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擁有世界知名的高等學府、與國際接軌的高品質課程以及卓越的學術研究成果。這些教育資源優勢,為香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個目標不僅能為自身開闢教育空間、創造發展契機,更對推動科教興國戰略、增強國家創新體系效能具有深遠意義。

中國期望透過教育改革,增強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影響力。儘管《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目標雄心勃勃,該計劃仍需要克服一些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這一理念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理念。這不僅為我們指明了教育事業的發展方向,也賦予校長們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

1月19日,中國政府發表《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25年)》,提出分兩階段去落實。筆者特別關心基礎教育的規劃重點,這裏選擇其中四點,談談對香港教育的啟示。

VUCA(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模糊性)世代需要充分考慮到當前和未來的變化因素,善用各方資源,靈活又有創意的教育者。

要實現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願景,本港需要更多有國際視野,懂行業知識,具跨領域經驗,能理解政治倫理又愛國愛港的教育工作者。

戴校長對建設教育強國的思考,其實也適合思考香港本地的教育發展,尤其是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重視和持續教育方面。隨着人口高齡化的趨勢持續,終身學習的需求只會不斷增加,建立具認受性的學歷認證體系正是時候。

習大大宣布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稱「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三者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三者要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