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當前的教育中,相對而言,我們更缺乏對人文精神、人格養成、人生發展的教育。理解人文價值,堅守人格底線,反省人生意義,應該成為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的必修課。
我們之所以送孩子上學,並不是因為孩子必須要上學,而是因為他(她)要為未來的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接受教育,是一個人為了實現人生目標而必須經歷的過程。
教育改變命運,有兩種解釋,一個是教育提高了你的能力,改變你的命運;一個是教育給了你學歷,這個學歷説明你改變了命運。
21世紀中國開始全面邁入了小康時代。小康時代,是感性需求全面升級的時代!小康經濟是感性經濟,因此這個時代企業家的感性質素,對整個企業的生存發展,是生死攸關的影響。
你要有一個決心,就是「做自己學習的主人」,今天做自己學習的主人,明天你才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創新人才的教育僅僅靠知識積累是不夠的,教育必須超越知識。對於創新人才的教育,有3個十分重要的因素:知識、好奇心和想像力、價值取向。
別人的教育是在培養能力,而我們的教育是在灌輸知識,這才是中國值得深思的部分,這才是中國未來需要警惕的地方!
父母、老師們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應只是單單考高分、考不好會讓父母失望等,這些真的是很短期的目標。
文化是心靈裏面的事,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是課本、課文,很多文化是需要感受的,文化教育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需要想更多的辦法讓孩子從小心靈裏就有文化的情感和情懷,這是建設文化強國的根本。
不要太糾結於發音或是口音的問題,聽得懂,說得出,能閱讀,能寫作就可以了,因為決定你英語能力的上限絕對不是發音。
育兒是場馬拉松,起跑線有兩條,終點線也有兩條,孩子從父母的肩膀上出發,父母依照孩子的發展規律引導孩子開始長跑,跑到孩子可以獨立生活,追求幸福的終點為止,這就是父母的任務。
從北京到吉隆坡,國際化成為一個舉國上下努力追求的目標。但是,慢一點,究竟什麼叫國際化呢?我們不妨來看看龍應台這篇文章。
若教育者對教育特色或差異的追求極端到這樣一種程度,只求特色,不重共識,不尊重規律,為特色而特色,為創新而創新,那麼就會捨本逐末,將特色創建活動引導到完全錯誤的方向。
武俠小說的讀者一般會有一種幻想,一旦自身受到委屈、受到欺負,就幻想能有俠客來幫他鳴不平。金庸希望,讀者應該想像自己就是一個俠客,一個好人,一個有本事的人。
有人說,金庸吝嗇,但對於教育,他一直默默付出。他還告誡同學們要安心做學問,不要有為了掙錢、為了發財而做學問的念頭。
對一個中國學生來說,美國課堂是陌生而又有趣的,只要有足夠的信心和積極的態度來適應美國課堂的文化,就能收獲很多。
改革開放以來,在人才強國戰略和望子成龍思想的影響下,加強兒童的早期教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風尚。這很可能是許多獨生子女缺乏溫柔寬厚的性格、不容易與別人和諧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的擔心是,今日的學生在將來回憶自己的人生歲月時,腦中不再會出現值得感念的老師形象。
我理解的人文精神,簡單地說,就是「以人為本」。也就是說,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價值。
現在一提到某個學科或某項研究課題,最常出現的問題是「有什麼用?」以這個標準來衡量,那麼這次會上不斷提到的那些清華引以為驕傲的大師所做的學問,或賴以成名的著作,都經不起一問。
莊子說:「道術將為天下裂。」今天世界的道術,則全為人人各自營生與牟利。德性一觀念,似乎極少人注意。職業為上,德性為下。從事教育工作者,亦被視為一職業。
希望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持有不同觀點的耶魯人都能享受耶魯大學帶來的權利,同時在校園外也能實現自己作為耶魯公民的義務──抱有好奇,善於傾聽,尊重文化,服務他人。
創造力的培養需要學習新的知識,我們需要學習大量的知識才能夠有創造力。有沒有教育方面的一種靈丹妙藥,能夠幫助我們所有的人能夠變得具有創造力,能夠解決那些看似不可能的問題呢?
中國父母所說的教育「有用」,多指的是立竿見影式的馬上有用。衡量知識的尺度,是以分數、考級和升學為標準,有助於此則有用,無助於考試則無用。八個字形容我們當下的教育:「急功近利、急於求成」。
教育是什麼?教育是為生命存在的。我們把人的生命分成: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
我們說「教育改變命運」,那麼,究竟受教育和沒受教育的差別在哪裏呢?
你最終這一輩子有多大成就,首先取決於你的時代。你不能把控時代,因為你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時代,而有些事你能把控,比如教育,你是可以把控的。
這個時代,讀書無用論正在興起,教育還能改變命運嗎?如果教育不能改變命運的話,那我們階層是不是固化了?
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教育孩子,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
中國教育的毀人不倦的癥結,似乎連瞎子都看得明白問題在哪兒。然而,易中天喊出「我反對勵志,反對培優,反對成功學,反對望子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