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各種災難、疫病,種種無常變化的痛苦,我們內心都要有很深的覺悟,除了要有愛心、同情心、慈悲心為受災者祈禱、祈福,迴向他們減輕痛苦或轉生善趣外,還要有服務眾生的智慧。
父母是我們家中的菩薩,懂得孝順父母的女人,就是在孝敬佛菩薩,佛菩薩自然也會非常歡喜。這種女人,天生就會得到佛菩薩的庇佑,她的一生都會因為她的孝心、善良變得順利、富足!
面對來路不明、有點防不勝防的新冠肺炎,又未修到不害怕病痛和死亡,很難不產生恐懼,寢食不安,經常杯弓蛇影。只能朝着小心、不擔心這個目標努力。
心淨則國土淨。願我們用慈悲與智慧的精神,好好珍愛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善待撫育我們的大地。
僧團除了傳法,還有團結信眾,和顯示人和的典範作用,因為人有很多習性,有群組就有人事問題和煩惱。
行佛所行:福慧雙修,悲智雙運。
生活中免不了會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會讓人心生怨恨。
與其成天嫉妒別人,不如好好自我反省。
當我們以友善、慈悲和仁愛的心來待人,即使對方仍在盛怒之中,或是原來有暴力傾向,也會因為我們的柔軟、慈悲受影響而起轉變,不至以憤怒的心對待我們。
慈悲與智慧的修習自利利他,不是權宜之計,不是選科,而是值得大家持之以恆的必修科。
正如《金剛經》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陀捨身飼虎割肉餵鷹的故事,體現了無我的慈悲。如果有「我」,就不能成就如此不可思議的菩薩行。
真正的協作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工作上,團結和合作的最大障礙始終是私心。
只有慈悲和愛,能讓人體會生命的意義,並讓人類社會持續發展下去。
孤家寡人的快樂只是一種無窮盡的慾望,能與人分享的快樂才是真實的。
我進而向和平跪拜。不管是就外面的世界還是坐禪時的內心世界而言,和平對我來說都很重要。
佛教認為:在任何善行之中,授與受兩方是平等的,缺一方亦成就不了善業。善行能為我們帶來一種油然而生的欣喜心情,比物質慾望所帶來的滿足感還要持久和深刻。
禪要參,你必須參修、參悟。參就是探討、明白,從參而悟,悟是明白,參是探討。不斷探討自己是什麼?
一天,一名男子穿越樹林時,看見地上有個洞。他停下來向洞內窺看,看見洞底有一大袋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