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宗先生回憶1961至1971年在灣仔的童年生活,描述住家環境、學校點滴、家庭成員與個人成長經歷。從筲箕灣搬到灣仔,就讀高主教,適應英文學習的挑戰。
命運,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事。我了解的只有:人生是長跑,大家都在跨欄。有人跌到了,有欄撞倒了。有時有觀眾,有時一場空。姿勢醜一點沒關係,氣勢還在就好。
去年女兒代表學校參加第一屆「腹有詩書」比賽,時隔一年,我再次坐在台下觀賽。當日會場内嘉賓雲集,學生竭盡所能,比賽氣氛相當熱烈,讓我們經歷了一次很有意義的文化之旅,也令我對本地古文教育有一些觀察與感想。
「家」是什麼?「家」在哪裏?家人能團聚多久?「家」的土會灑向何方?清明假期,祝福每位朋友,安然回家。
今年疫情可能還過不了,但是只要有朋友,就能歡笑。對抗疫情這個方子是最有效的,就讓我們從朋友和歡笑來好好地過這一年吧!
夫妻既是同林鳥,遇到疫情就更應該把彼此當成「盟友」,一同商討面對疫情的回應,如彼此在家中的分工,對整潔的要求等。疫情下,家是另一所學校,讓家人患難見真章,然後重新學習如何相處的試場啊!
放在元宇宙的世界裏,系統沉浸就是你和該平台的合作和平台給你的回饋有多緊密。這種沉浸感亦不一定要在元宇宙的世界才能領略, 我們身處現實世界,經常會感覺到自己和周圍環境的關係。
其實,夫妻在家中是一個團隊,大家彼此合作補位,一家人才能相處融洽啊!
我絕對覺得往昔「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已不合時宜,需要重新檢討。而在這個雙職家庭愈來愈普遍的年代,家務事更需要夫妻一起分擔。特別在教養孩子的路上,爸媽若共同培育,孩子才能在父母的蔭庇與督導下茁壯成長。
日本作家曾野綾子描述這類人的時候,有這樣一句︰「自私自利是一種病嗎……當自己有苦要訴時,認為大家都必須馬上放下手邊工作,專心傾聽才是。她們看來,常常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一樣。」
90年代,兩位驚動文壇的妙齡少女在上海火車站初次相遇,討論着對未來的憧憬、寫作的熱情、內心的壓抑等。她們是迥然不同的人,卻又惺惺相惜。
家不是法庭,別只看對錯,家是講愛的地方,是培養歸屬感、平安感的原點。
丈夫失業了,這是不少太太的噩夢。做為太太可以怎樣面對?
英國話自己好心才推出BNO計劃,或者的確是好心,但可能好心做壞事,拆散了不少家庭。
筆者認為,學校還會存在,而且擔任關鍵的角色,但是勢必會脫離包攬學生學習的角色,因為不是任何意志或者政策可以左右其發展的。於是必然會出現教育的新生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名的香港電台夫妻檔張文新、車淑梅分享婚姻法則和教子良方,以「半熟」定義夫妻關係,稱對子女要「掌聲勝過怨罵聲」。
所謂「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可以有不同的闡釋。甚至同樣的現象,可以在字面上有相反的闡釋。
情緒智慧是把智慧加添在與生俱來的情緒。提升情緒智慧是提升人生成功的因素,邁向快樂的人生泉源。學校及家庭是情緒教育的起步點,第一個教室,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女人與什麼人相處,便會把自己塑造成什麼人。想看一個女人的涵養,只要看看她的社交圈就足夠了。
不抽菸,是保護身體不受傷害;不飲酒,是希望常保心智清醒,不至說錯話、做錯事。
俗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行孝並不難,好好地調伏心念,守規矩、合道理,照顧好自己,也幫忙父母分擔家務,從這些小地方就可以做起。
正如大自然有高山、溪流、大海,展現高低錯落之美;家庭裏也要有對長輩的尊重,才能展現人性之美。
行佛所行:福慧雙修,悲智雙運。
養生從30歲左右就該開始。健康第一是要活的長,第二是要活得好。
到了晚年,最大的恐懼是被逼從負責任的成年人變成仰賴他人幫助的人。
台東孩子的書屋,是已故創辦人陳俊朗呵護偏鄉貧困孩子愛的故事,20年來照顧2500個孩子,讓他們在書屋的庇護下,得以成長。
我認為在美國感恩節有兩個重要的意義:第一是給每個人一個機會檢討自己生活的優點與缺點;第二是給每個人一個機會與自己最喜愛的親友團聚。
行佛所行: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決定一個家庭幸福的原因,不是貧窮或富有,不是健康或疾病,而是我們與家人相處時的態度,是我們向家人所展露的情緒或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