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8:32:1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從「融」自在

創始人溢價的三問
作者:艾雲豪2024-01-22
創始人現在是否面臨成為理想主義者還是追求利潤的營運者的抉擇?Meta行政總裁馬克·朱克伯格從夢想中的元宇宙轉向宣告「效率之年」,他委婉表示元宇宙有點遙不可及,這到底是醒覺、還是投資者逼宮的成功?
減法:揭示「躺平」的潛能
作者:艾雲豪2024-01-15
減少開會之外,我還有更「爆」的發明:控制自己,只有必要時才發送訊息和指令,不管是Whatsapp、X還是電郵等。這是多麼具革命性的概念!但老闆是否能夠抵擋誘惑,不讓每個突發奇想的點子都被指頭送上刑台?
經典的再次創作和翻騰
作者:艾雲豪2024-01-04
然而,貝利的故事,不純綷是電影橋段,在「真世界」裏,確實有不少真人演譯。不少香江的中生藝人,在神州浩瀚無涯的《羅剎海市》裏,或翻叮自己的成名作,或重唱別人的歌。
ESG成左右做人難磨心
作者:艾雲豪2023-11-13
許多的批評,其根本的問題是,要平衡現實而殘酷的回報要求、和普世但抽象的社會責任,是個難度極高的挑戰。從左右逢源,到左右為難,當紅金融「炸子鷄」真不好當。
基金龍頭為ESG站台
作者:艾雲豪2023-11-06
貝萊德的投資管理團隊,尤其當中積極管理投資組合中的基金經理,有時還會積極地嘗試影響被投公司,是走向ESG最佳範例中的前列位置。
第二大市值基金難念的經
作者:艾雲豪2023-10-30
前文介紹了拉里·芬克(Larry Fink)的成功之道,今回按手上《經濟學人》的《1842》特刊和《金融時報》對其所做的深度訪問,綜合一下這家當紅炸子雞的基金公司,生意上的一些難題。
金融外交大使是怎樣練成的?
作者:艾雲豪2023-10-23
當70、80年代抵押貸款吹起的証券化之風,芬克在這個本來被高高在上的投資銀行家所瞧不起的平庸的産品上交出成績,讓他成為風口上的豬,為公司賺了大錢,也為自己奠定地位。
併購搏擊:拳拳對敵的M&A較量
作者:艾雲豪2023-10-16
兩個科技巨頭谷歌和蘋果的競爭甚牽涉反壟斷的審視,比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2010年批准了谷歌收購AdMob的交易,理由是蘋果在廣告嶄露頭角。這個判決,在今日的倒後鏡視角看,還到底是對是錯?
股權投資中的「波動率洗白」
作者:艾雲豪2023-10-09
在公開市場中,投資經理必須披露其持股的當前市場估值,即使他們認為市場價格是不正確的。但私募股權的投資經理,自來卻一直成功地説服投資者,私募投資理所當然地不應遵守相同的標準。
金融預測如瞎子摸象?
作者:艾雲豪2023-10-02
上帝創造的世界複雜無比,為此,聰明的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們,發明了很多的理論、經驗法則和模型,説穿了其實就是憑感觀經驗而生的捷徑,做出好些短期的預測,這也許解釋了最近Algo和AI為何受到萬般的寵愛。
無形資產投資的高回報率
作者:艾雲豪2023-09-25
現在有研究和分析指,如把建立無形資產的費用重新計算,以資產的形式入帳,那麼,這套較能反映無形投資的資產負債表,其實更可以解釋資產價格的變動,更有助投資者和企業作分析和決定。
資產處置的減法效益
作者:艾雲豪2023-09-18
從不少的數據庫,我們在彈指之間就能找到「加法」的交易數據,如A公司宣布收購B公司,但要找到「減法」的數據集,如C公司處置子公司D,卻不是垂手可得。這還不只,減法的數據,很容易被加法的數據所遮蓋。
CEO 對資產處置出讓的疑惑
作者:艾雲豪2023-09-11
大多數的職業經理人骨子裏是希望擴大業務版圖,而不是縮減業務,此無他,餅乾大小和報酬多少是直接掛鈎的,而報酬的數量級,又以認股權證為大頭,現金工資為零頭。 而對權證最敏感的,多數是併購時的刺激。
到併購型企業打工不易
作者:艾雲豪2023-09-04
金融投資與產業投資有重疊的地方,也有不可照版煮碗的地方。競爭的環境不一樣,昔日的汗馬將士,不一定能適應新的戰事,改弦易轍,其實也是恆常態的一種。
併購經理人沒有錯配的履歷
作者:艾雲豪2023-08-28
有併購出身的職業經理人的收購型企業,最能挖掘具有協同效應的收購机會、最能識別被購企業的潛質、最能以「較」低或合理的價錢買到心頭好。所以他們作為併購型企業的總舵主,至少履歷上是沒有錯配的。
併購型的大企業該由誰掌舵?
作者:艾雲豪2023-08-21
最合適做公司一把手的,是由熟識收購合併、對投資項目有高敏感度的併購專家;反而,由紅褲子出身、在企業內由低做起的産品專家、天才程式員、營銷能手、財會掌櫃等,不一定最能勝任今日着重外延拓展的企業新常態。
Alpha以外的超額回報
作者:艾雲豪2023-08-14
諾貝爾經濟學人邁倫·斯科爾斯(Myron Scholes)早前來港,現借此分享教授早前為一本關於9位知名對沖基金的著作所寫的後記(Afterword)。
實物期權法:有得跟才有得贏
作者:艾雲豪2023-08-07
隨着創業投資日漸普及,機構投資者近來將BSM期權模型,應用為「實物期權模型」,找尋新的視角和工具。
千億基金都無法買到的正名
作者:艾雲豪2023-06-05
孫正義在是役中對美國矽谷中人大有功勞才對,可是,同行始終如敵國,在事後的各種表述之中,矽谷中人對孫公的作風的批評,愈加尖銳。
願景基金投資顛覆矽谷
作者:艾雲豪2023-05-29
儘管願景基金的大膽策略在矽谷面臨挑戰和非議,仍然有不少國際投資者相信其願景,並願意支持它投資於使用新興技術來破壞傳統行業的公司身上,而行業的定義可能包括創投業。
史上最賺錢的單筆投資
作者:艾雲豪2023-05-22
孫正義一向被矽谷中人和華爾街描述成只懂得撒錢,但在這最賺錢的一票中,卻現了一手砍價的談判技巧。也許很少人真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能耐,但這幾下過招,如果純粹用銀紙論輸贏的話,掌聲的方向理應相當明確。
當矽谷遇上谷外的超野蠻人
作者:艾雲豪2023-05-16
矽谷一個重大的缺點,那就是排外,尤其是對非白人、非男性、非哈史等大院校的外來人,哪怕你手上有錢、有業績。
從大江健三郎的悼文看中外異同
作者:艾雲豪2023-05-01
上周將莫言先生的一篇舊文新讀,今周再就手上兩篇中外對大江的訃文,比較其異同,體會一下大江先生如何感染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讀者。
借莫言悼大江健三郎
作者:艾雲豪2023-04-24
莫言借魯迅先生的説話,指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不是「書生」躲進小樓,寫出「自得其樂」的「風花雪月式的文學」作品,而是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和人性関懷」,有「嫉惡如仇」的「靈魂」!
人細鬼大的獨角獸
作者:艾雲豪2023-04-11
獨角獸令投資者驚艷,尤其是對為數不少在它們成長晚期才湧現的金融投資者,尤具吸引力。這些投資新貴過客,放大了優先清算權的使用,又熱衷於把獨角獸作為追加投資的載體,使獨角獸在茁壯過程中,顯得人細鬼大。
獨角獸化身「孫公司」投資旗艦
作者:艾雲豪2023-04-04
獨角獸之所以令人興奮,因為它有許多未被開發的潛力、有讓設資人想像的空間,而假想的其中的一個維度,就是它們雖然羽毛未豐,但卻有作為收購合併的載體的潛能。
獨角獸的優先清算權
作者:艾雲豪2023-03-27
由於大量背景不同的單位投資獨角獸,那所謂的中、晚階段創投,或稱上市前的融資輪,成為眾矢之的,而當中又與金融投資者引入的優先清算權和「孫公司投資模式」最為惹火。
獨角獸的巨星經濟學
作者:艾雲豪2023-03-20
巨浪翻騰之下,原來有不少的創投老手,卻一早就不住地提醒大家,錢多其實會令初創企業,迷失初心,墜入黑洞。
行為科學介入創業投資
作者:艾雲豪2023-03-13
創投家有時會高談自己做創投的決策過程,是本能驅動,不是科學──即使是投資於科技科學的一門生意,歷來在決策的過程之中,原來也很有「反科學」的一面。
天使投資──另類中的另類
作者:艾雲豪2023-03-06
原來谷歌的上市,也還有對創投打臉的一面,其成長由天使至上市,都表現着對當時(至今)「傳統」型創投的一種年輕人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