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馬克龍訪華,在廣州松園上了一場文化盛宴,品茶聽曲。返回法國途中,就說出歐洲人要自主,不當美國附庸,更提台灣問題,不站邊美國。可見這一曲「高山流水」嘆知音,馬克龍聽進去了。
巴西總統盧拉周五(4月14日)繼續在中國的國事訪問行程,中午前往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日下午與訪華的盧拉舉行會談。
伯牙鼓琴而有知音鍾子期,見諸今日中法兩國的同頻共振。新中國以堅毅不拔的決心及高瞻遠矚的智慧,建國15年後就得到法國的認同。
巴西總統府表示,盧拉將於周五(4月14日)在北京與習近平會面,訪華期間亦會與總理李強會面,將簽署多份雙邊協議。此行是盧拉3屆巴西總統任期內,3度對中國進行的國事訪問。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4月6日)與訪華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三方會談,談及中歐關係與俄烏局勢。
俄羅斯在習近平離去後,就用導彈和無人機攻擊烏克蘭。那麼,是習近平調停不果?還是俄羅斯耍兩面派手法?還是別有原因?
儘管中方試圖在烏克蘭危機中充當調解人,但美國及其西方盟友認為北京偏向俄方,但如果中國和日本等更多中間人參與「勸和促談」,僵局是可以解決的。
在這些爭奪資源的過程中,一個國家或群體的綜合競爭力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其中尤以科技為主。當年鄧小平專注於科技和教育,如今大家都能體會到他當年的智慧和遠見,奠定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礎。
地緣政治動盪加劇,烏克蘭局勢安定是無望的,金融體系出現危機也不可忽略。世界經濟2023年只能看亞洲。
印度的上市企業,在新冠肆虐期間,先跣後躍,而其彈跳的幅度,高於東方巨龍中國的企業。當中盈利和估值差異是源於什麼?
2023年立春八字五行卦是什麼?有什麼含意?一起聽聽術數名家文相濡的分析。
作為體現經營的主要指標,營業額、利潤率、市盈率和滙率,是國際投資者用以考量的主要參數。中印企業在這些方面有何區別優勢?
術數名家文相濡為讀者剖析2023年世界各地運程,他表示歐洲通脹加劇導致中基層的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未來一年或會面臨反政府潮。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在金磚五國之中,印度近年藉人口紅利而蓄勢待發,也許是潛力最不容忽視的一塊寶石。摩根大通9月和10份幾份深度報告,「爬」出多樣的數據。
卡塔爾花了鉅資之下,仍無法出線是意料之中,天時地利錢多,不能保證勝利,三戰三北。但2022年GDP可達5.2%,算是補償。
中國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需要借助外國資金投入內地減排節能項目。因為擁有背靠祖國的優勢,令香港絕對有條件成為未來碳交易的大市場。
北溪油管出事,中國輸入能源如何防範變數?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一旦中美鬧翻,能源供應國家未必幫中國,需要加以防範。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到現在還記得當時朱先生的神情,他略一思索,反問我們一句,「你們知道,在文革時期,『檢討』意味什麼嗎?」
碳排放出現正增長,要追溯到1750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第一台蒸汽機,催生了工業革命,實現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而美國、中國為何相繼成為碳排放大國?
由於中國和美國都認為台灣對其安全至關重要,而美國也愈來愈多地將台灣用作對抗中國的「前沿基地」,因此台海已成為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爆發軍事衝突的火藥桶,有可能對世界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隨着東盟國家對發展綠色建築的關注與投入不斷深入,中國與東盟國家應積極展開協作,加強政策溝通和經驗分享,共同推動區域能源轉型及可持續發展,實現淨零目標。
香港再次被親西方媒體標籤為已死亡、失去自由;但現實卻是近10年來最平穩安樂的日子,社會正努力扭轉過去不作為造成的問題。到底誰在説真話?誰在欺騙世界?
中美交惡之後,中國與新加坡的關係亦可能轉變。中國不得不防新加坡在今後會進一步跟從美國對付中國。而東盟正超越歐盟成中國最大貿易夥伴,東南亞對中國的重要性提高。在這個變局中,香港要與新加坡競爭了。
環球政局動盪,術數名家文相濡為一眾讀者預測俄烏戰爭局勢,以及美國、英國、歐洲及中國運勢將會如何發展。
通過俄烏戰爭,中國人了解到自給自足的重要性。除了美國人外,全球對「新冷戰」缺乏興趣。和中國脫鈎不易,保持緊密聯繫吧,這是瑞士的意見。
英國落入這樣境地的根源,是英國的政客在制訂國策的時候,只曉得配合美國的需要,而忘記了本國的利益。
中國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繼續為電動汽車行業提供大力支持,包括提供補貼、直接投資以建立新生產工廠或研發中心以及提供資金支援海外收購。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市場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新玩家的湧現和市場的加速整合
我希望新任特首能夠真正的以「實證為本」的態度,將成人煙草使用率列入政府的關鍵績效指標之一,與大家同為本地控煙開新篇。
老實說,今次空巴事件之後,美國與歐洲班大佬以後心中都會有條刺,就算大家共同發表一些攻擊中國的文章,都只是口和心不和。
從這幾年黑暴顏色革命和美國制裁俄羅斯的情況看,美國若攻擊香港的金融必然是全方位,也未必有底線。防衞固定匯率會大量消耗外匯儲備,抬高本地利率,打擊金融和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