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校長的第一使命。為了使這個問題容易達成共識,有必要先明確一下怎麼理解第一使命。
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校長的第一使命。為了使這個問題容易達成共識,有必要先明確一下怎麼理解第一使命。
音樂、美術等實際上是可以帶給人自信的,甚至可以療傷。我研究的美國美術教育家羅恩菲德他就有這麼一個經典的案例,有一個12歲的盲人小女孩,她一開始有自閉症,羅恩菲德就教她泥塑,用這種藝術形式打開她的心扉,然後一點一點和她交流,最後她給自己做了一個自塑像,從以前的自己中然後脫離出來、獨立起來。
據說很多人退休以後迅速衰老,原因是不知道如何打發閒暇時間。之所以說21世紀是教育的世紀,或者說學習的世紀,不僅是就業前的青燈苦讀,在崗時的奮力拼搏,還包括退休後的「享受生活」。
據說很多人退休以後迅速衰老,原因是不知道如何打發閒暇時間。之所以說21世紀是教育的世紀,或者說學習的世紀,不僅是就業前的青燈苦讀,在崗時的奮力拼搏,還包括退休後的「享受生活」。
教育不可能製造天才,卻可能扼殺天才。因此,天才對教育唯一可說的話,是第歐根尼的那句名言:「不要擋住我的陽光。」
玩完第一個遊戲,孩子挺高興。媽媽就問,好玩嗎?好玩。那回去就可以寫篇作文了吧。孩子當場臉就拉下來,然後垂頭喪氣去玩第二個遊戲。玩完第二個遊戲媽媽又過來了,問,第二個遊戲好玩嗎?好玩。那你可以寫一篇精彩的作文了吧。孩子說,媽媽我不玩了。
現在的小孩,甚至比領導人還忙,早上起來學完英語就開始學鋼琴、學美術、學小提琴等藝術門類。家長應該理性的選擇幾個或者一兩個就夠了。
為了凸顯大思路,本書跨越虛構與寫實的鴻溝,讓日漸遙遠的「大學精神」重新煥發光彩,也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重新站立起來。
聯大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聯大有精神:政治情懷、社會承擔、學術抱負、遠大志向。聯大人貧困,可人不猥瑣,甚至可以說『器宇軒昂』,他們的自信、剛毅與聰慧,全都寫在臉上
什麼叫「不成功的教育管理」,在我看來,就是眼下這種只見數字不見人、只講市場不談文化、只求效益不問精神,努力將「大學」改造成「跨國企業」的管理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科都受傷害;而受傷最嚴重的,非人文學莫屬。
周國平對於人性與修身這個大命題,提供了四方面的思考。
「無用」知識的有用性;「好學」比「學好」更重要;「育人」比「育才」更根本——這是我對學什麼、怎樣學、為什麼學這三個教育基本問題的回答,是我這些年來從教育改革實踐中悟出的教育理念。
中國學生回到家裏,家長會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知識?」據說,猶太學生回到家裏,家長問的是:「你今天提出了什麼好問題?」甚至還接着問:「你提出的問題有沒有老師回答不出來的?」
我個人的看法就是分流,消除教育不公平的前提是承認差距,因為差距是事實、是現實……要給教育發展自由的空間,管得太死,不利於實現教育公平。
社會能夠公平嗎?能夠公平的話教育會起什麼作用?不能公平的話最大的公平是什麼?教育又起什麼作用?教育作為一個體系、一個制度可以公平嗎?公平是什麼意思?學校教師這個層面什麼才叫公平?怎麼才叫對社會公平做出貢獻?教育可以促進社會公平嗎?最關鍵的是教育是在削弱還是引起社會不公?
一個人怎樣才算成為了自己,做了自己人生的主人呢?我認為有兩個可靠的標誌。一是在人生的態度上自己做主,有明確堅定的價值觀,有自己處世做人的原則,在俗世中不隨波逐流。二是在事業的選擇上自己做主,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到內在的愉快和充實。人生中有真信念,事業上有真興趣,這二者證明了你有一個真自我。
隨着孩子逐漸長大,親子關係中的精神性因素也應該逐漸擴大,佔據主導地位。然而,社會性因素的主宰是由客觀的社會力量強迫實現的,與此相反,倘若沒有父母的自覺,親子關係就永遠不可能具備精神性品格,會始終停留在動物性溺愛的水準上。判斷是否具備精神性品格,一個恰當的標誌是看父母和孩子之間是否逐漸形成了一種朋友式的關係。
社會的不均,有其他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因素;而這些因素,都不是教育可以改變的。不會因為一個均等的教育制度,就出現一個均等的社會。但是從個人來說,教育可以讓個人脫離本身出身家庭的社會地位,而達到社會上升。所謂「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拿中國來說,現在教育有三大問題,第一是教育不公的問題,第二是創新不足的問題,第三是我們做不到終身教育的問題。這些問題傳統的東西解決不了。
最近15年,中國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既然政府為此投入了巨額經費,納稅人的貢獻不言而喻,因此,國民有權力也有義務監督這項耗資極為龐大的公益事業,以確保中國大學的辦學水平不斷提升。
所謂「21世紀能力」、「製造就業機會」、「首先管好教師」、「加強高危考試」、「管好課堂教學」、「教育是教育部門的事」⋯⋯這些是教育改革的反面例子,不幸某大國就偏偏從這方向兜圈,而不是讓下一代學生有更強的能力應對未來。時間到了,就讓在座各位自己思考吧。展望未來,哪個國家的教育能夠把學生釋放出來,這個國家在國際上就立於不敗之地。
在反腐中暴露出來的案件規模、程度中可領略,多麽讓人觸目驚心,不可思議。其中很多都是那些高智商、低人格的人做的。知識水平高,做人很差的,就是錢理群講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中國教育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問題,更嚴重的是造就了不少沒有人格底線的人。
對於目前國內由 PISA 引起的爭論,我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在美國,某個理論、看法、模式可能一窩蜂流行。在中國相反,很多人做了很多研究,各地有些看法是非常精彩的,但是沒有凝固起一種力量。所以對實際的思路、實踐形成不了一個方向。還有,中國的門派比較強,不利於形成新的學說。
在一個世界教育政策開始做出調整的格局下,中國不必敝帚自珍,應該基於自己的傳統文化,創造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教育觀念體系。以前,中國人的中庸之道被看成是一種落後的思維,但是現在從新的世界格局看,中庸之道裏面的兼容並包、多方共存,恰好是現代面對種種張力的一種高端思維,其背後就不僅是文化差異的問題。
外國人覺得奇怪,中國的教師每周12至15節課,上課之餘幹什麼?在其他制度裏,教師教課的時程表基本上是滿的,學生上幾節,他們也上幾節課。他們從教研制度裏,發現了許多中國人習以為常、理所當然,而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的一些現象:比如教師集體備課、集體評課、教研組織與活動等等。比起他們自己的教學,外國教師有點恍然大悟:原來教學是可以這樣準備的!但是同時又覺得在他們的制度和環境下很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