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論

「你應該」與「我應該」
作者:程介明2016-09-29
校規是讓學生站在被規管的身份,被要求做什麼、不做什麼。換句話說, 做什麼、不做什麼,是因為校規的要求。我不做,是因為畏懼懲罰;我做,是因為會受到讚賞。
作文出什麼題目?
作者:程介明2016-09-22
試想科舉試場裏的門生,腦子裏想的,一定不是如何反映客觀現實(科學),也不是如何發揮創意(那是越軌);一定是貫徹始終地在思考:如何能夠令「龍顏大悅」,朱筆一揮,就上榜了。揣摩上意,也許是中國教育的傳統;換到今天,就是順着老師和家長的期待,贏取高分。
莫把學校當戰場
作者:程介明2016-09-15
校長信任學生和教師,社會應該信任校長。
學校打開討論港獨之門 真理愈辯愈明
作者:程介明2016-09-08
任何反教育的壓制式管教只會適得其反,不但剝奪學生正常學習和發展,更容易把年輕人推向偏激的危險邊緣。
港獨政治風波 教師專業處理
作者:程介明2016-09-01
香港的教師們不是沒有政治立場,也許在其他的場合,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立場參加自己支持的政治活動。但是作為教師,面對學校的學生,他們就是煥發專業精神的典範。不是一兩位教師,不是一兩所學校,而是全港廣泛如此。香港人應該為此而自豪!從家長的角度看,這樣的教師,信得過!
考試最公平?
作者:程介明2016-08-25
考試公平嗎?其實只有按照特定的內容,在特定的時間內,符合評卷標準答完卷子的學生才能成功。對於不適應這種考試形態的,考試對他們最不公平。可否讓他們另有出路?
考試必須「鬥快」嗎?
作者:程介明2016-08-18
一直覺得我們的 DSE,論考試的技術水平,屬於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假如我們跳出世界公開考試的一般常規,就會發覺這些常規含有許多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元素,等待我們去發現和改革。
輸在起跑線:毒咒
作者:程介明2016-08-11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或者「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內地幾乎流行了10年的一句話。內地正經的評論,可以說是齊聲討伐,但是媒體與民間卻愈傳愈烈;苦口婆心不敵「愛兒心切」。這兩年,這句話也在香港流行起來,甚至有學術機構糊里糊塗地用來作為研討會的標題。
大學入學又一動向
作者:程介明2016-08-04
教育的考慮很少,關心的往往只是「我如何可以收到高分學生?」也不在乎「高分」是否就是「高素質」?
焦慮不再: 沒有考試的學期
作者:程介明2016-07-28
「無試學期」說來容易,實行起來毫不簡單。習慣按照考試大綱,依靠課本內容,應付標準考試的教師,會問:一下如何填充幾個月的一個「真空」?「挖」去了一個學期,課程如何追補?沒有了考試,學生的學習靠什麼驅動?沒有了考試,家長又如何放心?
教育在時間裏競賽 贏在高瞻遠矚
作者:程介明2016-07-14
教育,不能只看現在,要多看幾十年。現在十幾歲的年輕人,他們之後40年左右的工作和生活,會是怎樣?身為教育工作者,可以隨意地說他們沒有資格;假如是他們的父母,會怎樣想?
高等教育是否太多?
作者:程介明2016-07-07
工作,已經不一定就是就業;就業, 也不再可以作為衡量大學生供需多寡的根據。
應試文化可以改變嗎?
作者:程介明2016-06-16
不可小看成功經驗的提升,它可以告訴教育界和社會,改變應試文化,不是純粹一種理想,也不是空談,而是在我們身邊,可以發生的,而且已經發生了。
應試文化可以改變嗎?
作者:程介明2016-06-16
不可小看成功經驗的提升,它可以告訴教育界和社會,改變應試文化,不是純粹一種理想,也不是空談,而是在我們身邊,可以發生的,而且已經發生了。
考核學習不是為了每次皆有進步嗎?
作者:程介明2016-06-09
說到底,我們為碩士生、博士生做輔導,也不是千方百計幫他們改進,以期最後有一份高水平的論文?中學、小學,為什麼就不可能?
教育改革:輪到大學收生了!
作者:程介明2016-05-19
當年教育改革的3 + 3 + 4,中學減去一年,大學增加一年,國際上讚羨的是香港的大學,都沒有把增加的一年,用作專業加深的用途,而是普遍地開闢了通識類的課程,以開闊大學生的學識視野。那是香港高等教育前進了一大步,擺脫了純粹職業培訓的角色,說明香港的大學是有教育專業見地的;而有些大學開設通識課程,就是以中大為鑑。   不少輿論認為這是「搶學生」之作,但願中文大學有更好的理由!可以看一下上述哈佛建議的新動向,也許會有不同的想法,否則像中國人說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代價太大了!   搶奪學生 得不償失   中大的醫學院建議,也可以成為一服清醒劑,讓香港其他的大學也審視一下:假如要成為有社會良心的大學,大可以放寬心懷,看看如何讓學生的品格成長,成為辦學的核心價值。   看到上海陳亦冰先生的評論,在讚揚上述哈佛「招生新議案」之餘,說在中國「用分數定優劣」,就像是「定海神針」,一旦變了,就會「公平頓失,天下大亂」。的確如是,在中國,很多人認為分數是最公平的。社會現實告訴人們,沒有了分數,就會有種種金錢、權勢、關係的介入,就再也沒有公平可言;而分數卻是真金白銀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得來的。這也許是中國歷代科舉文化的延續,一時難以動搖。   因此,中國最近推出的「高考改革」,人們寄予厚望。對於20多年以來不絕於耳的「應試教育」,雖然推倒不易,但與現狀比較,改革的強度是前所未有的。   以上海為例,準備2017年實施的高考,語文、數學、英語是三門必修,每門滿分150分;其他在政治思想、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選修三門,每門滿分70分,總稱3 + 3。   由於大學收生還是看總分,因此實際上就是模糊了文、理的界線,也降低了專門性學科的比重。這個意圖,在中國是突破性的。   另外一個突破性的是考試的時間性。語、數、英統一考試在六月份,但是英語也可以在一月份考;其他考試時間在高中三年裏面,「隨教隨考隨清」,目的是不讓所有科目的考試擠在同一時間發生,目的是分散高考的壓力。   問諸上海的教育同行,見仁見智。贊成的是肯定改革的決心和方向;擔心的是到了實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結果又會異化成為另一種考試壓力。的確如是,設計好是一回事,真正的結果還要看實施。設計好,大概只是成功的十分之一不到。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
教育改革:輪到大學收生了!
作者:程介明2016-05-19
前數周談到考試對學校生活的影響,很多朋友會說,考試的壓力不完全在於考試本身,而是考試結果的運用;而其中最顯著的,自然是大學收生的要求。大學收生雖然只發生在中學與大學的轉折點,但是大學收生的影響,卻籠罩着中學的高年級,甚至滲透到中學的低年級。最近幾件有關大學收生的新聞,一些帶有非常深刻的意義。   首先是哈佛大學的收生改革。今年1月20日,美國超過80所大學的招生辦公室(為文時已達到108所)組成聯盟,支持一項稱為《扭轉潮流》(Turning the Tide)的綱領,為美國的大學收生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彈。這個近似聯合聲明的綱領,緣起是哈佛教育研究院的一項學校調查——Making Caring Common(讓關愛遍及人間)——揭露了學校裏面,學生太多的注意自己學業成就,太少的注意關懷別人與關心公益(common good),覺得在這方面,大學收生起了關鍵性的影響,因此提出要改變招生的方向。許多人沒有估計到,竟然即時一呼百應,獲得這麼多大學的支持和呼應。   哈佛研究 一呼百應   這份報告,沒有太多的譴責,而是提出招生的新方向。三條主線索:一、提倡對別人有意義的貢獻、社會服務以及參與公益活動;二、對學生的有關評估,必須顧及不同種族、文化與社會階層的多樣性參與;三、重新定義「成就」,兼顧公平對待不同經濟背景的學生,以及減輕過分的學業壓力(筆者意譯)。   具體建議有幾方面:考量對家庭的貢獻;考量學生日常的關懷意識與貢獻;優先考慮活動的素質,而非數量;不鼓勵學生多修科目(AP/IB);反對過量補習;降低入學測驗壓力(如SAT);擴寬學生對於「好大學」的觀念等。   更具體一點,重點注意的是持續一年以上的社會服務;領導能力不再是重點,而是學生的感受等等。   這樣的方案,實施起來當然會有一個艱難的過程。筆者過去專門訪問過哈佛的招生辦公室,他們的招生過程已經是不全看分數,而是幾十位招生人員,長年在各地訪問和了解中學,然後按照多個方面,逐個學生討論取捨,而不是只看分數。筆者過去在本欄介紹過,與這樣的招生過程以比較,我們香港的招生過程就顯得很「懶惰」。雖然今年不少學院也引進了面試等成績以外的元素,仍然是比較省力的。   現在要進一步降低成績的考慮,而加強人品的考慮;而人品的考慮,又着重在學生的意識、思想與日常態度,技術上肯定是要過許多難關。即使如此,這個報告,卻在大學收生的觀念上起了革命,起碼是一帖清醒劑,對於那些以為「現狀無法改變」的固定思維,是一種強力的衝擊,令人們頓然覺悟,原來大學收生是為了學生,而不是為了大學。大學的收生,影響的不只是大學本身,而是影響到整個教育制度和年輕人的生活走向。   大學收生 社會責任   我們要佩服美國大學的社會責任感。人們以為,大學收生不外是一場學生爭奪戰,關心的只是收到高材生;在華人社會,還有一句推搪的話「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結果可以不惜做出撕破臉皮醜陋的爭奪行為。《扭轉潮流》可以說是立於道德高地,表現出大學的崇高情操,如果我們用庸俗的利益得失觀點出發,就無法理解。   難免聯繫到最近中文大學醫學院的招生建議。假如付諸實施,中學畢業生可以直接進入大學二年級。從報章上看到的理由是,一年級的課程都是語文、文化、人文類,與醫學沒有直接關係。這是令人費解的!   通識課程,是中文大學素來引以為傲的教育元素。當年大學三年、四年之爭, 其中關鍵的原意,就是中大要捍衞她的通識課程。當年港大王賡武校長也主張大學四年,也是由於認為大學教育不應當作職業培訓。假如醫學院可以少一年,是否所有其他院系的學生都可以少一年?那影響將是深遠的。豈非是對中大傳統的一種逆動。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考試壓力哪裏來?
作者:程介明2016-05-05
有時候,是家長提出:「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有測驗?」有那麼一所學校,小學低年級沒有正規的考試,但是照樣按照學生平時表現有「成績表」。有家長就抱怨:「為什麼不早點通知我們,讓我家孩子可以取得高些分數?」
應試文化何時了?
作者:程介明2016-04-28
近年有機會看到香港中學裏面有不少出色的科學研究和創新,接近大學研究院的水平,但是這些學生,卻並不一定理科考試成績出眾,有些幾乎肯定進不了大學念理科。我們的考試,也許在無意之中,埋沒了許多才能。
教師的角色
作者:程介明2016-04-21
沒有對教育的重新認識,沒有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重新設計、全民努力,就只會在過時的教育體系裏團團轉,不斷重複過時的操作,到頭來教育只會愈來愈糟。
教師的角色
作者:程介明2016-04-21
沒有對教育的重新認識,沒有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重新設計、全民努力,就只會在過時的教育體系裏團團轉,不斷重複過時的操作,到頭來教育只會愈來愈糟。
21世紀——能力?素質?素養?
作者:程介明2016-04-14
這些社會在進入21世紀的時候,均不約而同地思考教育改革;而改革的方向,均是對傳統的純粹書本型學習不滿,認為不足以適應21世紀的現實需要。
埃及教育:改革的期待
作者:程介明2016-04-07
埃及擁有一群思想非常敏銳、也深諳世界大局的決策者,怪不得改革文件寫得如此有深度。
不一樣的教育
作者:程介明2016-03-31
學習是人類的天性,教育卻不是。教育是成年人為下一代設計的學習方案,這種設計,會隨着社會的變更而演化。
仁川宣言 教育2030
作者:程介明2016-03-17
仁川宣言承諾發展更加包容、更具反應力和復元力的教育系統,以滿足這些局勢下的兒童、青年和成人的需求,包括境內流離失所者和難民的需求。
仁川宣言 教育2030
作者:程介明2016-03-17
仁川宣言承諾發展更加包容、更具反應力和復元力的教育系統,以滿足這些局勢下的兒童、青年和成人的需求,包括境內流離失所者和難民的需求。
生命的寶貴 生活的意義
作者:程介明2016-03-10
「你們能夠獲哈佛錄取,之前一定是經過了無數的壓力:補習、心理輔導、口試訓練、志願書操練——一定是沒有多少自己的空間——希望你用一年時間,給自己一點空間,找回自己。」
生命的寶貴 生活的意義
作者:程介明2016-03-10
「你們能夠獲哈佛錄取,之前一定是經過了無數的壓力:補習、心理輔導、口試訓練、志願書操練——一定是沒有多少自己的空間——希望你用一年時間,給自己一點空間,找回自己。」
教,是最重要的學
作者:程介明2016-03-03
學生幫助學生,不只是在運動場上,不只是課外活動,也不是高班替低班補習,而是把學生的力量融滙到正規的學習裏面。這完全符合群體學習的原理,這方面的潛力,是無可估量的。
教,是最重要的學
作者:程介明2016-03-03
學生幫助學生,不只是在運動場上,不只是課外活動,也不是高班替低班補習,而是把學生的力量融滙到正規的學習裏面。這完全符合群體學習的原理,這方面的潛力,是無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