出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25
由香港珠海社團總會主辦、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出的大型情景音畫劇《千手千眼》,於4月24日晚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隆重上演。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致辭時表示,表演充分體現中華兒女堅毅的精神。
樂匯中西──浸大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 以藝術科技融會中西文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6
浸大交響樂團將於4月19至20日在浸大大學會堂舉行「樂匯中西」周年音樂會,並將有人工智能生成的虛擬舞者與浸大交響樂團同台演出。
香港中樂團樂旅中華 天津味曲藝重磅登場「津」彩不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6
香港中樂團「樂旅中華」系列──4月27日將由指揮胡栢端、嗩吶演奏家王展展、打擊樂演奏家高超、高躍為觀眾帶來一個充滿天津韻味的晚上。
金像獎2024舉行 梁朝偉憑《金手指》破紀錄再獲影帝 余香凝獲影后 寄語女性勇於追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5
《金手指》成為今屆金像獎的大贏家,近年獲獎無數的著名演員梁朝偉憑電影奪得最佳男主角殊榮,此外又有5項殊榮。而余香凝、姜大衛與梁雍婷則憑《白日之下》分別獲得最佳女主角和男、女配角。
關品方:毛澤東與周恩來如何惺惺相惜半世紀? 二人怎樣抵抗蔣介石消滅中共力量的企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01
98年前的3月20日,中共史上兩位領導級人物毛澤東和周恩來初次在廣州會面。他們因何而結緣?蔣介石從中發揮了什麼作用?一起聽聽時事評論員關品方的分享。
香港話劇團公布 2024-25 劇季節目解開生活密碼 窺探真我秘密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27
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潘惠森表示:「生活充滿謎團,許多人情物理都難以解說,令人困頓。我等凡人未必能像莊子般洞悉世情而活出境界,有人問道黃大仙,有人祈福車公廟,都行,而我們則相信戲劇。」
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開幕 首部翻譯劇本料最快本年內面世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27
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開幕,將特別展出《帝女花·香夭》一幕中駙馬周世顯及長平公主的劇服,以及粵劇名伶陳好逑昔日演出時使用的鳳冠及頭飾。為慶祝都大成立35周年,中心今年也將舉辦連場演出。
水墨薈萃:專訪獨具才華水墨藝術家邱榮豐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27
作為Art Central首席合作伙伴,大華銀行於展會內的「大華銀行藝術空間」首度展出由該行委託香港藝術家邱榮豐進行創作的互動水墨藝術裝置《山外山》,描繪了香港無人島景色。
恒基地產攜手本地藝術家 為中環新地標注入藝術靈魂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26
藝術長廊的靈感來自恒基地產李徐子淇(Cathy)女士,童年時一次特殊的牆面繪畫經驗,讓她認識到創作的無界限性。她決定將項目的圍板轉化為一個公共藝術長廊,並邀請了兩位本地藝術家趙綺婷和林雅儀參與創作。
《周處除三害》票房大賣背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1
如果沒有了這段關於「新心靈舍」的劇情,《周處除三害》只不過是一齣普通的台灣的黑道動作片──二號通緝犯「香港仔」之流的粗俗和兇狠,只流於表面罷了。
香港故宮即日起展出 圓明園──清代皇家園居文化特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1
香港故宮即日起展出「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圓明園──清代皇家園居文化」特展,是再次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辦的大型展覽,展品中有圓明園管理處近年考古發掘出土文物,絕大多數為首次在圓明園以外的地區展出。
「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在港隆重開幕 致敬武俠文學巨匠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18
本次紀念活動以「俠之大者」為主題,源自金庸作品《神鵰俠侶》中的郭靖對楊過的一番寄語,當中提及:「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是金庸先生筆下英雄豪傑的真實寫照,亦是觸動讀者內心的情感共鳴。
恒基地產舉辦Henderson Arts@Central 聯乘10名藝術家推動藝術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1
港府積極宣傳「藝術三月」,恒基地產舉辦聯同10名國際及本地藝術家,在旗下多個中環地標建築舉辦連串藝術活動Henderson Arts@Central,一起來看看。
港大饒宗頤學術館將開放公眾參觀 再辦比賽鼓勵青年探索饒公足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0
「饒宗頤的故事」學生比賽今年載譽歸來,現正接受報名。為配合是次比賽,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將於指定周末日子首次開放公眾參觀,公眾可欣賞饒宗頤教授所捐贈之繪畫、書法,及其他與饒教授相關之文玩。
香港中樂團2024樂旅中國 編鐘與管風琴的對話王者登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9
自2007年起,香港藝術節與香港中樂團共同創辦「樂旅中國」系列,首演多首大中華地區及海外作曲家創作的樂曲。今年從編鐘和管風琴作品出發,展開一場中西「王者之聲」的對話。
元宵節知多少?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24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甫過,就迎來了中國另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之名,乃源於正月為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故正月十五就被稱為「元宵節」。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60周年系慶 「花雨弦歌」系列講座祥龍開年登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2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為慶祝60周年,2023年起陸續舉辦多場學術研討會、論壇、詩聯創作比賽,2024開年即與香港中央圖書館合作舉辦「花雨弦歌」系列講座,歡迎讀者前往聆聽。
正月初七「人日」節有何典故?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17
「人日」節雖然日漸式微,如今已成為一種傳統文化,唯「人日」對「人類誕生日」的重視與思親重誼的情懷,還是值得吾人銘記的。
奇妙的甲子重聚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08
四人相見,心中愉悅之情難以形容,都已是頭髮斑白長者,都經歷了人世間的滄桑變化,所以這次甲子重聚,我們四人既感歡樂,心中也不免有絲絲感慨。60多年的前塵往事,短短幾小時怎傾訴得完。
除夕習俗知多少?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04
除夕之夜,阖家團聚,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話家常,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寓意照跑驅散一切邪瘟病疫,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唐朝有不少吟詠守歲的詩。
為製作國寶番禺神樓的何秉記點讚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31
當我們在裝潢精緻的博物館觀賞古物的時候,這些精品蘊含的辛勤汗水、民間智慧,又有多少人留意得到?番禺神樓好看,何秉記一眾前輩的故事同樣值得我們細加發掘。
文學之價值
作者:賴慶芳2024-01-30
文學是用文字建構的藝術,也是心靈的建築,具備無限潛藏的商業價值。文學記錄了人類智慧、文化歷史、社會面貌、都城變遷,是文明的記錄儀。記錄文明的文學呢?香港作聯推廣文學多年,一直冀望更多人明白文學價值。
嶺南傳統文化、建築營造與藝術縮影 國寶番禺神樓首度來港展出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30
番禺神樓的營造方式、平面和立面布局匯集了嶺南傳統文化、建造工藝與文化藝術精髓於一身,是極為珍貴的清末民俗、社會和藝術文化寶庫。
承繼傳統山水畫的代表人物
作者:賴慶芳2024-01-29
驀然回首過去,年少不更事,不知畫工之妙。隨着歲月的增長、人生經歷的豐富,如今再次細味品嚐昔日的畫稿,頓悟師者之用心。學生青出於藍也好,還須努力也好,只要不忘師者教誨,能弘揚其道,已不負師者之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