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灼見名家周年論壇

繼續發揮所長 為香港長遠發展貢獻──灼見名家傳媒十周年回顧
作者:文灼非2024-11-15
灼見名家傳媒在邁向十周年之際,年初構思再次舉辦十大校長論壇,這個10年一度的論壇獲香港及內地媒體廣泛報道,灼見名家在高等教育領域建立了一定的影響力。
開拓財經峰會洞悉先機 中小學活動推廣中國語文──灼見名家傳媒十周年回顧
作者:文灼非2024-11-14
自2018年起,全球政經局勢波譎雲詭,國際新聞佔據傳媒重要的版面,幾乎每天都有出人意表的變化。中美俄三國互相博弈,美朝關係峰迴路轉。
在香港動盪不安的歲月砥礪前行──灼見名家傳媒十周年回顧
作者:文灼非2024-11-13
創社一年之間,灼見名家已得到意想不到的支持,名家作者隊伍不斷壯大,網站有近200個專欄,內容涵蓋範圍甚廣。這一年我帶領幾位初出茅廬的年輕記者做了近50個專訪,都是獨當一面的精彩人物。
香港下一個10年
作者:文灼非2024-11-12
灼見名家傳媒也希望在下一個10年繼續發揮所長,製作更多優質資訊與評論,繼續舉辦高端論壇與活動,為香港的長遠發展貢獻一點綿力。
李慧琼:香港要才又要財 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貢獻國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1
被主持人郭一鳴問及投資移民跟高才優才計劃有無矛盾,李慧琼回應道:「香港最重要是聚財,國際領軍高端人才跟真金白銀的錢財都重要,吸引海外資金可旺起本地金融市場及其他產業,更好發展香港優勢。」
范徐麗泰:香港問責班子須保持危機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1
第二個對談環節中,原全國人大常委、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強調,新加坡政府官員有兩類人,一是經過選戰的洗禮,二是高端人才。而支撐香港問責班子構思和落實政策的是公務員團隊,他們講求程序。
李家超:香港不斷求變 定能遇強愈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1
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外向開放型經濟體,全球經濟、投資、社會環境不斷變遷,香港面對各種機遇和挑戰,但在一國兩制獨特優勢之下,香港的機遇大於挑戰。要把握機遇,我們必須看清方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梁鳳儀:積極與中東市場加強溝通 陳繁昌:中東要尋找資產多元化 譚新強:中東歐美資金規模差距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1
第二個討論環節「國際大變局」中,香港證券及事務監察委員會行政總裁梁鳳儀透露,亦有另一隻投資港股ETF會在沙特掛牌,形容是由「極具代表香港」的資產管理公司發行。
唐英年:打造與紐約、倫敦比擬的文化產業 陳坤耀:不擔心特朗普上台會有壞變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1
第一個討論環節「香港新征程」中,唐英年被問到資金問題時表示,西九「既是一個產業,又不是一個產業」,會想辦法透過西九的土地增加發展資源,陳坤耀教授被問及特朗普上台是否會帶來壞影響,他表示不擔心。
灼見名家十周年論壇隆重舉行 特首李家超:開創新局 必須先洞察局勢變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1
灼見名家傳媒慶祝成立十周年,11月11日(周一)假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舉行周年論壇暨十周年慶典,邀請了行政長官李家超擔任主禮嘉賓,以及多位極具影響力的演講嘉賓,剖析最新的國際形勢及香港發展。
十周年專訪|范徐麗泰:堅實的國家安全 是經濟發展必備基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07
原全國人大常委、立法會前主席、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會主席范徐麗泰認為,香港回歸27年,近年來更深切感受到中央對香港的關心。一國兩制的實施更是重中之重,希望藉由這個舉世無雙的創舉,解決一些歷史遺留的問題。
十周年專訪|陳坤耀教授:提升大國實力有兩大基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30
國家推行的新質生產力戰略到底是什麼?經濟學家、嶺南大學前校長陳坤耀教授用最平凡的語言去解釋這個涵義深遠的國家戰略:「就是說用10個人去做20個人甚至30個人的事情,實現人力質的躍遷。」
十周年專訪|唐英年:致力打造西九為文化藝術創意產業中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9
唐英年表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已相當清晰,其中一個標誌性的發展就是西九。我一直相信文化藝術有朝一日將成為我們的主要產業之一,亦能夠吸引年輕人去參與這個行業。」
10周年專訪|識變求變 李慧琼:善用香港優勢 集聚高端人才拼經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3
三中全會後首份《施政報告》已於10月中公布,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認為,如何帶領香港拼經濟,是特區政府在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下重中之重的任務。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香港好,國家好,經濟成果人人都可以受惠。
10周年專訪|中美角力 資金何去何從? 陳繁昌教授:現在是投資中東良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2
陳繁昌教授指出整個灣區,包括阿聯酋、卡塔爾等產油國,早就意識到世界對石油的需求將逐漸減少,目前的經濟模式不可持續,所以紛紛轉型發展再生能源相關產業,像中國一樣,走上改革開放之路,大家都看好這個大市場。
10周年專訪|中國放大招救市 單偉建:政策空間足夠大  斥數萬億也有餘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1
9月中,中國政府推出自2007年以來最重磅的刺激經濟方案,最新傳出的是中央擬於發行超長期國債6萬億元人民幣,私市股權投資基金太盟投資集團執行董事長單偉建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較很多國家有更大的政策空間。
灼見名家十周年論壇──國際大變局 香港新征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7
灼見名家周年論壇為本社一年一度重頭戲,是香港政、商、學界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嘉賓包括政界、商界、金融界、學界、各專業團體、本社名家作者及各大媒體代表,預期出席嘉賓超過 500 人。
灼見名家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圖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1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10月2日假香港海洋公園舉行,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美國駐港澳前總領事唐偉康及一眾專家學者積極參與,內容精華、精彩照片及傳媒報道與您分享。
譚新強:長期過度倚賴投資  中國經濟陷信心危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1
譚新強坦言,中國經濟下行已非新聞,更甚的是中國正經歷一個嚴重「信心危機」。他將此歸因於政策力度不到位,而且互相矛盾,讓人覺得決策者欠缺經驗或執行能力,沒有清晰的經濟常識及思維,也沒有足夠勇氣解決問題。
陳文鴻:中美之爭邁向全球化 新冷戰思維重塑全球格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0
陳文鴻教授表示,以往美國利用中國抑制日本及蘇聯發展,是分而治之的慣技,現在利用印度抑制中國,效果未必佳,印度與中國一樣是獨立大國,長期文化因素會令中印不輕易屈服於美國。
唐偉康:香港和「脫鈎」的局限──為何美國對懲罰中國的「壓制」感到兩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9
美國無法讓中國後悔──更不用說扭轉北京違反香港高度自治的行為,這說明金融脫鈎、制裁和經濟壁壘,並不像華盛頓許多人認為那麼可靠。
胡偉星:俄烏戰爭陷長期化 地緣政治朝兩極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8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持續逾一年半,更有擴大化和長期化趨勢,這對美國2024年總統選舉和國際地緣政治有什麼影響?本社為此專訪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教授,請他談談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以至未來走向。
灼見名家周年論壇之我聽我說
作者:黃天2023-11-03
香港的挑戰,首先是如何改變自己,不應一支歌唱到老,要另尋新曲,增添交響樂,才能開創新樂章。為政者,任何時候都應將民生放在第一位,把「醫食住行」辦好。
國際局勢風起雲湧的2023年
作者:文灼非2023-11-02
九周年論壇在經濟不景的情況下能順利舉行,有賴各界人士鼎力支持,本社衷心感謝,將繼續做好傳媒工作,明年邁向十周年。
林定國:面對地緣政治轉變港人應如何自處?香港怎樣全力維護國家安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31
灼見名家傳媒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由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擔任主禮嘉賓。他指出,世界地緣政治演變的確為香港帶來很大改變。要應對這些挑戰,最基本原則是,香港人要做到自信、自保和自強。
李家超:環球經濟陰晴不定 香港有何應對良方? 怎樣打造下一代的美好家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30
行政長官李家超為灼見名家傳媒九周年論壇錄影發言,他表示,香港會繼續鞏固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國際經貿聯通,在地緣政治的挑戰下繼續加強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一起聽聽他的想法。
【全文】林定國:國家安全法好比預防疾病的疫苗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28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上表示,我們有必要抱有憂患意識,以底線思維採取有效措施,確保香港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一個安定的環境,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向前發展的先決條件。
灼見名家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盛大舉行 重量級嘉賓齊聚 探討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7
灼見名家傳媒10月27日(周五)舉行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邀請了多位國際、港澳權威人士剖析錯綜複雜的時局,為香港尋找出路,逾500位政、商、學界翹楚出席。
唐偉康料美不邀李家超出席APEC 香港仍是中外交流中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7
灼見名家傳媒10月27日(周五)舉行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美商亞洲集團管理合夥人、美國駐港澳前總領事唐偉康先生認為,對國際投資者、商人來說,香港仍是國際交通樞紐、中外交流中心。
北部都會區如何發展? 甯漢豪:有三大挑戰 凌嘉勤:深圳灣可打造成黃金內灣 張炳良:香港要領先大灣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7
灼見名家傳媒10月27日(周五)舉行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第二輪專題討論環節聚焦「香港發展新思路」,針對項目的挑戰、氣候變化的風險等,一眾嘉賓都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