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消費成風,中港兩地價格嚴重脫節當然是主因,港人北上愈來愈方便亦起一定作用。一國兩制下,法治制度和金融制度是兩制最重要的體現。人才和資金往來,一國之內是交易費用是愈低愈好的。
未來的餐飲業將更加依賴創新、服務和體驗的升級,應對內外部市場的多重挑戰。政策制定者需要更靈活應對區域競爭和產業調整的壓力,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花無百日好,是否從此香港就必須撐住每年5000、6000萬入境旅客人次,才可以繼續下去呢?不需要思考因應環境的轉變而調整?沒有需要全盤重新思考本港服務業如何找到生存與發展空間?
加強銷售渠道加速網購取餐效率,使食評家通過傳媒點讚殺出血路,看看香港業界經營者有何妙計挺下去。
其實大排檔應作「大牌檔」,是昔年香港政府批給一些需要照顧的人員的福利,政府沒有錢給他們,就發一個牌照給他們的家屬去合法經營幫補生活,這就是變通。面對難題善於變通解決,這是老友心目中的香港。
在大灣區的雙循環經濟環境下,香港與內地城市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並存。要突破「二選一」的困境,關鍵在於實現「1+1>2」的創新制度安排,將香港的國際化優勢與內地的廣闊市場空間有效結合,釋放新質生產力。
現屆政府積極有為,若能主動居中推動,發揮「超級聯繫人」的優勢,應能更好更快玉成其事,攻堅這「最後一里」(the last mile)的服務難關,方便本地顧客及到港旅客。
我們對香港的前景,不應盲目的樂觀,有外國勢力盯着你找機會抹黑攻擊,怎可不小心翼翼。但過分的悲觀也沒有好處,更積極的應對是創造條件,把壞事轉化為好事,消極因素變為積極因素。
北上消費熱潮令香港的購物天堂、美食天堂等傳統優勢大大失色,兩地價格差加上內地服務業水平突飛猛進,本港在購物和美食方面的競爭力都大不如前。反映了香港要保持吸引力,必須彰顯「香港有、內地冇」的特色。
想吃到幼滑的中式滷鵝肝,慢煮是必須的。鵝肝還要選上潮洲一帶的大鵝公肝臟,不可用外國的鵝肝,因為來路貨實在含油脂太高,沒質感。
服務業界面對內地競爭,大多怨聲載道,不少急謀對策,有些則投降離場。不要忘記,營商比拼是長期抗戰,非爭一日之長短。
香港政府與社會現時甚缺創新思維,拼經濟沒有新意,效果不佳,怎樣突破困境仍無對策。看來,至少這兩、三年,香港仍會苦於經濟停滯不前,縱有中央支援,看來還會是不生不死之局。香港社會與中央政府着急,但可怎辦?
「山高皇帝遠」,深圳的長處是夠膽創新,位處邊陲。內地開放初期,第一波的地產和科技創業者都是來自深圳。半世紀前的深圳是一片農田,今天卻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商業城市,其中有不少是借鏡香港。
發覺部分生意火旺的茶餐廳仗着客似雲來之強勢,食物質素卻有下降趨勢,待客之道,是毫無耐性。大商場的高級食肆常以Last Order招待剛坐下的食客,平民茶餐廳就以愛理不理的態度,為排隊已久的客人落單。
近幾年香港吃喝玩樂沒有太多變化,來來去去就這些,消費者的選擇遠不如大灣區內地城市多姿多彩。據我所知,每逢周末和假期到潮汕的高鐵都爆滿,不少人是專程去潮汕吃美食。
對個人顧客及商家的雙向支持不但促進Lalamove平台經濟的增長,亦有效助中小企解圍物流困境,同時滿足市民多元化需求。
新冠疫情幾年後往事如煙,不少人對前事早已不計,我身邊就有些曾經政見十分「鮮明」的朋友,原來已經變成北上的常客!
有人又向業主打主意,叫政府開徵增值稅,如果事成就更加大鑊,既然增值稅都可以開徵,其他如遺產稅、銷售稅等就順理成章,香港由一個簡單稅制城市變成無比複雜,咁樣邊度會有人嚟香港投資?
政府現在全力推動夜經濟,到底目標消費者是什麼人?那些大力鼓吹要振興夜經濟的,到底他們每周有多少天會幫襯夜市?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金磚擴容可讓香港更認清自身發展戰略的定位,但是該如何調整?港人熱衷北上消費,又是否反映香港的優勢喪失?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書展是城市消費的晴雨表,一本深圳旅遊指南的熱賣,暴露香港無論留港消費還是吸引海內外遊客,都存在不少問題。一些人移民外國,更多人北上消費,海內外旅客減少,香港的消費水平靠什麼來維持?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面對市民、旅客的生活和消費模式改變,香港要發展更具特色和創意的市場營銷策略和活動、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以開創消費增長點,吸引市民和旅客留港、到港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