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拋售美債會否影響香港樓市前景? 周大福為銀行發安慰函,對新世界融資有多大幫助?一起聽聽資深投資專家邵志堯博士的分析。

小米汽車現死亡事故 自動駕駛前途堪虞?長和港口交易有否涉市場壟斷,認真你就錯了?聽聽資深投資專家邵志堯博士的分析。

中美博弈是無硝煙戰爭,港人再難在商言商?發展新界北部都會區,為何建立產業是重中之重?一起聽聽資深投資專家邵志堯博士的分析。

長和賣港口餘波未了 事前未深思政治風險?商業物業市場未回暖,可引導內地平錢來港?港交所換女CEO後,港股有運行?一起聽聽資深投資專家邵志堯博士的分析。

香港入九運 樓市何時見小陽春? 居住需求還是租金回報主導樓價走勢?內地買家鍾情哪類型物業?一起聽聽測量師邵志堯的分析。

世界正以兩種方式應對氣候變化:緩解和適應。緩解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並阻止氣候變化問題加劇;適應是指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時,預先採取適當行動,以防止或減低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

ESG得分高的企業普遍跑贏同業,這個現象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明顯,說明重視ESG的企業能賺更多的錢,也足證ESG絕對是一個商機。

過去3年新冠疫情使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而健康與環境息息相關。綠色項目和投資可以減少對地球的破壞,令大家更願意投入。

歐美國家繞過WTO,變相單方面去改變國際間的遊戲規則,對未有參與規則制定的「世界工廠」中國影響最大。

雖然東西方在進行新的冷戰,但現實是,人們只會將金錢投放在有回報潛力的地方,恰巧中國就是全球飽受疫情蹂躪而仍舊有增長的地方。

「碳中和」的責任不應該完全落在國家和大企業身上,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每個人也應該有所擔戴。有心人若要鼓勵市民着重環保,有什麼可行辦法?

綠色金融的投資者應該怎樣投資不同項目?有些會投仍在創新階段的項目,有些則會投技術成熟的項目,到底有沒有標準去釐定一套技術有多成熟?

金融行業走得太快,而教學和培訓機構未能緊貼,既缺乏與香港市場相關的Fintech和ESG書籍,又缺乏在職人士分享實戰經驗。若要做好有素質的培訓,先要解決這兩個痛點。

隨着社會對可持續發展愈來愈重視,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表現,成為不少投資者的投資考量之一。環球及本港ESG指數發展有哪些里程碑?如何編制ESG指數?

投資者關注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千禧世代對環保和社會問題更敏感,未來10年他們將管理大部分資產,ESG概念融入營業模式已成為必要措施。

可持續和綠色金融是近幾年非常流行的金融產品領域,但很多人並不清楚兩者之間的分別。首先要先從ESG和可持續發展的定義下手。

如果企業能證明它的本體、項目或未來收益是環保的,企業便相對較容易以綠色項目去舉債或貸款,利率也會較沒有綠色元素的項目低幾個百分點,但誰能定哪一個是綠色呢?

獨立非執行董事對一家公司維持必要的制衡機制發揮重要作用,可確保認可機構以安全穩健的方式運作,及其利益得到保障。雖然董事局須負上最終責任,但授權董事局轄下的專責委員會處理某些監察工作也不是壞事。

為了加強和提升管治水平,港交所正進行諮詢,提出任逾9年的獨董重選,須經小股東批准,這是正確的一步,但還有更多工夫可以做。

媒體常常傳出一種錯誤訊息,訪問高收入的零工經濟人士,令人把零工和高收入劃成等號。零工讓一些年輕人能賺快錢,因為多勞多得,但也因為沒有培養成長的機會,令其薪金也只可以原地踏步。

計算綠色溢價令我們知道,要達到零碳目標有多困難,需要較具體地想出解決方法。

2018年12月,內地敦煌「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投產,項目總投資額達15.8億元人民幣,發電站佔地面積800公頃,每年發電量達3.9億度電,可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

利用和儲存(CCUS)技術是捕獲燃煤發電廠等地方排出的二氧化碳,並對其進行再利用或儲存,使其不會進入大氣的過程。

CDP已發展成為碳排放披露方法論及企業流程的經典標準,為822家金融機構審視企業的碳排放信息,管理金額達95億兆美元,企業應該認真考慮他們的影響力。

香港交易所建議上市公司向投資者提供有助他們作出決定的報告,按TCFD工作小組的建議作披露。這個工作小組是如何組成的?重點目標是什麼?在執行時需遵守哪些披露原則?

MSCI ESG評級主要參考企業的ESG報告、官方網站、新聞報道等公開信息,從ESG的角度評估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績效,評估企業面對的ESG風險、核心業務的潛在機遇以及行業普遍關注的ESG議題。

世界500強企業只會購買或租賃獲取某些標準級別以上的建築物,以盡大企業ESG的責任,而發展商也會因建築物獲取較高綠色評級標準,更可向機構或投資者發行較低利率的綠色債券。

綠色科技可以在提高生產效率或優化產品效果的同時,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減少有毒物質使用與廢棄,注重可回收與重複使用的設計,減輕對環境的污染負荷,企業可以在5個範疇考慮應用。

港交所認為董事會是上市公司的決策單位,由董事發揮主導角色及承擔責任是最適合不過,港交所也有發出指引,要求他們按步就班完成ESG報告。

21世紀是顛覆的年代,筆者相信年輕人將會想到新構思,創造新的商業模式,Impact Investment會得到重視,既可影響這個世界又能夠自給自足。路從來都是人行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