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半年,記者再次踏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眾創中心,除了企業更多樣化,產品不僅具備經濟潛力,甚至有保障國家食油供應的戰略意義。
大灣區作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區內的活躍研究人員數目在2018至2022年,5年間幾乎翻了一倍,複合年均增長率達19%。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3月23日(周六)在校園內新建的禮文堂舉行建校10周年大會暨發展論壇。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強調,中大(深圳)的立校之本是四個字──「融匯創新」,就是「包容」和「創新」。
香港和深圳的合作不僅限於科研發展,而是一種互相協調的關係,共同推動大灣區的科創發展,這一系列的舉措預示着香港在醫藥創新領域的一個新紀元。
中大與中大(深圳)將合辦全港首個讓學生於兩地校園修讀的雙主修課程。學生將修讀跨學科數據分析課程,及在指定學術範疇中選讀由中大或中大(深圳)開設的課程作為另一主修,並於兩地校園上課。
香港龜速成立公務員學院,與內地主動向本港招攬公務員,可以說為本港的「人才爭奪」響起警鐘。
共產黨是目前中國的政治主體,這個政治主體出了問題,經濟再發展,社會再發展,國家最終也是會有問題的。
「經驗地說,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存在,不僅沒有過時,反而為中國帶來愈來愈大的現代性。」
大灣區對大學來說,這是可以擴大版圖的難得機會,也可以藉此提高自身的教學和研究的實力,把影響力輻射到其他地方。而對學生來說,是有更多的選擇,特別是內地每年高考生達1000萬人,需要更多的大學本科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