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向全球發起關稅戰,中國即時回擊,誰會笑到最後?特朗普自製經濟大衰退,真正目的何在?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教授分析。

麥萃才教授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關稅上開天殺價,但他沒預算能全數收到關稅收入,只希望極度施壓其貿易夥伴,冀從單對單的談判過程取得好處,但始料不及的是中方強硬的回應,對美以牙還牙。

香港財赤屬結構性還是周期性?政府滅赤與商界削成本有何不同?馬斯克AI查數提升政府效率,有值得借鏡之處?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怎說。

DeepSeek成功,中國可以對美科技霸權說不嗎?中國AI還可以在哪個賽道跑出?中文在AI思考邏輯較英文更有優勢?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的分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2月2日(周一)表示,2024至25年度的財政赤字估算,由年初預計481億元倍增至約1000億元。他表示,當局會着力檢視是否有空間進一步減省開支,增加收入則作為輔助。

數以千計家族辦公室在港成立,有助提升香港地位?為什麼金融業分項計算 香港比新加坡更優秀?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的分析。

在美國打壓下,香港對國際投資者為何仍具吸引力? 新加坡哪些方面無法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的分析。

美國威脅制裁在港上市外資,中國怎樣推出組合拳提振經濟?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的分析。

美國息口高企,有助於虹吸全球資金,令中港股市失色。減息在即,金融市場會如何演變?香港樓市又會受到什麼影響?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博士的分析。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的現金結餘明年中將「見底」,因此政府批准西九文化區將逾17萬平方米住宅部分,由出租變出售,收益撥歸西九文化管理局用於營運開支,預料足夠管理局營運約10年。

莊太量提醒,影響樓市大方向的關鍵並非撤辣,而是利率走勢,現時利息與之前相差4厘,供30年計利息相當於樓價一倍,撤銷7.5%稅率有助樓市穩定,但並非讓其轉勢。

行政長官李家超對案件表示關注,他指出,今次事件反映有欺詐成份,警方已採取拘捕行動,事件亦反映資訊發放要具透明度,以及需要大力推動投資者教育。

由於美國表示會對香港實施制裁,不少人對港元的未來走勢持悲觀態度,認為港元會被大鱷沽空,更會在不久後開始大幅貶值。然而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港府目前有充足外匯儲備。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貿易地位並非美國賦予,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港元本身是國際性貨幣,香港市場在債券發行量、股市市值以及外匯交易量等方面都是全球前列。

香港政府早前出手拯救國泰航空,以保持香港的航空樞紐地位,為何政府不直接全面收購國泰的控股權,也不要求國泰發行可換股債券,而是讓太古集團保留控股及營運決策的權力?

政府迅速出手拯救國泰,用土地基金而不是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引起部分議員不滿。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政府決定完全正確。

美股三月暴跌出現三次熔斷,究竟什麼是熔斷機制?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博士為大家詳細分析,美股11年升浪結束,將步入熊市。

新冠肺炎肆虐令全球經濟受創,香港亦不能倖免,本港樓市會否因而崩潰,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博士為大家詳細分析。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指出,香港經濟接連受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影響,預料失業率將會上升,樓價有下行壓力,但由於置業需求仍然強勁,相信跌幅不會過大。

全球股災,發達國家經濟體尤其受到重創,究竟出了什麼問題?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博士為大家一一解答。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接受本社專訪指出,美國聯儲局連續兩次於議息會議前大幅減息,美股反而大瀉,究其原因是以金融政策應對衛生危機,政策並不對焦。

麥萃才坦言,當口罩成為必需品,政府其實應該作出保障。但問題是現在全球鬧口罩荒,「長遠看,單靠進口解決需求,似乎不是最好方法」。

麥萃才指出,《施政報告》放寬按揭上限,其實只是因應樓價上升而調整。然而,社會上有人批評,這等於叫年輕人買樓「送死」,因為容易變成負資產。

麥萃才認為合併後的交易所會成為世界第三大交易所,可成為內地企業面向世界融資的跳板。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倡議亦可借助倫交所的交易平台實現。

香港不用現金的消費方式愈趨普遍。市民有多種支付方式可選擇,就算市面缺乏現金,也不會令社會停止運作。因此,提出「擠提」以求「攬炒」的人,忘記了現金有很多替代品。

麥萃才指出,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第二的英國已因為脫歐,甚至是硬脫歐,地位受到挑戰。「如果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第三的香港因為社會事件而使到金融中心地位下跌,究竟誰會得益,相信讀者心中有數」。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周二(13日)在《香港經濟日報》撰文,從經濟角度分析連串事件影響的是社會整體利益,對香港並無好處,最終只會影響民生。

張仁良教授說:「關係是要建立出來的,師生之間並非單向發展,應該要有互動。」

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公布,去年外匯基金錄得投資收益436億元,按年下跌46.31%,為2011年以來最低,整體回報率僅1.4%,相比2013年的2.7%明顯下跌。陳德霖表示,去年外匯市場在美元大升的情況下,投資極不容易,並相信來年投資環境仍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