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Apr 26 2025 23:18:4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投資

寫字樓市道持續有壓力
作者:施永青2022-04-19
按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字,寫字樓的投資需求,在2021年已有所改善。顯示寫字樓市場已有投資者開始入市,而且取態比一般的租客積極。
創投大概率:獨角獸腳下的戰魂
作者:艾雲豪2022-04-18
大衆眼看得到、信以為實的,是巨星異獸的回報,卻很少會留意到約六至八成的創投企業,以虧本、平手或微利告終,投資基金當然不會為這些失手的投資大肆宣傳,而關閉了的企業,自然也不會有太多人記得。
蔣匡文博士:進入九運香港局勢為什麼會好轉?2026遇上紅羊煞會有大災?投資者今年要把握什麼機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6
踏入壬寅虎年,香港乃至全球都波折重重,到底這個難關什麼時候才過去呢?早前,術數名家蔣匡文博士舉辦講座,從流年及天象推算疫情何時結束,以及今年股市、樓市表現如何,今集他將繼續回答觀眾問題。
為你解答移居英國的各種問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4
立刻上網預約免費面談,無論移民的教育、置業、就業還是生活等等問題,都有專家一一為你解答。
小本大戰元宇宙
作者:胡孟青2022-02-23
科企掌門人預料,元宇宙將成為移動網路繼承者,連臉書(Facebook)也毅然於去年10月改名Meta,反映事業重心轉移,足見元宇宙未來發展空間並非虛張聲勢。
黃錦輝教授:元宇宙NFT虛擬交易是什麼?提防各種美麗包裝的投資陷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04
不少人借新興的NFT賺到盤滿缽滿,到底元宇宙NFT虛擬交易是什麼?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在影片中為您剖析。另外,他提醒投資者落場前要提防各種美麗包裝的投資陷阱。
中國經濟陷困 地產泡沫拆彈與「整改」更重平衡
作者:尹瑞麟2022-01-14
夏斌的建言是基於「經濟帳」,以經濟理性為基礎的政策緩急排序;而對於政策執行者而言,考慮的是「政治帳」,傾向不惜一切的目標。
內地房地產市場殘局難收
作者:施永青2021-12-29
房地產是一種投資性強的商品,而非一般消耗性的商品。與消耗性商品不同,投資性的商品則愈平愈少人敢買,怕買了會引致虧損。因此,當房地產的價格趨跌的時候,不但投資者不敢入市,連有實際需要的用家也會猶豫。
富途的前途與錢途
作者:胡孟青2021-12-28
富途是全港首家大推美股的券商,適逢集報價、交易、新聞於一身的平台十分稀缺,加上換匯功能強大,以及一站式兼顧港美股票的平台作為分散投資風險的工具自然受歡迎。
成長關鍵6歲前 父母勿輕忽
作者:何光鴻2021-12-20
我勸勉有心做好家長的父母,千萬不要丟下0至6歲的幼兒,以為在其6至12歲時可追回之前的時間,即使追到,也要用上雙倍努力。故在孩子0至6歲時,多些陪伴在旁,就是教養子女的最好準備。
更具代表性的A股ETF選擇
作者:胡孟青2021-12-14
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自10月推出以來,資金大舉交易,上周四交易量及合約張數均破紀錄,隨著ETF推出,本港有望成為離岸A股交易工具橋頭堡。
港產獨角獸 機會搜一搜
作者:胡孟青2021-11-23
「香港獨角獸榜單 2021」象徵着香港由零到有,由破局、發展至穩步發展的第二階段。要找尋千載難逢的投資機遇,便要盯着獨角獸的發展!
談談地產的投資屬性:稀有性
作者:施永青2021-11-02
地產投資者必須知道,值得投資的是土地,而不是土地上的樓。因此,建築費佔樓價比重高的樓是不值得投資的。
「泡沫」往往是個好東西
作者:曾國平2021-10-11
回顧歷史上的一些重要科技變革(如遠程航海、蒸汽火車、電力供應),股市也一度為之狂熱,有數之不盡的「泡沫」不幸「爆破」。專家學者常掛在嘴邊的「泡沫」,往往是伴隨技術創新提升的好東西。
男性勞動力參與率連年下滑之謎
作者:鄭宏泰2021-09-29
香港是外向型開放經濟,積極參與國家經貿發展之際,也不應忽視外圍環境轉變。鼓勵女性兼顧家庭與事業,也要深入了解男性勞動力參與率連年下跌之啟示,避免此消彼長,互相抵消,始能保持社會生產力。
輸唔起唔好炒樓
作者:湯文亮2021-09-24
其實,炒樓是一次豪賭,如果輸了千祈唔好講什麼維權,否則就會畀人話,如果輸唔起就唔好炒樓。
三專家替下半年投資走勢把脈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20
本社在2021年7月30日舉辦「2021年下半年投資走勢」講座,三位專家解構下半年投資走勢。
一帶一路沿線不能錯失之地 馬來西亞創新與多元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20
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國際及專業顧問陳鳳翔博士指出:「馬來西亞是大灣區輻射地的重中之重,與亞洲一起擁有巨大和長遠經濟前景,屬於一帶一路沿線中不能錯失之地。」
從做大做強到讓利共富
作者:胡孟青2021-08-10
把監管打壓說成是港股股災主因,但哪有一個市場沒有監管。與其簡單將監管形容把一個市場摧毀、倒米,更實際是監管規則改變了外國投資者長期以來對中資股的掌握,新模式或未實現之前就是無所適從吧。
股價升跌的虛與實
作者:施永青2021-07-29
在新一代領導人的心目中,股價上落只是數字遊戲,不值得大驚小怪。中國政府不會為擔心股市回落,就放棄推行一些社會確切需要的政策修訂。
借唔到錢買樓令樓價難大跌
作者:湯文亮2021-07-26
金管局的逆周期措施其實是定海神針,因借唔到錢買樓,樓市上升時,可以壓住樓市升勢;因為冇樓,經濟環境不好,樓市又不會大跌。
數碼港擴建工程要全速進行
作者:胡孟青2021-07-20
數碼港在整個數碼港5期的規劃中,已經聽取了不同持份者的意見,例如在物業高度、與周遭設施的連接、整體環境的融合、綠化及車位方面等,已經作出修訂。
完善香港加密資產行業監管的建議
作者:香港中國金融協會2021-07-15
建議特區政府為加密資產行業監管政策設立中長期發展目標,進一步明確監管框架和法律指引,給投資者及從業者一個穩定的預期和清晰的方向。
ESG亂漂
作者:胡孟青2021-06-29
近年資金大量流入ESG相關公司、基金及相關投資產品,而ESG公司很多都表現跑贏了。
陳家強:政府不必硬銷港青北上 宜引導港企進駐大灣區
作者:編輯精選2021-06-18
陳家強認為香港的價值在於其市場功能、與國際的連繫和開放性,應循這方面不斷增長以提升整個大灣區的發展。他又強調要向年輕人推廣理財投資知識,尤其是如何利用科技,憑藉數據建立金融目標,應付生活需要。
三老三師外的防騙軍師
作者:胡孟青2021-05-11
金融市場所涉金額龐大,更是陷阱處處,尤其在涉及收購合併或作出投資決策前,對目標公司的資產現狀進行評估的過程,部分盡職調查服務卻是其他專業服務未必能夠觸及的範疇。
投資SPAC有哪些風險?
作者:張玉峰2021-04-09
作為投資者,事先做好盡職調查或適度投資,是管理風險,同時保持回報的關鍵。
比特幣現象是投機泡沫嗎?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27
即使是實實在在的技術革命,都不保證能為投資人帶來利益。或許,從「鬱金香泡沫」破滅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如何應對。
賣樓才恨錯難返
作者:湯文亮2021-03-18
買樓是不會恨錯難返,只有賣樓才會,我們買樓投資,並不一定會贏,當時不利兮,唯有話有買貴冇買錯。
中國成為外資跨國企業的創新靈感泉源
作者:謝祖墀2021-02-24
外資跨國公司正逐漸意識到,中國不僅僅只是一個可以賺取利潤的市場而已,它也在逐漸成為企業獲取新知識與競爭力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