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大灣區

善用大數據教學 助學生了解國情
作者:黃錦輝2021-09-13
香港青年參與大灣區科創的首要條件,是要深入了解區內的社會文化和需求。適逢教育局推行「公民及社會發展科」,筆者建議課程中,國情教育範疇多加入STEM元素,讓理科生更易了解國情。
澳洲名校「中國通」任中大協理副校長 助攻大灣區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0
香港中文大學9月9日宣布聘任澳洲「中國通」金江先生(Mr. Laurie Pearcey)為協理副校長(校外聯繫及推廣),任期三年,預計9月中到任。精通中文的他,將協助中大在大灣區的發展作出貢獻。
恢復香港正常的營商秩序 需擺上議事日程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0
香港作爲一個國際知名商業都會,出現了以政治取向干擾正常商業活動的現象,是非常令人擔憂的,必須正視這個問題,並要防止其氾濫成災,嚴重改變了香港的營商環境。
梁振英專訪:善用前海擴大香港金融服務門類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09
梁振英在接受秦玥專訪時指,香港的發展空間因為「前海方案」變得更大了。他以金融業和航運業舉例,香港要做的不僅是擴大已有業務門類,還要開拓一些新的門類,完全可以利用前海平台「做強做全」。
前海方案
作者:陳文鴻2021-09-09
橫琴方案是粵澳共商,前海方案是單方面粵深開放給香港。香港缺乏主動,故可能效果不大,只希望前海擴大,不會只是香港企業避稅避外匯管制的離岸特區。
城市規劃、測量師怎樣把握內地發展機會?
內地和香港可能在規劃、制度或者文化上有很多分別,如果想了解更多大灣區可以怎麼做?要投身建築,是不是一定要數學成績很好?或者充滿創意?
華懋CEO蔡宏興會客室:與嚴震銘博士對話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05
本地創投翹楚慧科科創投資聯合創辦人及執行合夥人嚴震銘博士,七年前毅然投身創投界,藉此推動本地初創的發展,成為了不少創業者的伯樂。
香港律師會新任會長陳澤銘專訪:投資人無懼《國安法》  開放態度面對改革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03
新任律師會會長陳澤銘接受秦玥專訪時指出,只要我們好好利用《基本法》給我們的人權保障、投資便利,再配合國家的發展,對香港的律師來說發展無可限量,不需要擔心《國安法》會帶來什麼影響。
泰晤士最新大學排名 北大清華並列第16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03
中國內地的北大和清華在2022年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並列第16名,這是首次有兩所中國大學進入前20名,也是亞洲國家迄今為止的最高排名。
香港律師會新任會長陳澤銘專訪:有挑戰但有信心  十四五機遇「好緊要」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02
「專業派」新任律師會會長陳澤銘在接受直新聞駐港記者秦玥專訪時表示,律師會最重要的是保持政治中立,不應成為政治化團隊,法律人純粹只是看法律、看條文,給出中立、不偏不倚的意見。
中國城市發展模式對港商投資的啟示
作者:香港貿發局研究部2021-09-02
隨着政府將於全國推動超大特大城市產業轉移,大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和地區將深化服務業發展,成為雙循環發展格局中更重要的一部分,服務業企業也可以持續探索這些城市及地區為企業帶來的機遇。
工程界或工程師在大灣區的發展與機遇
對即將投身工程師行業的畢業生,九廣鐵路公司前總裁梁廣灝寄語工程師和從事任何專業,或者做人的道理都一樣,必須用心、專注,尤其工程師的工作內容與公共安全有很大關係,所以工程師的專注是一種社會責任。
重塑教育生態圈 培養學生新思維
作者:屈家妍2021-08-31
馬賢慧精準地捕捉到教育新時代的需求,與鄭余雅穎在2009年成立ARCH Education,致力建立新型教育生態圈,以培育具優秀思維能力及學習熱誠的學子。
粵港澳區域融合的新維度
作者:盧兆興2021-08-30
中央宣講團訪港、港澳政協委員到大灣區視察、粵港醫療產品專業互認等三件大事,都標誌着粵港澳三地的社會經濟、科技和醫療進一步拉近。
郭位校長:城大早提倡健康一體化的重要性 香港高校可為大灣區建立優良制度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8-26
城大是首家設立獸醫課程的香港大學。郭位校長認為,新冠疫情體現健康一體化的重要性,可助大灣區建立優良制度。一起聽聽郭校長的分析。
建造與地產業在大灣區的發展與機遇
黃天祥寄語年輕人要大膽一些,不要害怕嘗試,這個世界很大,人生有很多種不同的可能性,在內地發展可能會比香港好。黃偉雄則鼓勵年輕人,北上發展首先要有目標。
香港法律界在大灣區發展的優勢與機遇
香港律師會前會長王桂壎律師和澳新銀行資深律師鄭程律師接受專資會訪問,與大家分享他們投身法律界這個專業的心路歷程,及香港法律界在大灣區發展的優勢與機遇。
廉政專員白韞六:初心不變與時並進  執法教育三管齊下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11
在影視劇當中我們都對廉政公署請你喝咖啡耳熟能詳,這個典故從何而來?廉政公署又如何策劃他們的教育工作?鮮有接受傳媒訪問的廉政專員白韞六表示,他們從幼稚園開始,讓小朋友培養廉潔守法的觀念。
《施政報告》應聚焦疫後經濟復甦
作者:黃錦輝2021-08-02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發展重點,《施政報告》可同時加入大灣區發展政策,促進香港與大灣區融合。
推「三創」需新動力新思維
作者:黃錦輝2021-07-26
筆者認同城大校長郭位教授的說法,要接受新人事新動力、勇於推動創新、促進創新轉型等。創新,可以擴大及鞏固社會中產階層,有效紓緩貧富懸殊的社會問題。
一國兩制屬政治安排 防疫行一制才能通關
作者:阮紀宏2021-07-14
病毒無疆界,不能按照一國兩制的角度去解決問題,而特區政府卻不懂得如何從一國一制的角度去跟廣東省溝通。
背靠中國創新浪潮,大灣區發展潛力巨大
作者:謝祖墀2021-07-07
有了多年來沉澱堅實基礎,也有政府政策的進一步激勵,再加上整個地區所有管轄區域的整合和協調,我們有理由相信,粵港澳大灣區將進一步穩固其全球創新和創業中心的地位。
再來的移民潮
作者:蔡世鴻2021-07-07
想不到今年在國安法和BNO的夾擊下,香港又再迎來新一輪的移民潮。
餐飲業如何把握大灣區機會?
善用香港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者餐飲的文化,能與大灣區飲食文化結合和交流,便能擦出很多火花。年輕人一定要不怕輸,因為他們有的是時間和青春。
香港創新論壇探討大灣區商機 揭曉 「IMAGINE IF!」香港區賽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7-05
香港創新論壇早前假香港科學園舉行論壇,探討在大灣區把研究成果及創新轉化為商機,並選出了2020-21年度「IMAGINE IF! Global Accelerator」香港區優勝隊伍。
黃錦輝教授:香港如何有效培養創新科技人才?提升老師市場觸覺 鼓勵年輕人了解大灣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6-24
香港應如何培養創新科技人才?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指出,創新科技人才要從中小學開始培養,前線老師設計活動配合教學方向,鼓勵年輕人了解大灣區,和教育局須考慮提升老師的市場觸覺。一起聽聽黃教授分析。
與灣區合作 提升港大學國際研究水平
作者:黃錦輝2021-06-21
面對當今的科創新世代,全球大學的研究競爭力亦會相繼提升,就此香港各大學必須自強不息,持續奮鬥,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大灣區是香港本地大學的一個非常策略性的機遇。
陳家強:政府不必硬銷港青北上 宜引導港企進駐大灣區
作者:編輯精選2021-06-18
陳家強認為香港的價值在於其市場功能、與國際的連繫和開放性,應循這方面不斷增長以提升整個大灣區的發展。他又強調要向年輕人推廣理財投資知識,尤其是如何利用科技,憑藉數據建立金融目標,應付生活需要。
韓子奇教授:宋皇臺回憶系統演變影響香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6-16
港鐵宋皇臺站將迎來四方乘客,宋皇臺歷史也將揭開新一頁。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韓子奇教授直言,必須超越由「晚清遺老時期」演變至「冷戰時期」的回憶系統,才能建設新的香港和新的身份認同!
李浩然:華潤看好香港 大聘港青才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6-14
華潤集團大灣區首席戰略官李浩然強調,華潤集團在香港出生成長,看好香港金融中心的能力、地理上聯繫全球的角色,未來兩年還要再招聘1000人,看好並歡迎胸懷抱負的香港青年加入華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