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指出,儘管政局如何混亂、民主共和兩黨的「擁躉」怎樣對立,美國「亂成一團」,只限言文,不會「內戰」!
著名經濟學教授兼《紐約時報》專欄作者克魯格曼近日在該報撰文,直指特朗普說謊成性,而且隨着美國大選臨近,特朗普的謊言更是變本加厲──「更加明目張膽,且愈發不受任何可行政治策略的束縛」。
過去,美國無論在大選時的黨派鬥爭如何激烈,只要人民作出選擇後,各黨派都會接受投票的結果。很可惜,美國的社會已愈來愈分化。
基於州票制的邏輯,特朗普既有險勝的機會,但亦有山泥傾瀉式大敗的可能(例如多過三四個搖擺州的倒戈),這是美國民主政制獨特之處,反對民主的人,大可用此來否定民主。
我們說一說美國大選結果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我認為疫情並不是選民最大的考慮因素,反而是如果政網上有政策能讓選民得益,便會有人支持。
我覺得看今次美國大選,不能光看表象——傳媒上的報道,還得看整個西方潮流在本質上的大趨勢。
《時代》(TIME)雜誌創刊97年來,11月2日這一期將會破天荒地更改封面標誌,以”VOTE”代替“TIME”,其用意是呼籲美國選民在即將舉行的總統大選踴躍投票,把握歷史時刻去改變現狀。
我對拜登在10月6日的葛蒂斯堡演說甚感興趣,因這可助我們了解其價值取向。美國的主流媒體對這篇應是他的槍手代撰的演講評價很高,甚至認為這是重現美國國民「靈魂」的宣言。
特朗普鼓吹「仇中論」,並非止於言文,而是採取實際行動,「有料到」,因此獲大多數美國人、特別同樣是有選票在手的「低端人口」的認同。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英國各部大臣已指示官員開始和拜登建立關係,以免一旦拜登當選,英國會受到冷落。此外,美國商務部前副部長雷文凱在《福布斯》雜誌撰文,認為如果拜登獲勝,美中關係會變得較為穩定。
美國日日派飛機到中國沿海偵察,是否就可以增加中國的情報呢?那只是皮毛,至於對中國文化一無所知,那倒是真的!
新冠疫情在美國蔓延後,美國聯邦政府由共和黨把持;但州政府中卻有不少是由民主黨執政,大家的抗疫理念與手法都不一樣,結果互相指責,沒法合作,令到美國的疫情比其他國家更難控制。
美國最崇尚三權分立,但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受到行政和立法兩權粗暴的干預。在香港,法官的任命完全由司法界自主,雖然《基本法》寫明大法官由行政長官任命、經立法會同意。
起初我還認為,經過美國大選首場電視辯論,特朗普可能失去很多選票,甚至會因而失去連任的機會。偏偏就在這一刻,傳來特朗普確診新冠肺炎的消息。
臨近美國大選,總統特朗普日前在白宮記者會上拒絕承諾「敗選會和平交接權力」,引來民主共和兩黨領袖同時發聲批評,共和黨更為此在參議院緊急通過重申「和平交接權力」的決議案。
20年前小布殊當選爭議,今年可能重演,且更火爆。特朗普刻意拖延選票郵寄、質疑舞弊,甚至有人建議戒嚴……
在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冷戰勢頭不減的情況下,如果拜登當選,美國商界是否可能推動改善陷入困局的中美經濟關係,並防止出現更大的震盪,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
中國目前處於守勢的一方,當中方收斂鋒芒,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入主白宮,中國面對的是一個咄咄逼人、敵視中國的白宮,但拜登和特朗普之間真的沒有任何分別嗎?
特朗普的種族歧視,是他性格的一部分,四、五十年來不斷地重犯。特朗普和他眾多支持者的歧視本質,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
在美國全面「厭惡中國」的氛圍裏,無論何人入主白宮都無關緊要,但白宮主人的換臉依舊有機會給中美和世界的新格局帶來新的可能。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嘉南‧加內什在政評〈特朗普是怎麼追上拜登的?〉指出,民主黨犯了「戰略失誤」。他認為,困擾拜登的不是他與特朗普的民調領先差距最近逐漸縮小,而是公眾議題的變化。
拜登曾在採取對中共融合政策的奧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所以他上台後「回歸」對中共融合路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班農,作為策略師,也只能是選舉策略師,在涉及美國內政外交問題上,他是沒有資格策略的。
距離美國大選不足80天,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將於8月下旬接連召開網上黨代會,標誌着兩黨初選落幕,進入大選對決。民調顯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選情持續領先,特朗普將會加強攻擊,拜登則採防守策略,等待對手出錯。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對拜登選擇加州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為競選拍檔,感到有點意外。他說,賀錦麗在初選「表現很差」,還對拜登不敬,拜登怎會選她?
隨着美國總統大選距今不足三個月,自1984年來成功預測每一屆總統大選結果的美利堅大學政治歷史學教授李奇曼,預測今年民主黨準候選人拜登將擊敗特朗普入主白宮。
離11月3號美國大選投票日還有3個月。在半世紀的接觸之後中美關係大轉折,這僅僅是美國的總統選戰策略嗎?是,但更不是。讓我們首先簡短地回顧一下歷史。
中國發展到這個階段,無論美國的對華政策如何,中國的繼續崛起不可阻擋。
「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美國積惡已久已大,結果呢?
選情不利的特朗普,有極大誘因利用指責中國擴散病毒、打壓新疆維吾爾人和通過《港區國安法》等行為,轉移選民視線,從而放過他對處理疫情和國內示威浪潮的無能,讓他以團結國民齊心抗中的姿態,擊敗民主黨的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