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表現,往往未能如教師的期望發生,調整自己的心態,更有助教學的進行,學會準備及迎接轉變,是更用的方法。在這裏,大家都在學習放慢自己,生活才是學習的主體。
12歲,是開始獨立的年紀,中學生涯,是邁向獨立的年代,祝福13位畢業生,都能在中學生活中,找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意義和獨立自主的生活方式。
作者從閱讀《學校可以不一樣》一書,看到一批教育有心人,如何從理念出發,互相扶持,在主流教育之外,展現一股清流。
2022年,自然學校踏入第15年,我們瞻前顧後,交流想法,感恩遇見過去至今的教職員、家長、學生,校董及公司董事,他們都是成就自校的一份子,同樣寶貴!
不少研究顯示遊戲對兒童的好處和價值,包括體能發展、社交溝通、思考認知、創意培養、情緒表達、培養專注、學習解難、認識自己、挑戰突破、建立自信等。
面對情緒激動的孩子,同理他的感受,聆聽他的想法,不作任何價值判斷,才能讓孩子冷靜下來。
在自校,學生的想法和需要都得到老師的重視和聆聽,但同時,學生也會表現出自我的部分,當他感到無聊的時候,便很坦白的說:「我不玩了!」
小黑的離去,讓學生傷心,但也讓學生學會面對離別的傷感。剛出生的小貓,讓學生學會照顧幼小的生命,珍惜生命。校貓的存在,讓自校的學習生活,添上一道活潑的色彩,也輔導了曾經迷失的孩子。
每年,都很喜歡看學生分享他們的畢業專題,聆聽他們的感受,了解他們成長的地方,這是孩子成長的印記,也是自然學校每年重要的日子。
每年的金秋拾趣行,是要帶一班高小學生,一起去郊野露營,已經是自然學校傳統的課程了。
近日,上水至元朗的單車徑終於完成。現在,可以由屯門到馬鞍山,全程都有單車徑,相信也有很多人已嘗鮮。我和女兒也踩過了,原來不是那麼困難。
Living Wisdom School的學生不會花太多時間追逐成績,但在不少公開的考試,卻有優良的表現。校長相信,身心平衡的人,都能有良好的學術表現。
透過對話,慢慢便能找到共同關注的社區問題,然後嘗試解決。學校讓學生走出教室,加強社區參與,也就是一堂不一樣的公民教育課。
我在經營一間逆流的學校,推廣綠色簡樸的生活方式。我也因為辦學,一度生活在低收入的處境,經營學校也不容易,老師的工資一直沒有提高,只能靠熱情來維持。
2019年12月14日,鄉師自然學校舉辦了第一屆另類教育會議,參加人數不算很多,在有限的資源下,我們盡力一試,終於成事了。
自然學校是一所有很強價值理念取向的學校,在辦學理念的簡介中,「情意自然教育」和「兒童中心的教育思想」便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亦是自校辦學信念的起點。
畢業專題是自然學校最具特色、又最自主的課程,多年來有很多有趣有難忘的題目,學生的分享內容,往往成為每年開放日的分享題目,向公眾朋友,再一次到台上分享,讓大家感受孩子的熱情。
有些家長選擇以遊走世界的方式來學習。平凡也好、浪遊也好,孩子似乎都能有所學習,有所體悟,並不是限於學校的範圍。事實上,生活才是學習的道場。
台灣的教育遠較香港多元化,其中公辦者,收費更與一般公校無疑。台灣的孩子有選擇,香港呢?
與其要適應社會,隨波逐流,不如以生命的熱情和手藝,甘願放棄物質生活的追求,一步一步,創辦自己的事業。
實踐教育改革提倡的求學不是求分數,重視學習過程,鼓勵教師家長更多地欣賞孩子付出的努力。
漫步於山林之間,在最自然的環境,用最自在的心情,一步一步的走近目標。
要和從前學校比較,幾乎八成的學生都會回答說:「最喜歡能在自校自由地跑動,以前的學校,就不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