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大灣區

「十四五」規劃與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15
2020年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公布與科技基礎建設有關的全球排名,香港由2019年的第18位上升至第7位。薛永恒鼓勵香港青年人更全面透徹地認識國家,從而為國家培育更多創科人才,也鞏固香港地位。
香港修改選舉制度:對愛國者、民主派和商界的啟示
作者:盧兆興2021-03-15
新的選舉制度將讓更多親北京的精英和團體從基層進入立法會,他們或許有更「社會主義」或「福利主義」的倡議來糾正香港資本主義的剝削。因此,這不單單對建制派有所影響。
發揮港數碼金融專長 助拓RCEP市場
作者:黃錦輝2021-03-04
結合RCEP時代背景,以及國家數碼經濟發展大趨勢,香港將大有可為。
疫下財政緊絀 政府續支援創科
作者:黃錦輝2021-02-26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2021-22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多項創新科技措施,包括增加額外撥款推動教育、大學生實習和電子政務等,其實科普教育對創科發展非常關鍵,愈早推行愈好。
香港可以成為全球家族辦公室樞紐
作者:蘇文傑2021-02-04
香港近年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日趨完善,鞏固了香港作為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和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家族辦公室在香港的投資運作不僅能高效地實現亞太區及全球資產配置,同時亦可方便參與內地金融市場。
華懋CEO蔡宏興會客室:與沙特爾沃思對話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28
蔡宏興從事國際房地產投資與開發逾30年,現為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他深信設計和建築的力量可提升社會競爭力。他積極貢獻社會,目前是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及大灣區城市設計師專業聯盟召集人等。
梁穎準:香港宜盡早加入RCEP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18
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國際金融、貿易和物流樞紐,儘管暫未加入RCEP夥伴關係,單從RCEP更深入的經濟一體化和GDP增長中,已可略獲利益。
黃錦輝教授: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未融入大灣區 須達至安全、共融、可信目標《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13
特區政府就智慧城市藍圖提出工作綱要,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應探討智慧生活如何融入大灣區,及利用河套區實驗嶄新智慧城市,更重要是不能忽視數碼安全及信任問題。一起聽聽黃教授的分析。
滕錦光教授:如何為發展緩慢的香港創科產業注入強心針?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01
因為參與嫦娥五號探月計劃並成功完成表土採樣,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能力近日成為傳媒追捧焦點。鮮少在香港媒體前曝光的滕錦光校長接受本社專訪,暢談他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看法,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深刻建議。
創科乃國家發展重中之重 香港應積極作為
作者:黃錦輝2020-12-29
中美貿戰、科技戰愈演愈烈,短期之內不會有明顯好轉,美國對中國的經濟打擊拳拳到肉,科技圍堵步步緊迫。
初企不熟大灣區 宜多夥拍港廠商
作者:黃錦輝2020-12-24
初創公司在大灣區「人生路不熟」,起步並非那麽容易,尤其是面對「商對客」(B2C)商務,不熟悉內地文化將會舉步為艱。
數碼港積極培育香港菁英 迎接亞洲電競熱潮
作者:徐淑梅2020-12-21
今年「數碼娛樂領袖論壇」因新冠疫情移師網上舉行,總瀏覽量超過50萬次,吸引接近30個國家或地區觀眾參與。香港電競產業現時雖處於起步階段,仍受各地電競業持份者及愛好者關注。
香港經濟難靠內循環
作者:莊太量2020-12-18
中國加入世貿整整20年後,有能力發展內循環,國內生產不但覆蓋日常必需品,素質大幅提高。香港能不能自我封閉,運作內循環呢?
董建華:香港能夠再創黃金時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17
全國政協副主席、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17日(周四)出席團結香港基金會議並致辭,他表示,雖然世界正面臨前所未予之大變局,但相信在港人和政府的努力下,香港能重回黃金時代。
港應善用智慧城市 藉創科防疫抗疫
作者:黃錦輝2020-12-16
《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新提出的「智慧鄉村先導計劃」,每項措施的執行進程也明確地列出,讓市民清楚了解香港智慧城市建設的進度及未來目標。
謝祖墀博士:早年代表美國著名公司進軍中國 鼓勵年輕人把握大灣區新機遇《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11
施政報告鼓勵香港年青人到大灣區創業和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謝祖墀博士指出,他在20年前已鼓勵香港年輕人北上,大灣區是香港發展新台階。年輕人對世界及中國發展要有正確判斷。
馮國經:呼籲香港加快腳步,早日成為RCEP成員
作者:編輯精選2020-12-11
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博士應邀出席團結香港基金舉辦的團結卓爾論壇,分享了對香港該如何適應全球經濟環境變化,繼續發揮推動中國和亞洲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重要角色。
凱普生物科技管喬中:揭開大灣區新冠感染率低之謎 香港為何不能做好疫情防控?《抗疫專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09
香港爆發新冠肺炎第四波,市民對於政府是否進行強制檢測有不同意見,現任廣東凱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的管喬中,講述凱普參與全國各地的大規模病毒篩查時說,愈多人參與檢測,效果一定更好。
謝祖墀:應對地緣政治新格局 中國企業須調整策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07
謝祖墀指出,「全球化」分工表面很有成效,但潛藏危機,核心技術不能只靠別人,必須在樽頸地帶有所創新和突破。這對中國企業是一個很大的教訓。
深圳無障礙智慧化邁向新階段
作者:郭一鳴2020-12-05
隨著AI和5G技術的發展,深圳建設智慧無障礙城市的腳步逐步加快,值得香港借鑒。港深兩地近年來聯繫不斷加深,更有望建立智慧無障礙城市的合作協調機制。
周永新:《施政報告》有否回應市民訴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04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認為特首《施政報告》講的是長遠規劃,市民可以即時受惠的項目不多,市民不見得對報告感到興奮。
中國內地是香港年輕人的大舞台
作者:謝祖墀2020-12-04
在中國飛速發展的今天,愈來愈多的香港年輕人有機會在內地城市尋求發展機會。中國良好的創業及創新的氛圍使得香港人可以透過這些機會完善自我、獲取新的知識,更能拓寬眼界、培養全球視野。
2020《施政報告》評議──青少年發展及教育
作者:馮文正2020-12-02
特首本年的《施政報告》在押後宣讀個多月後,終於出爐了。我們今天利用一些篇幅,講述一些對青少年發展及教育方面的看法。
港青在大灣區有就業機會嗎?
作者:施永青2020-12-01
特首在《施政報告》中,為新畢業的香港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就業安排。特首刻意想吸引年輕人返內地擴闊自己的工作經驗,對年輕人的職業前途,應有極大的好處。
許正宇:香港發展的「一幣兩面」
作者:編輯精選2020-11-30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保持國際化優勢是香港發展的「一幣兩面」,兩者互相緊扣而且相輔相成。
《施政報告》出爐,港人能重新出發嗎?
作者:編輯精選2020-11-30
《施政報告》一個亮點在解決居住問題方案。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年輕人居住匱乏,他們如何支持這個社會?
從《施政報告》說起
作者:雷鼎鳴2020-11-30
《施政報告》中既然觸及通識科,估計政府是要作些整頓了。我看整頓的選擇不外乎幾項︰一是乾脆廢了此科;二是把此科視為選修,不是必修;三是對其內容及考卷作出改善。
香港要把握融入大灣區發展機遇
作者:編輯精選2020-11-30
香港與大灣區內各城市息息相關、協同互補,如能主動協作,雙贏互動,銜接國內的發展戰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配合大灣區發展勢頭,香港必將走上更高的台階。因此,與內地融合,對香港的益處,顯而易見。
港抓緊大灣區機遇 助燃創科之路
作者:黃錦輝2020-11-30
新鮮出爐的《施政報告》,在促進香港與大灣區融合的政策上落墨不少,包括多項與創新及科技產業發展息息相關之建議。
融入大灣區 邁出一大步
作者:郭一鳴2020-11-27
這份題為「砥礪前行 重新出發」的《施政報告》涉及逾200項措施,最受矚目的當屬土地房屋問題。筆者認為,報告中首次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推出多項實質性措施,更值得花幾行文字加以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