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7月13日晚上8時在政府總部會見傳媒,宣布收緊防疫措施。
如果新冠肺炎是一種可以滲透到社會各個角落的致命疾病,那麼香港的經驗將對世界各地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那些新冠疫情仍然非常嚴重且廣泛在社區爆發的國家。
7月9日,本港新增42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34宗屬本地個案,有23個與港泰護老中心有關。食肆不多於座位數目的60%,每桌不得多於8人,7月11日起生效,為期14天。
《紐約時報》報道,239位科學家表示,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會在室內經由較小的微粒懸浮空中傳染,因此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修改防疫建議。
香港疫情已趨穩定,各類經濟活動逐步恢復,市民生活亦大致回復正常。在有效疫苗未出現和廣泛應用前,我們仍須提高警覺,隨時準備迅速應變。
今者新冠狀病毒自己亥歲杪蔓延數月,余於所遇,或因聽聞而有所感,發而為詩,效古詩之體而得十九首,乃名曰《新古詩十九首》云已。
袁國勇及杜啟泓的文章,提及南方人食野味的文化,因此本港十多年前已能預示未來將出現新一波由動物傳人的新型病毒,故二人預料病毒將在夏天繼續傳播,到冬天再次出現大爆發。
既然袁國勇事先披露政府將派發可重用口罩,為何政府不邀請他或其他政府招攬的專家一起出來宣布此事?
科大研究最近發現,全民戴口罩是具迫切性的非藥物解決方案,可以在沒有任何有效疫苗或治療方法面世之前,遏止新冠肺炎傳播或防止第二波疫情爆發。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他的團隊,利用倉鼠進行的研究顯示,戴外科口罩能有效減低沙士冠狀病毒傳播率,即使有戴口罩而受感染的話,病情亦較輕。
平情而論,政府向市民派口罩,就算不是大好事,也不應該是什麼壞事,何解會有這麼多的批評?
各色口罩如綻放的妖嬈花朵,白、藍、綠、黃、紫、粉、紅、橙……比彩虹色還要絢爛,但疫情籠罩下的人類社會,幾時才能經歷風雨再見彩虹?
北京官方稱,支援各國所需的抗疫用品,已向美國「提供」口罩53億個。但是,歐美各國嫌質量差,有的要求退貨。
新冠肺炎的爆發突顯,即使是先進體系的公共衞生制度,是何等的脆弱,加上政府無危機感,所以國家才會在這疫情上付出沉重代價。
決定一個國家抗疫成敗的因素是多種的。制度很重要,但制度並非唯一的決定因素。這也說明,制度決定論會導向很多謬誤。在危機之際,把制度簡化成為一種類似民主和專制那樣的意識形態更是危險。
在政府支持和推動下,終於有由香港本地科研隊伍研發的可重用口罩成功生產。此後世界可以省下以億計的即用即棄口罩,大幅減少垃圾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將放寬多項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措施。政府宣布,將會向全港700萬市民派發免費可重用的口罩,市民只要上網登記,當局便會派人將口罩送上門。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和梁振英擔任總召集人的組織香港再出發大聯盟,5月5日成立。第一個主辦活動將是本周末(5月9日至10日)在全港18區向市民派發1000萬個口罩。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政府有條件考慮放寬防疫措施,包括重新檢視「限聚令」。他透露,政府將會全民派發可重用口罩。
作者從外部觀察新加坡,看一貫「表現出色」的新加坡政府如何在抑制新冠病毒傳播的戰役中掙扎,尤其是對眾多低收入勞工居住(現已封閉隔離)的宿舍疫情防控的失敗。新加坡政府應該為日益嚴峻的疫情承擔什麼責任?
沒有人類活動,地球變得更好。毀壞大自然,就是偷盜了我們子孫的未來。
西方人普遍認為只有病人才需要戴口罩。東方人戴口罩,是防止別人把病毒傳染給自己;西方人戴口罩,是因為自己染了病,防止把病毒傳染給別人。
政府的作用,在防疫的成敗上,是極其關鍵的。若果特區政府的表現,真如反對派所說的那麼不濟,香港早已失陷了。
一場史無前例的病毒大流行正向全球各個角落衝撞,死亡籠罩着這個星球。但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天災,其中多少人禍是可以避免的呢?
港大醫學院重申,保持社交距離、洗手、加強空氣流通及佩戴口罩,是阻止病毒傳播的重要措施。
袁國勇認為,新冠病毒短期內不會消失,「戰鬥」可能持續一段長時間。疫情仍有可能在社區內爆發,直至有效的藥物研發成功。市民應戴上口罩,洗淨雙手,隨身攜帶酒精消毒液和保持社交距離。
王于漸認為,一旦我們能夠控制肺炎爆發,並減慢傳播速度,達致最終防止疾病升級和加速,那麼經濟就會開始復蘇。
「戴口罩令」須規定不戴口罩者不得進入室內的公眾場所或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包括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