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大灣區

淺談嶺南文化與人文灣區
作者:劉煦元2021-12-31
塑造灣區人文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保護文化遺產,宣揚人文灣區的世界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具嶺南文化的粵劇、龍舟、武術、醒獅等活動,均應予以彰顯。
何漢權校長x黃晶榕校長:香港中學生赴內地升學有什麼好處?中國大學有什麼吸引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24
香港與內地關係日益緊密,前往大灣區的中學生愈來愈多。今集《冷思熱話》有資深教育工作者何漢權校長與黃晶榕校長對談,探討中國大學有什麼過人之處,比本地升學又有什麼不同?
德政激揚 麟遊鳳翔──十四五告喻.灣區共富裕
作者:陳鳳翔2021-12-21
社區上絕大多數的全體基層民眾若能被悉心照顧,授之以漁,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妥善安排和處理、提供暢通向上流動通道、有能力者回饋社會再分配等,這一切將促進和諧社會的眾志成城,把我們的地區建設得更美好。
科創精英聚首議會任重道遠
作者:黃錦輝2021-12-21
新當選的選委界議員中,至少有4位是筆者曾經在創科領域合作過的朋友。他們在兩地交流方面都十分有經驗,能夠在大灣區科研互動與融合施展長才,而這組合又一次反映出今屆選舉的多元性。
監管框架與公司治理
作者:黃少娟(Becky Wong)2021-12-16
如何能夠教育並要求更多上市公司、中介人、持份者更加自律並且堅守公司管治,做到三公原則:公開、公平、公正,是值得監管機構關注的。
易志明:把握「十四五」規劃航運交通機遇 鞏固國際地位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15
立法會航運交通界功能界別候選人易志明接受本社專訪指出,國家和香港政府落實多項有利運輸物流業的政策,香港運輸物流業界應如何把握機遇,促進本地產業發展?而香港的可持續發展計劃、增加人力資源的步伐是否太慢?
何順文 X 陳志軒對談:年輕人如何把握學習機會?
年輕人的生涯規劃離不開教育界,無論選擇什麼類型的專業,總須由學習開始,所以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第12集請來兩位教育界專家分享工作上難忘的經歷,以及學生在大學生涯中最需要發展的能力。
大灣區機遇的鑰匙
作者:邱國光2021-12-15
年輕人對大灣區發展仍裹足不前、欠缺信心,不是在理性上的不認識,而是欠缺一種感情。國民教育的根本在國史教育。同理,要打開大灣區發展的大門,歷史正是一條恰當的鑰匙。
丁新豹與劉佩瓊對談:香港在近代中國發展的角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13
香港在近代中國發展有什麼角色?未來又能否延續中介的優勢?劉佩瓊教授認為,香港經濟難以不歸邊、獨自發展,在中美角力下可借助緩衝區的角色繼續發展;丁新豹教授則認為,中介角色發展有限,發展創科才是自強之道。
凌嘉勤:以「四新」精神發展北部都會區 勇於離開舒適圈 融入大灣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13
規劃署前署長、深港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教授認為,發展北部都會區需要「四新」精神,不要用舊有新市鎮模式發展,要以大灣區格局來看。
香港一國兩制對中國的貢獻
作者:雷鼎鳴2021-12-10
香港也曾一度飛龍在天,但可惜近年停滯,不懂亢龍有悔的道理,不少港人對內地發展帶來的機遇持抗拒心態,這對香港十分不利。不過,中國懂得要留下窗口,保持香港一國兩制的特區地位,再加以發揮利用。
揚帆啟航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香港子公司正式成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09
中國第三大保險集團中國太平洋保險旗下中國太保壽險正式登陸香港,旗下全資子公司太保壽險香港已於11月18日獲香港保監局授權在香港經營「人壽及年金」及「永久健康」等長期保險業務。
會計師如何計算自己的前景?
會計這個專業,可以是在會計師樓執業,即使非從事會計行業,基本上具備會計知識亦是一種優勢,無論做生意或管理層都需要一定的會計知識。
從內地雙減政策反思港式補習
作者:黃冬柏2021-12-02
額外補習帶來額外課業、老師知悉學生有外力支援而布置更多家課、學生補習走動需時,因而令學生負荷加重,不利心身發展。當年本港無計可施,一國的另一制就可以針對弊端對症下藥,高效聚焦地把情況控制。
香港工業的興衰與前景
年輕人要先走出第一步,可以走完第一步再審視自己應如何走第二步,但第一步尤其重要。只要學懂坐高鐵,整個中國都任你跑。從香港去武漢只需5個多小時,睡一覺醒來便到達。
直播帶貨掘金不是夢
作者:胡孟青2021-11-30
香港年輕人憑着這個課程,大有機會加入如此火熱朝天的新行業,成為下一代呼風喚雨的直播天王天后。
梁兆基:香港要與大灣區經濟融合 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補足勞動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29
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周一(11月29日)出席「北部都會區規劃及創科新布局」論壇,他建議,香港可以泛城化,即整個香港城市化,才能將經濟能力覆蓋大灣區,促進港深以至大灣區產業合作。
滕錦光:港深建立統一機制,攜手進行科研合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29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周一(11月29日)出席「北部都會區規劃及創科新布局」論壇,他表示香港若能與深圳建立統一的機制,香港與深圳便可更好地進行科研合作。
北部都會區規劃及創科新布局論壇舉行 鍾偉強博士:創科要成為香港經濟增長新引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29
「北部都會區規劃及創科新布局」論壇11月29日(周一)假中環四季酒店舉行,署理創新及科技局局長鍾偉強博士在致辭時表示有政府三個重點落實科研、融資、生產,使創科成為香港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理大慶祝85周年校慶 林大輝:培養人才「路遙知馬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25
香港理工大學今年慶祝85周年校慶,周四舉行(25日)啟動禮。林大輝致辭時,感謝特首林鄭月娥支持理工大學研究自資教育用途的紅磡灣校舍,改作學術及研究發展,以及支持理大擴建何文田校舍。
癌症基因檢測兩強合併 莫樹錦:與醫院藥廠合作進軍大灣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25
亞洲兩大癌症基因檢測龍頭「行動基因」(ACT Genomics)及「善覓」(Sanomics)日前正式宣布合併,兩家公司均落戶香港科學園內,合併後將為亞洲、大灣區增添一個綜合腫瘤診斷基地。
港人大灣區辦學具前景?
作者:黃家樑2021-11-25
國家剛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當中第八章第一節提到推動灣區教育合作發展。除了已初具規模的高等教育合作之外,在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也提出了以下4方面強化合作的舉施。
深圳: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故事
作者:謝祖墀2021-11-24
深圳的迅速發展正是國家治理結構的微觀縮影。這種獨特的治理結構確保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目標的一致性,從而使地方政府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當地民營企業家的創新。
灼見名家第三屆財經峰會圖輯──2021大灣區新商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20
2021年5月7日,各界權威、財經精英參與本社第三屆財經峰會,是次財經峰會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商機及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中可發揮的作用。
「嵌入」發展 港深共贏
作者:胡孟青2021-11-18
嵌入式發展的優點在於兩城相互合作同時,彼此繼續保持體系獨立,避免同城化,也可將之理解為雙軌並行模式。
科技如何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互聯互通
作者:謝祖墀2021-11-18
多個領域如智慧城市、製造、移動出行和醫療服務等之間的互聯互通,將提高城市的經濟活力和人民的生活水準,令粵港澳大灣區獨特的定位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榜樣。
九龍倉7年派逾4000萬 助630名基層學生升大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6
九龍倉自2011年起推出「學校起動」計劃,11月13日頒授2021/22年度獎學金,共有69位獎學金得主。計劃至今累計已向636名學生頒發逾港幣4000萬元的獎學金。
劉遵義教授:大灣區各地迥異 互補雙贏機會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3
中大前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在中大大灣區論壇上回顧中大(深圳)的成立過程,認為中大可以為大灣區增加學位供應,達到研究同質化,促進大灣區繼續發展和經濟一體化。
學與教博覽聚焦疫後教育創新
作者:屈家妍2021-11-12
第11屆學與教博覽將於2021年12月8日至10日舉行,將提供超過270場活動及360個展位,並首次以實體展覽展出疫下創新教育科技,預示全球教育新趨勢。
在大灣區其他城市升學如何選擇?
作者:邱國光2021-11-12
大灣區發展方興未艾,不少港人也希望盡早趕上這趟高速列車;但在人生事業拼搏之餘,子女教育不容忽視!多點理解,早點籌謀,日後就會減少後悔抉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