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欄瑣記

《文心雕龍》看世情──反思本地政治諷刺節目
作者:施林海2022-06-10
中國南北朝的文藝理論巨著《文心雕龍》中的〈諧隱〉篇,對於先秦至魏晉時期的諷刺文學進行了開拓性的討論,提出了精闢的觀點和原則,可以用來審視現今大行其道,充滿爭議的政治諷刺論述。
大山上的崇高美──恆真表達和價值理性
作者:施林海2022-06-03
大山可以讓自己變得渺小,個人和世情在群山面前,真的算不了什麼;但也是山,讓人感到偉大,擴闊了自身的心胸和精神領域。而在鏡頭下的登山者和山脈,顯得如此氣勢磅礡,令人無比震撼。
為什麼要登山?──從康德的崇高美學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2-06-02
「崇高美感」是生命力受到大自然的阻礙和挫折後,隨之帶來的升華和愉悅,是心理的轉化過程。康德認爲,崇高美藏於人的内心,但需要被喚醒,繼而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自由意志,從而使人活得更有價值和尊嚴。
學者的孤獨和光輝──記「不剃聖僧」林藜光先生
作者:施林海2022-05-23
學問是精神的食糧,它使我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一個人在學問上如果有濃厚的興趣,精深的造詣,他會發見萬事萬物各有一個妙理在內,他會發見自己的心涵蘊萬象,澄明通達,時時有寄託,時時在生展。(朱光潛語)
王鼎鈞先生的心路歷程──對歷史的誠實和對上帝的坦誠
作者:施林海2022-05-21
我寫回憶錄時,努力避免以情感、意見代替事實。我仍然需要文學的修辭技巧,但心態上更接近史家。我不能把文學作品弄成個人的紀念冊……我已撤除一切障蔽,也不樹立新的障蔽,不受前人欺,也不欺後人。(王鼎鈞語)
中國文化中的墓誌銘──兼論中西方傳記寫作
作者:施林海2022-05-20
基於文化因素,中國人的傳記偏於隱惡揚善,容易過於溢美和不實,成爲自我宣傳和辯解的工具。而西方的傳記,在基督教義的影響下,比我們坦誠得多,也願意面對自身的缺點。透過對中西傳記的理解,有助了解自我。
接近天堂的地方──巴黎掃墓隨想
作者:施林海2022-05-20
2015年的8月,我們一家來到了夏天裏的巴黎。我們住的樓層較高,打開窗戶,可以遠眺蒙馬特廣場。我瞥見右邊建築群中似乎有個綠意盎然的公園,高聳的梧桐樹在陽光下搖曳閃動,蕩漾出耀眼光芒,引起了我的好奇。
崇高情懷與人文教育
作者:施林海2022-05-13
崇高感藏於人的心底,需要呼喚和引導,才能帶來更高的精神追求。這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需要學習和體驗。而突如其來的崇高感很可能不是好事,容易淪爲煽情,也很容易被煽動。而香港社會,缺乏的就是崇高的人文教育。
蘇聯群眾歌曲──緣起、傳入和普及
作者:施林海2022-05-13
蘇俄的詩人和作曲家一起成就了旋律優美的蘇聯群衆歌曲。後來傳到中國,經歷了一個轉化的過程,成爲當時人們抒發情感的美好渠道。時至今日,蘇聯歌曲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感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理性與人性,音樂與政治──反思香港社會運動中的感人歌曲
作者:施林海2022-05-09
柏克認爲政治適合人性,而不適合人的推理;BBC文章則建議當聽到喜愛的歌曲時,我們應該對「音樂」做些思考,而不是全心投入,並引用了James Brown的歌詞作爲結尾:「心情不錯,不代表你不會做錯事」。
「感人」音樂與「理性」判斷──從蘇聯歌曲《喀秋莎》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2-05-08
音樂有正面作用,也可以相當複雜。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歐認為「音樂是當代意識形態最主要的操縱者」,「是一種能征服人心和思想的秘密武器 」;2017年BBC做了一個專輯,探討了音樂如何負面影響人類心理。
詩意中的歷史?──也談金馬獎電影《花果飄零》的命名
作者:施林海2022-04-29
現代社會盛行「知識碎片化」和「黏貼文化」,能夠借用先賢言論固然難得,但歷史和詩意必須弄清主次,也不要犯了「非黑即白」的謬誤。就等於唐先生雖反共,但他並沒有轉而膜拜西方民主,將之視爲至高價值和唯一出路。
盲從網絡,還是回歸文字?──從社會運動時期的一幅油畫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2-04-22
「資訊不等於學問、思想和智慧。後者可以塑造我們的人格和精神,加深我們觀察及思考事物的廣度和深度。如果我們缺乏這樣的基本功,就無從分辨互聯網信息的好壞真偽,更枉論對社會及政治的正確觀察。」(古兆申語)
從神聖到世俗,從遺忘到重生──中西樹木的命運和變遷
作者:施林海2022-04-14
17世紀是西方的分水嶺,理性拉開了人類的新序幕,笛卡兒高舉「我思故我在」的旗幟,將人類抬到至高無上的地位,為西方哲學從神學走向人學奠定了重要方向,這也使樹木出現了「從神聖到世俗」的巨大改變。
躺在海德公園的大樹下──樹木之神聖和詩意
作者:施林海2022-04-13
對於樹,我很有感情。它擁有巨大的襟懷,能夠包容很多的複雜和世情。面對一棵年代久遠的大樹,就像面對一位閲盡滄桑,慈祥靜穆的老人。他看過的比你多,知道的也多,經歷得更多。你不用説什麽,他都明白你的心緒。
歷史座標與香港前景──如何提升青年人的素質
作者:施林海2022-04-07
自香港回歸,由於種種原因,歷史教育和青年政策被長期忽略,錯過了黃金時機,代價極大。目前正是改變/提升本地青少年素質的大好機遇。在此有賴政府的規劃和推動,以及文化機構的運作籌措,假以時日,必見成效。
「憂患意識」中的香港故事──上代經歷與隔代斷裂
作者:施林海2022-04-06
前輩贈以《香港情懷》,既是香江故事的細緻記錄,也有政經文化的評論採訪,時空馳聘一個多世紀,是香港社會發展之見證。其中的個人成長經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60、70年代的社會現象和精神面貌,很值得參考。
低俗侮辱、戾氣刻薄和高明化解──對本屆奧斯卡掌摑事件的感想
作者:施林海2022-03-30
公開隆重場合的談吐和禮儀相當重要,既投射出個人素質之水平,也是自身社會背景的縮影。本文透過對本次94屆奧斯卡的掌摑怒斥事件,以及第50屆金馬獎的懟人事件之具體分析,探討背後所蘊含的問題及思考。
父與子
作者:施林海2022-03-25
父與子的難題貫穿着每個男性的一生,而且複雜無比。到底背後的真正原因何在?能否衝破限制和桎梏,消除隔閡和心結?這都需要放下自我,設身處地的理解和溝通,更需要上天的緣分和運氣。
人到中年說眼鏡──要知外有藉,故是內不足
作者:施林海2022-03-19
時至今日,電子產品和網絡世界已經成了21世紀的新式眼鏡,有虛擬鴉片成分,容易令人上癮盲從,難分是非對錯,更造就了多少「躺平亂噏新權威」。當此形勢,現代人該如何保養元氣,養出精光呢?值得我們深思。
人到中年說眼鏡──本源、傳入與普及
作者:施林海2022-03-18
自己終於需要戴上老花鏡,向着人生另一「境界」進發。如此看來,眼鏡這個「陌生物」必然成為陪伴我下半生的「身內物」。因此我也花了一些工夫,探究了有關眼鏡的源流和歷史,為我躋身「四眼佬」的新階段做好準備。
鸚鵡背後的文化意涵
作者:施林海2022-03-11
因緣巧合,朋友送了3隻牡丹鸚鵡給我,令我與此物結緣。這種鳥兒雖不會説話,但顔色艷麗,活潑可愛,為疫情下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我參考了一些資料,發現鸚鵡在中國文化中,佔有特殊位置,值得寫出來與君分享。
「人莫知其子之惡」──從梅媽登報聲明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2-03-01
對於溺愛,司馬光的看法是,「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愛而不教,淪於不肖,陷於大惡,入於刑辟,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之,母敗之也」。此論鞭辟入裏,道出為人父母,必須養教結合,不可溺愛的道理。
論土豪式亂噏
作者:施林海2022-02-22
「土豪式亂噏」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大眾媒體、商業廣告、政治宣傳及公眾名人發言,到處都充斥着亂噏的影子,民主社會和市場經濟的扭曲及畸形也與此密切相關。這些現象在盲從金權和偽權威的中國人社會,更為明顯。
「谷愛淩現象」背後的四大涵義
作者:施林海2022-02-14
谷愛淩橫空出世,在本屆冬奧為中國舉奪得自由式滑雪金牌,萬眾矚目,成為中國滑雪界的領軍人物和世界級運動明星,前途無可限量,媒體將之稱為「谷愛淩現象」。對我來說,谷愛淩現象反映出四大意涵。
政治人物的氣象──從《晏子之御》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2-02-09
「洪門宴」事件掀起軒然大波,令我想起《晏子之御》這篇古文。全篇僅128個字,卻意涵深刻,發人深省,對如今之本地政局,這篇2500年前的經典文章並未過時,仍具參考價值。
究竟什麽是「騎木而行」──中西滑雪運動簡介
作者:施林海2022-02-03
在相長的一段時間裏,滑雪活動被認為是源自挪威。2005年,考古學者在新疆陸續發現了相關岩畫,故此認為該地才是人類滑雪最早的起源地。古人滑雪有兩個重要名詞「騎木而行」和「屈木支腋」,到底是什麼意思?
此情今已成追憶──2014年春古先生廣州之行
作者:施林海2022-01-28
古先生曾談起中國文字,說「昔者倉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認為文字似有神秘力量,可以通神。我的層次沒這高深,文字予我很大的撫慰和寄託,令我紛亂失序的內心得到安撫,更加理性的去面對古先生的倏然離去。
跟着照片去旅遊:中世紀的睡美人──布魯日
作者:施林海2022-01-19
看着照片,我腦海中又泛起了那14世紀的古老排鐘的清脆鐘聲,傳遍整個布魯日城區,仿佛回到了那簡樸的中古世紀。古老馬車踏着輕快的腳步翩然舞過,處處詩情畫意,與看風景的人組成了這座中世紀古城的優雅畫面。
中西田園詩 意涵大不同──管窺香港的田園體驗
作者:施林海2022-01-07
陶淵明固然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體悟,但也有「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的感慨。那西方田園詩又是如何演繹田園生活呢?根據天人合一理論,人類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做田園勞動無非是尋覓到自身本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