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金剛經》中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有些人很執着弘法時必須引經據典,否則就不算是佛陀的真正教法,其實就是對佛法太過執着了。
佛陀說法49年,結集成3藏12部,是一個完整的交通系統,任何人都可以接引得到,但是我們暫時的能力有限,只能夠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以適當的交通工具接引大家。
所謂「佛度有緣人」,說的並不是佛陀有分別心,而是那些「無緣眾生」不肯接受幫助而已。
在生活中,體悟修行。煩惱是培養我們成長的良田,在煩惱中提升自己,才是禪修的真正意義;修行并不是脫離日常生活,而是在人生的點點滴滴之中修。
因此我們看四正勤中的善惡,應該要先去除「我認為應該如何」的習氣,當習氣減弱我執就容易放下。「我執」放下了,自然就像六祖說的「不思善,不思惡」,一切才會回歸本來面目。
因此我們看四正勤中的善惡,應該要先去除「我認為應該如何」的習氣,當習氣減弱我執就容易放下。「我執」放下了,自然就像六祖說的「不思善,不思惡」,一切才會回歸本來面目。
大部分人都喜歡聽讚美的說話,如果選擇用「硬碰硬」的方法去處理不認同的地方,只會令僵局加劇。反而一句簡單的讚美,可以化解仇恨,並且帶來積極和鼓勵的作用。
佛教說的精進,其實不在勇猛,而在持之以恆,因此佛陀不應該只在佛誕時才想起,應該時刻都在心中,才能持續不斷地向他學習。
筆者建議以大阪為起點,探索附近三個在建築和藝術上都有相當話題的美術館,來一次三天的文青之旅,讓疫情後的旅途多一些心靈上的探索。
大部分人都會用先入為主的標準去衡量周遭的人、事、物的價值,而限制了其他可能性。佛陀在2700多年前就證明了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問題在於我們有沒有跟他一樣的見地和決心,去踏出第一步?
人與人之間為何會不快樂?就是欠缺愛;為什麼有「人我是非」?也是欠缺愛。
我們要照顧好自心,不可一念差千步錯,時時反觀自心,取於中道,在生活上不離軌道,置身於各種境界中,能不隨境轉,這才是修行之道。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貪婪與懈怠,不肯正當地努力工作,只想輕鬆過日子,這種心態只會帶來更辛苦的生活。
在多說無益的時候,沉默有時比怒吼更加具有震撼力。
眞正自愛的人就是,時時口出良言、心有善念、身行好事;常以善意對待他人,他人也會同樣用善良的心回報;如果口出惡言、身造惡行、心想惡事,別人也會以牙還牙,這正是自取其辱。既然惹人厭惡,還有什麼可愛?
「命如果待熟,常恐會零落」,人生無常苦多,若只憂慮於「待熟」與「零落」之間,不如把握當下,用心踏實地過每一分秒,心無愛欲便無憂怖。
現代人普遍重視環保,其實不但身外環境需要推動環保,體內也需要環保,如果能素食,就是最好的體內環保。
現代人強調自由。真正的自由在安分守己,進而付出助人,感到身心輕安,歡喜自在;倘若抱着「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如此毫無節制、自以為是的自由,反而可能招致許多不自由的後果。
世間人因為欠缺「愛」,生活才會過得不快樂,如果每個人都能為他人着想、付出一分愛,人生自然充滿喜悅與幸福。
每個人只要誠實面對自己,回到清淨的初發心,就不一定要在印度,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會有機會遇見自己內在的佛陀。
儘管那時阿姜布拉姆已是有20多年戒臘的資深僧人,出於慷慨與慈悲,卻仍願意花時間回覆與啟發一位才出家不久的僧人,甚至還竭盡全力地給予極為透徹與詳細的回應。
禪修練習應每日堅持,不可中斷。日常生活中的持續禪修練習可以提高自己的覺察能力,之後遇上困難、逆境或者情緒生起時,便可以提早覺察得到,會比較容易處理。
人生永遠有無窮無盡的追求。有的人常常為了追求物質上的優越而忘記眼前所擁有的幸福。其實人生要快樂自在,就要追求更超然自在的福。
普渡蘊涵一個令人感動的母子故事。
佛陀講人生是苦,主要是指心靈上的痛苦。這種痛苦與辛苦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人生的苦,出於身心的感受,而這一切其實都是遷流不定的。
在《法華經》的《譬喻品》中,佛陀透過「火宅喻」告訴我們,三界如火宅,眾生卻貪圖世間虛幻的快樂而不願出離。
佛陀在世時曾說:「頭目髓腦悉施人。」早年看到這段經文時,心想:就算有人發大心要布施器官,對方也無法受用吧?想不到出家之後,做了慈善工作,接著建設醫院,隨着科技的進步,才讓我明白了更多的事情。
「老」實在是苦啊!古代之世即有逆兒棄父,況今世風日下!
或許有人會認為做一個圓滿的人很困難,其實,只要能看清道理,一切就可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