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聽到有人把簡體字稱為「大陸字」,說看不懂,有點奇怪。也許是政治意識在作怪,把本來沒有政治性的東西,也看出政治來了。
現在有了拼音輸入,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書寫可以用拼音,就以為拼音可以取代中國字。
中國的漢字,逐漸脫離了語音,而成為了與口語並行的,相對獨立的一種「語言」(language)。
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各國的人混雜。大學也一樣,走進電梯,在走廊停留,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語言,說明他們來自不同的文化。
不同定義的「文化」,都會與教育有關係。但是與教育有比較直接關係的,屬於社會形態有關的文化現象。筆者認為從表到裏,有七個層次。
筆者慢慢的悟出一個道理:一旦我們承認有文化的差異,就不再可以認為文化有高低;認為有些文化是「好」文化,有些是「壞」文化。
這種文化的差異,不是人人都注意的。也就是說,不止會不了解,還可以是不屑了解;認為許多事情有絕對的「對」與「錯」。
社會正在全面而迅速走向碎片化,與上一代比較,年輕一代的職業觀、成功感、幸福觀,會很不一樣。他們對於工作職位,不如上一代那麼重視;也就是說,他們愈來愈個人化、個別化、個性化。
族誌式研究的特點,就是從研究對象的角度,設身處地了解他們的觀點、視角、文化、框架。
許多學生一生中第一次在做一件覺得有意義的事。這也是他們第一次超越學校裏的功課、成績、考試、升學的束縛,進入了另一個境界。撇開他們目前一時的立場與信念,擺脫這些桎梏,這不是我們教育的期盼嗎?
到底什麼是真相,其實大多數人都是「知啲唔知啲」。還以為自己最掌握真相,很冤枉。
人工智能以迅猛之勢進入教育領域,但是人工智能既對促進學習有積極的作用,又會帶來一些問題,不可不注意。
中小學即將開課了。不管大面積罷課是否成事,罷課確實是一個拿來討論的好議題,舉一反三,可以幫助我們剖析很多問題,而擺在學校面前的是:社會上的衝突,要不要搬到學校裏面?
有經驗的教師也許會說,我們天天從事教學,甚至天天在研究教學,難道不知道學生如何學習?本文從幾個方面提供答案。
課程改革,也許走對了路,但是學生的群育,可以有什麼新的機會?
鏡像神經元的研究和討論,正在迅速發展。為學習理論的探討,打開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甚至有認為那是研究人類同情心、同理心,可以消弭仇恨,達到社會和諧的入手點。那也許過分樂觀了吧!
宗教的信仰,講究「悟」。往往是一種全面的、綜合的、深層的理解,而且不斷地在人們的生活中,見證自己的信仰。這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解過程。
在現代社會,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可以很短;耳濡目染,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生效。尤其是社交媒體的出現,改變了整個人類總體性學習的過程。
香港奉行的「校本管理」模式,是香港的優勢。因此通識的教學方式,也是「各師各法」。碰到政治敏感的話題,純粹地拿出敵對的雙方意見,並不會養成明辨思維。改進教學法,應該是通識課前進一步的必要元素。
難道因為一時的政治需要,就要告訴學生:「只要你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你就有權使用暴力,你就有權破壞?」我們的教師,我們的家長,會允許嗎?有任何社會,會允許嗎?
學校裏面的課外活動,其實都是總體性的學習,也是最有效的學習。我們說課外活動可以培養領導能力、組織能力、決策能力、解難能力等等。
下一代要是不寫字,可能引起文字的總體衰退,中國文字所包含的豐富文化元素,長久下去,就會喪失殆盡。那對中華文化將是滅絕性的大災難。
模仿、記憶、重複、操練,是學習的必須。因此不能一句話「死記硬背」就全面抹殺。因為假如學習停留在「死記硬背」,停留在操練;整個學習生活就會被扭曲、被窒息、被扼殺。
從學習科學的角度看,有了腦科學的支撐,「知行合一」也是一個關於學習的科學觀點。其實,中文說「學習」,就有「學」與「習」兩個方面。這是中華文化智慧的結晶。
香港在2012年開始大學新課程,「三改四」,大學課程因此增加一年。大學如何處理這新增的一年?可以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趁這個機會,增加專業的學分(或者課時);另一個是運用這新增的一年,拓寬學生的學習經歷。
孩子學習的廣度與深度,需要有一個平衡。深而精的那一門,不一定就是孩子未來的專長,但是應該有機會讓孩子鑽進一個領域,有深入鑽研的經歷。不管那是哪一個領域。
以往,成績好,就會在教育體系裏面順利上升,不斷取得更高的學歷,也因此在工作裏面,步步高升。學歷、地位、收入,是緊緊相扣的。但是在一個人漫長的四五十年工作生活裏面,學歷佔的重要性愈來愈低。
從現代社會的觀點看,社會是多元善變的,「一紙文憑」已經不足以讓人「一帆風順」。學生不能只懂得讀書,必須要有更多元的經歷。
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愈來愈趨於個人化。在這種情形下, 科技的發展,逐漸把人際關係,尤其是與工作有關的經濟活動, 從機構為基礎而變為以虛擬空間為平台。
在學校學業成績高的,並不一定表示他們有其他處世的能力。相反,學業成績低的,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其他方面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