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5:29:3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灼見文化

中大文物館畫琺瑯特展 盡顯中西合璧精湛工藝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24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將於9月17日至明年年1月8日舉行香港首個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美術推廣項目「總相宜︰清代廣東金屬胎畫琺瑯特展」,精選香港與內地收藏170多套清代金屬胎畫琺瑯、相關瓷器及畫作。
文獻中的卡拉揚在香港
作者:編輯精選2022-09-03
當年卡拉揚正值音樂事業的高峰期,在音樂界可謂無人不識。作為手執樂界牛耳者,他在最忙碌之時仍帶領維也納愛樂樂團作40天世界巡演,香港作為其中一站,不能不說是樂迷福氣。
名記者朱啟平二三事
作者:編輯精選2022-09-02
到現在還記得當時朱先生的神情,他略一思索,反問我們一句,「你們知道,在文革時期,『檢討』意味什麼嗎?」
法住機構改建佛堂 盧瑞珊冀弘揚新儒家學者貢獻
作者:編輯精選2022-09-01
法住機構佛堂放置近代百餘年新儒家主要學者的神位作供奉,會長盧瑞珊博士指出,他們是新儒家學說的殿堂歷史人物,每天供奉是為了紀念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並希望引起更多人對新儒家思想的關注。
盧兆興著作獲澳門基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等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9
本社專欄作家盧兆興教授的英文著作Casino Capitalism,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China’s Macau,獲第六屆「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一等獎。
香港小交響樂團與城市當代舞蹈團跨界合作 慶祝香港大會堂成立一甲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7
疫情下,樂團曾經長期在演奏時需在樂師之間置放膠板, 這種特殊的演出環境中,聲音在板與板之間的碰撞,其中的倒影、折射卻激發起藝術家的創作靈感。
讀《道德經》得啟示 知足心態抗誘惑
作者:編輯精選2022-08-23
老子的《道德經》重新確立人的價值和意義,令人突破資本主義的束縛,從而安心立命。它對現代人有何啟示?
香港中樂團45周年樂季揭幕 閻惠昌:運用多媒體科技 帶來嶄新視聽享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0
香港中樂團第45周年樂季將於2022年9月揭幕,為同時慶祝香港特區政府成立25周年,樂團推出一連串的誌慶活動。閻惠昌表示,為順應未來觀眾參與藝術模式的改變,樂團一直開拓科技融入節目製作當中。
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敦煌──千載情緣的故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0
香港文化博物館與敦煌研究院合辦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敦煌—千載情緣的故事」展覽,誠摯邀請觀眾一起重遊千年萬里以外的盛世敦煌,穿越時空,再續情緣。
嶺大視覺研究系碩士生策展 藉藝術創作反思周遭人事物
作者:編輯精選2022-08-14
人們因為長期活於網絡世界,對實體社交活動感到陌生和不安,漸漸地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杜絕任何情感交流,最終失去認識真實自己的能力。嶺大一眾碩士生策劃展覽,以「相遇」為題,探討個人身分認同等議題。
天才小提琴家霍利斯 (Luka Faulisi) 首度訪港 與指揮家林敬基攜手演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13
首度來港的天才小提琴家霍利斯(Luka Faulisi)8月27日(星期六)將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在指揮林敬基的帶領下,於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合作演出。
粵劇精英傾力演出「百花競放耀梨園」 共慶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
作者:編輯精選2022-08-11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將於9月呈獻「百花競放耀梨園」粵劇演出,雲集超過40位紅伶和青年演員帶來連場精彩好戲,展現梨園百花競放、薪火相傳的精神。
從《世說新語》論魏晉名士風範
作者:編輯精選2022-08-06
魏晉士人十分在意社會對自己的觀感,並努力使自身符合社會對於美的期待。在人物品藻的觀察方面,魏晉士人往往能觀人於細微,以一針見血的辭語描述出對人物的觀察結論。
本地公司製作香港地標數字藏品 冀建立亞洲文化及創意之都品牌
作者:編輯精選2022-07-27
本港技術開發公司Artzioneer周二(7月26日)宣布與「人民創意」聯合發布名為「熊貓遊香港」的限量版數字藏品,每枚售價港幣100元,一共發行25000枚。
出版總會構建電子書庫 邁向香港出版3.0時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23
為協助出版業界加快轉型,香港出版總會周四(7月21日)推出「出版3.0」計劃,將會開始徵集優質並具國際市場潛力的本地出版物,以建構香港智能電子書庫。
商務印書館新書巡禮 從4個獨特視角講好香港故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9
第32屆香港書展舉辦在即,香港商務印書館將以「閱遊,異想天開」為主題參展,陳列語言學習、歷史文化、藝術畫冊、人文社科等板塊的精品力作,為讀者帶來新奇閱讀體驗。
都大創意藝術畢業展 以創科重新演繹藝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9
香港都會大學年度創意藝術學系畢業展在7月15日至24日於都大賽馬會校園舉行。今年畢業展以「SOON. TO BE 將‧來」為主題,作品題材亦展現學生對社會的關注。
中華書局成立110周年 書展集中推廣中華及本地文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6
第32屆香港書展舉行在即,今年書展以「從香港閱讀世界‧憶寫香港故事」為主題,中華書局為配合大會主題,準備不同範疇新書,以推廣中華文化及本地文化。
小交響樂團音樂會 帶來能看見的音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6
駐團藝術家、畫家何博欣及畫家Jessica Zoob即場為音樂會增添色彩,讓觀眾在層層疊疊的管弦聲音當中看見音樂的圖畫。
書展20號開幕 三聯主打香港非遺 展出70多種新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6
第32屆香港書展將在7月20日至26日舉行,三聯書店以「憶·記香港」作主題參展,展出70多種新書,並將會舉辦12場書展講座和快閃簽名活動。
巴洛克時期大師畫作 香港藝術館展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5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走進巴洛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展出意大利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的40件文藝復興後期和巴洛克時期畫作,展期由今天直至11月2日。
香港書展下周開幕 新雅主打中港文化書籍 加強孩子國民身份認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4
香港書展將於7月20至26日期間舉行,遇上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新雅文化以「我愛我家」為今年的參展主題,推出多種圍繞香港、中華文化及歷史有關的圖書。
「四代同台」粤劇演出──改編粤劇《沙三少與俏銀姐》、《漢武帝夢會衛夫人》及折子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4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8月呈獻「四代同台」粤劇演出,節目由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是香港賽馬會撥款六億三千萬元支持特區政府為慶祝特區成立二十五周年而舉辦的多個項目之一。
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成立 成員將獲演藝學院專業培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3
香港演藝學院聯同太古集團宣布成立「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以嶄新的青年計劃促進區內文化交流,旨在成為亞洲最優秀的青年管弦樂團之一。
6小說入圍第9屆紅樓夢獎 兩香港作家、閻連科雙作品入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2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公布第9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的入圍名單,包括6本小說,入圍作品將頒予「專家推薦獎」,並角逐首獎紅樓夢獎,獎金高達港幣30萬元。
《尚書》記錄談治國 國民如草君如風
作者:編輯精選2022-07-12
作為大政治家,他必當先有高遠之理想,秉持獨持的抱負,返回群眾和組織低調篤實工作,宛如風擺物。
香港首創孔子主題歌劇 維也納金色大廳上演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07
作曲家、香港寰宇交響樂團指揮麥家樂創作的歌劇《孔子傳》,周日(7月3日)於世界頂尖的維也納金色大廳以德文首演選段。他認為,這次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表演,正好給香港和中國音樂家一次難得的表演機會。
浸大交響樂團融入AI元素 舉辦全球首次人機合作音樂會
作者:編輯精選2022-07-06
浸大交響樂團將與AI虛擬合唱團同台獻技,合力演繹新編的管弦樂合唱團版本歌曲《東方之珠》,這將會是世界首次有AI合唱團演唱中文歌曲。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 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29
《今朝更好看》作品展是天際100首個國家級展覽,展品來自北京和深圳,皆為國寶級水準。展覽分為4個單元,分別為「致敬經典」、「文脈傳薪」、「印象灣區」和「紫荊花開」。
《譚盾‧樂韻敦煌》音樂會中的《敦煌五樂神》及《風與鳥的密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27
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以敦煌文化為題,創作樂曲《敦煌五樂神》。取材自敦煌壁畫中,五件瀕臨失傳的古樂器包括尺八、奚琴、篳篥、籚笙、五弦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