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但是我們絕不能讓孩子滿足於此,因為有時候個人的愉悅會跟責任相矛盾;兩者矛盾時,我們更需要讓孩子認識責任的重要性。
在看似簡單又重複的家務上,應在生活上不同的小細節讓孩子盡情參與,希望家長可以引導子女撥出時間,參與家庭任務,累積應有的責任感!
對於溺愛,司馬光的看法是,「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愛而不教,淪於不肖,陷於大惡,入於刑辟,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之,母敗之也」。此論鞭辟入裏,道出為人父母,必須養教結合,不可溺愛的道理。
讓孩子分擔家務並不是「他們幫助父母做家務」,家中的事務應該是家中每個人的責任,孩子作為家庭成員,從小應該有意識盡自己的責任,習慣分擔一些能力所及的家務,是成長的黃金機會。
儘管人類想要透過教育放大「善面」、教會人作二想,卻讓人自以為理性、理所當然地把「三思而後行」歸納為我們的本性。
今年12月中蓋茨在個人網誌(GatesNotes)公布其2019冬季書單,他表示自己選的書都不錯,相信有助網友圓滿度過2019年又或者為2020年來個好開始。
設立獨立的德育科目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教學時間、資源配套和師資培訓未能配合,恐怕一切會變成官樣文章,勞而少功。
環顧今日香港教育,一大堆宏大的教育理念和方針充斥學界,這些教育理論和項目當然有其重要性,但如果因此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品德價值教育。
曹希銓校長指出人不可單單專注生命中的失敗,表面上令人傷痛的經歷,將來可以是成長的階梯。對將來懷抱光明的視野,相信走下去的路愈走愈寬闊。
曹希銓校長指出很多父母「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孩子表面上有個好父母,亦深信他們是好父母,但他們的行為令孩子難以成長,毫無抗逆力。
Oh!爸媽連同灼見名家教室邀請到投身教育服務超過二十年,現任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校長曹希銓博士,於講座中與家長們分享他對培養孩子品格,和建立孩子抗逆能力的經驗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