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知今,香港面對當前的考驗必須審時度勢,及早放下鬥爭意識,化解人民內部的矛盾。以法令的震懾收拾殘局或有一時之效,但長治久安必須從理順民心着手,秦朝衝鋒陷陣的前車之鑑,實在不容忽視。
一個政府沒有自己的情報組織,而敵方則在自己土地上散布了代理人和扶植的傀儡,管治必然困難重重。
習主席對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殷殷期盼,蘊含着豐富的政治智慧,也包含着許多實際可行的建議,為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治理方向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戰略指導,也代表着中央全面管治權的精準行使。
要控制傳染病擴散,唯一方法是在疫情爆發之前或之初採取果斷措施,而這恰恰是公務員的觀念模式與思維傾向的相反。事實證明,公務員的腦袋無法充分掌握「幾何級數的增長」這個概念。
有內地學者認為,若社會治理過度依賴刑法,就會患上「刑法依賴症」。這是近年來在一些地方社會治理中出現的非理性現象,具有高度的法治風險與社會危害。同時,這是否也見諸落實《港區國安法》後的香港?
這些年來,林鄭最缺乏的,是一種開朗和悅、親民的陽光之氣。但她的不屈不撓、迎難而上、盡忠職守的精神,還是值得敬佩的。若能再加一股中華文化的凜然正氣、家國情懷與民族節操,則近道矣!
立法會前主席認為,建制派雖與政府應榮辱共存,但社會需要反對意見,聽到來自各界的聲音。對於2019年社會動蕩,曾主席用2003年的例子分析,香港應該如何汲取教訓,向前行。一齊聽聽主席分析。
沒有一個制度是十全十美沒有瑕疵的,想當初香港在回歸前才落實的選舉制度,也只是實驗,要經過實踐才暴露流弊。
香港新選舉制度一大特色,是選舉委員會內很多成員均由團體產生,而澳門的「社團社會」,正是澳門政治的一大特色!
「知人」是知道人的「人品」,賢奸品德高下,信不信得過。
治理是一個理論性概念,是指使穩定的實踐和組織得以建立及延續的行動和過程。廣泛的概念,可以指組織機構的所有行為。
新春伊始,武漢出現的新型病毒肺炎爆發轉瞬間全球流竄變成跨地域世紀疫症。本地因為沉浸在社運熱潮而失去警覺先機,面對疫情日趨嚴峻,社會再次因種種爭拗而出現擾動!
當前社會上有種說法,把幾個月來的騷動歸因於年輕人,「年輕就是犯罪」,甚至指執法者專門針對年輕人。也有另一種說法,騷動出現後把社會的上一代人與下一代人對立起來;所以失去的不是一代人,而是兩代人!
周永新教授認為,止息暴力的唯一倚靠,是市民渴求復和的盼望,以暴制暴只會增加仇恨和傷亡。他呼籲特首林鄭月娥誠實地回應市民復和的要求,否則應該問責下台!
校長管治校政的素質,應該由誰負責?我個人覺得不能一句到尾。
宋朝在太祖丶太宗兩世三度為相的趙普,其所治理政事秘笈,被傳「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近年革命浪潮席捲全球,香港的政治氣氛同樣熾熱。在這個動盪的時代,要深入探討這種複雜失序的社會現象,便要掌握歷史的視角。
人民安居則社會穩定,這是新加坡政府管治成功的經驗。香港有可能像新加坡那樣,做到「居者有其屋」嗎?
政府施政之難,不在於缺錢,也非因不願使錢。
在利益衝突和資源分配的安排上,當每個集體需作決定時,其中一個很關鍵的是:你得到什麼、為何會得到?
上文曾鈺成主席與我們談論了對佔中運動(又名雨傘運動)的評價。他指出,香港管治問題由來已久,佔中不是管治問題之因,而是管治問題之果。他所說的管治問題究竟是什麼?本文將有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