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朝更好看》作品展是天際100首個國家級展覽,展品來自北京和深圳,皆為國寶級水準。展覽分為4個單元,分別為「致敬經典」、「文脈傳薪」、「印象灣區」和「紫荊花開」。

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以敦煌文化為題,創作樂曲《敦煌五樂神》。取材自敦煌壁畫中,五件瀕臨失傳的古樂器包括尺八、奚琴、篳篥、籚笙、五弦琵琶。

現代生活富裕,物質豐盛,但人的心理健康與幸福感並沒有隨之提高。盧傑雄博士建議現代人把精力和智力投入在建立有價值的生命計劃之中,例如服務社會,才能獲得價值為本的忘我之樂,生命才感受到意義。

《敦煌與故宮對話:飛越文化二千年》敦煌特色音樂會暨文化講座周二(6月21日)在西九戲曲中心舉行。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成為故宮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將於2022年6月21日、在西九龍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舉辦《敦煌與故宮對話:飛越文化二千年》音樂會暨文化講座,活動乃專誠作為賀禮,慶祝香港回歸和香港故宮博物館開幕。

「北山十寶」的文化價值是難以估量的。自金石學大盛於宋代,金石拓本與刻帖成為士大夫及江南文化的重要部分。直至清中期這風尚才南下至廣東,不少作品來自嶺南先賢們,有助了解廣東與香港的文化淵源。

左章指專輯以李斯特的《旅行歲月》為核心是為了向李斯特致敬。同樣為一個常年在海內外演出的鋼琴家,奔波於不同城市、國家,甚至大洲,左章特別對李斯特的《旅行歲月》有感觸。

超新星雙簧管演奏家畢杜,是2019年「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大賽」亞軍及多項比賽得獎者,才華備受肯定。香港小交響樂團邀得畢杜於「法國五月藝術節」中獻演兩場音樂會。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獲夢蝶軒主人盧茵茵與朱偉基慷慨捐贈946件中國古代金銀器珍藏,周二(5月31日)於禮賓府舉行捐贈儀式。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這對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有深遠意義。

香港小交響樂團將於6月11日(周六)晚,聯同首度訪港的韓裔小提琴家李智慧(Jehye Lee),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為樂迷送上布魯赫之著名小提琴協奏曲──《蘇格蘭幻想曲》。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6月為戲迷帶來兩齣粵劇戲寶《鳳閣恩仇未了情》和《梟雄虎將美人威》,經典作品加上強大陣容,觀眾萬勿錯過。

特區政府周五(5月20日)刊憲,公布古物事務監督(即發展局局長)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位於中環的回教清真禮拜總堂、香港大會堂,以及旺角的雷生春列為法定古蹟。

由亞洲協會香港中心(ASHK)主辦,潘燊昌博士和灼見名家贊助的《復甦生息、逆中求存、重振旗鼓》展覽,展期將延長至9月30日,並將舉辦系列網上研討會,加強與社區的聯繫。

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是重中之重,是教學上最難處理的問題。但這些皆可從豐富的詩詞經典中找到素材,聯繫學生的生活實踐,古為今用,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品德情意的熏陶。

聯合出版(集團)3月16日起推出「悅讀越好 悅聽越美」抗疫公益計劃,免費派送100萬張「悅」讀卡、購書折扣及線上藝文活動等,希望與全港市民在疫情之下閱讀靜心。

受水墨畫迷關注的全球水墨畫大展較早前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舉行,因疫情關係,未能前往親自前往場地參與的人士,可以在網上鑑賞部分作品。

荔枝窩是慶春約最大的村落,由曾、黃兩姓的客家人建立。自2013年活化項目展開後,變成了一個富含生命力的鄉郊社區,有望成為華人社會城鄉再造典範。

自上世紀5、60年代開始,香港東北角的客家村落荔枝窩便逐漸沒落荒涼,2013年起在香港大學、匯豐銀行等民間團體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永續鄉郊計劃,在獲得多項國際大獎肯定後,一同走進荔枝窩探看現況及未來。

「省港馳名」或會出現在某些具有懷舊色彩的廣告話語中,但人們大概已忘卻什麼是「省」,為什麼要用「省城」來稱呼「廣州」,更遑論對過去「省城」所具備的行政地位、歷史意涵,以及與香港的關係能有深刻的認識。

近代,由於有不少廣東人移居世界各地,粵劇藝術亦隨之廣為傳播;八和會館也先後成立了不少分會。現存的分會遍布世界18個國家和地區。廣州的八和會館被海內外粵劇界人士尊為「母會」。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再過幾天就是中國人最重視的農曆新年了,《通勝》編纂者、蔡真步堂第四代傳人蔡興華女士為我們說說壬寅虎年新春及歲晚各事吉時、月令分析。

研究太平天國,多年來都是中國學術文化界的「顯學」。不過,史景遷筆下的太平天國,跟傳統的歷史敍述有些不一樣。

讓大眾回歸欣賞藝術的初心,是藝術發展的一道甘泉。如何讓藝術真正融入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令藝術生命得以延續?

章懷太子、懿德太子和永泰公主死後,都獲風光陪葬於乾陵,且壁畫繪於墓穴之內,得免戰火人禍,千多年後我們才可透過壁畫,一睹盛唐風貌,也算十分難得了!

香港新聞博覽館周日(12月26日)慶祝成立三周年。博覽館主席陳祖澤博士指出,博覽館未來將與市民大眾更緊密地接觸,希望提高公眾整體的傳媒資訊素養。同日亦舉辦了講座回顧日佔時期的香港。

香港中樂團以「喝采.天仙配」為題,並以環保二胡和革胡演出經典雙胡協奏曲,為舊日經典增添新意境與氣象。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指出,盼望能為現在遭疫情困擾的社會打氣。

「香港風致三十年 1940──1970年代歷史照片展」即日起於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夫人藝術館展出。此次攝影展共展出三位攝影師橫跨了30年歷史時空的80多幅攝影作品。

樂樂國樂團率先宣布,明年元旦日(2022年1月1日)晚上8時,將於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月兒印象.山地風雲》音樂會,為2022年的美好開始送上祝福。

團結香港基金與廣東省地方志辦公室等團體舉辦港穗雙城圖片展覽,由12月13日起至明年1月8日,於香港交易廣場及廣州市地方志館同時展出300多張珍貴圖片及展品,呈現兩地2000多年的淵源。

著名鋼琴家郎朗的妻子、德韓混血青年鋼琴家Gina Alice本月宣布推出首張個人獨奏專輯,並由郎朗擔任製作人,可謂是兩夫婦的愛情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