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終身學習

戴希立校長:建設教育強國之路 值得香港參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24
戴校長對建設教育強國的思考,其實也適合思考香港本地的教育發展,尤其是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重視和持續教育方面。隨着人口高齡化的趨勢持續,終身學習的需求只會不斷增加,建立具認受性的學歷認證體系正是時候。
實用的終身學習策略──輸入?輸出?
作者:陳玉燕2024-03-25
「輸入重要,還是輸出重要?」這是我在這一屆屆中六啟航大會講話時,問中六同學的問題。現場投票,各佔一半。《OUTPUT》作者以心理學家實驗點出,如要二擇其一,輸出更為重要。
插花禪
作者:譚寶碩2024-03-24
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不斷學習,除了跟上潮流之外,更重要的是,努力學習能使人的精神世界保持豐盛、永不枯竭。
伍絜宜慈善基金董事伍尚匡先生:將中國語文推向世界 籲學生用心鑽研終身學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6
由灼見名家傳媒主辦的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邁入第四屆,希望利用生動活潑的比賽方式,引發社會各界對中華文化、歷史的興趣與關注,同時藉以提升全港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個人情操。
學習:一個過程
作者:程介明2023-09-22
其實,中小學的學習,都是一個過程,其目的不是匯聚性地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更遑論考試成績),而是開放性地為將來的人生打開一道大門。
人工智能時代的未來商業教育
作者:編輯精選2023-06-23
科技的力量驅使商業教育變革,教育工作者和學生身處創新的前沿,需要學習和善用科技,發現新的機會。
課程和教學設計改革的一般程式和條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
作者:黃顯華2023-06-03
中國在2022年頒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期望義務教育課程能夠與時俱進。這一次的改革有什麼主要的變化呢?教育方案有什麼重點?
路!應如何走下去?
作者:翁美茵2023-04-18
不論在工作及信仰(或個人的信念)上,都應該繼續努力學習及更新,讓自己一直保持在有心、有力及有格的素質,讓個人的教育夢能實踐,亦幫助別人實踐。
人工智能與大國博弈
作者:彭泓基2023-01-24
在這些爭奪資源的過程中,一個國家或群體的綜合競爭力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其中尤以科技為主。當年鄧小平專注於科技和教育,如今大家都能體會到他當年的智慧和遠見,奠定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礎。
國際管理諮詢公司作為知識型工作者的搖籃
作者:謝祖墀2022-11-21
對任何一個經濟體而言,知識型工作者的數量和品質是衡量其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優秀的管理諮詢公司是培養知識型工作者的很好的溫床。
迎難而上的創業家──譚諾文
作者:張灼祥2022-11-10
Kurt譚諾文說來到開Pickabowl餐廳,已是他的第三次創業了。談到創業的苦與樂:「一件事,從構思到實踐,有一天,夢想成真,構想變成事實,那過程儘管辛苦,但有了眼見得到的成果,我會感到滿足的。」
全球教育科技峰會港大舉行 提倡善用數碼科技培育人才
作者:編輯精選2022-10-14
全球教育科技峰會周五於港大舉行,內容涵蓋亞洲人才發展趨勢、如何應用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和網絡3.0等新興技術創新員工發展,以及公私營機構和學術界別如何共建學習創新生態系統。
9月1日開學日
作者:卓王詠詩2022-09-02
以興奮的心情面對開學日,珍惜實體上課的日子,讓孩子享受及喜愛學習。
年老拿學位和終身學習是兩回事
作者:莊太量2022-05-07
如你是想以讀書為投資的話,切記不要在人生中後期去讀,除非你終身學習。
這一代年輕人進入職場要學會什麼?
作者:高希均2022-03-12
年輕一代成長的過程中,台灣經過了三個關鍵性的階段:1980年代啟動的「民主化」,1990年代出現的「全球化」,以及近20年來中國快速的崛起及地緣政治帶來的不確定感。台灣如何在台中美三邊之中尋求平衡?
香港智能圖書館是否起步太遲?
作者:鄭家寶2022-01-21
建議把「智慧圖書館」訂定為優質教育基金優先主題,優化硬件及軟件,讓學生有更佳的閱讀資源。另一方面,選擇適合的電子閱讀平台 / 電子書,培養學生在網上使用資源的能力,有利學生自主學習及終身學習。
團結香港基金:大灣區學資歷互相認證,提升香港整體人才競爭力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6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人才報告,指出香港正處於產業升級及人才發展的十字路口。革新教育制度,支持每個人在不同人生階段持續增值, 才能構建學習型社會,支持知識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鄭慕智:世上無童話式成功 終身學習應對變遷
作者:編輯精選2021-05-12
香港恒生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保險業監管局主席鄭慕智博士,5月5日出席恒大傳播學院《恒傳感言》訪談節目時指出,香港很多好的計劃都議而不決,導致社會發展停滯不前。
專訪羅錦城校長:流淚撒種 歡呼收割
作者:黃智華2021-05-04
羅錦城校長勉勵年輕人:「不要輕易放棄,人生沒有失敗,失敗也是一種學習,如選擇了放棄便是真正的失敗。」
百年樹人,由品格教育開始
作者:屈家妍2021-04-19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的大熔爐,以其國際化環境和多元化背景成為世界矚目的東方之珠。創立於2016年的奧恩,是本港首間引用《聖經》九個「聖靈果子」特質,培育幼兒道德價值觀的學校。
教師中心無聲消逝
作者:曹啟樂2021-02-22
教師中心成立於1989年,剛在去年慶祝成立30周年。之後教育局宣佈將於今年9月停辦教師中心。作者建議,教育局可以舉辦一次集思會,邀請長期擔任教師中心義務工作的校長及老師們一起參與。
以廣泛閱讀教育培育下一代的素質美德
作者:周慧儀2021-01-13
廣泛閱讀的意義是什麼?正正是讓讀者可從READlNG中找到JOY,讓人愛上閱讀,讓人成為讀者,再讓讀者漸漸成為身心靈健康快樂、生活幸福豐盛的愛書人!
形態·常態·生態
作者:程介明2020-12-11
傳統的工業社會正在逐漸離我們而去,工業社會教育體系的支柱──學歷──的認受性也正在不知不覺地遭到衝擊。教育必須反璞歸真,從「學歷」的緊頭箍釋放出來,回到「學習」。
學習,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作者:黃智華2020-02-05
奠定孩子的學習基礎,在於給他「學習知識的能力」。而「閱讀能力」則是開啟學習潛能的發動機,也是通往其他能力的大門,更是學習知識的第一步。
學校改革之路:關鍵在於過程
作者:鄒秉恩2020-01-15
筆者認為,要打破這些傳統局限,就算已享譽多年的名校,也不能獨善其身,領導班子需虛心學習,除自己必須是一個終身學習者外,還要經常留意教育的最新發展。
通識教育不僅無害更宜終身學習
作者:王永平2019-07-10
我認為,通識教育不僅無害,更應納入政府資助的終身學習範圍,造福多些需要獨立思考的香港成年人。
學習的只是學生,止於課室嗎?
作者:楊佩珊2019-05-24
改變不單只在於學生,更要着眼在老師。老師若只守在課室及書本內,視覺變得狹隘,知識的內容和教學的技巧都追不上也配合不到走在資訊高度公路上的學生。學習的不止學生,也不止於課室。
拔萃女書院校長劉靳麗娟:新一代孩子需要的特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4-01
隨着全球科技創新踏入新階段,資訊流動愈來愈頻繁,人才需要跟過去已不一樣。新一代的國際人才不能只知道、理解資訊和知識,更要有自發行動跟參與,香港教育又能如何回應這樣的多元人才發展新趨勢?
李國能:未來充滿挑戰 勝者志存高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2-13
在急速和愈來愈快的變化中,我們必須始終牢記,法律實踐是一項光榮的職業,必須時刻遵守職業道德。此外,律師必須盡力維護法律尊嚴,獨立的司法機構在一國兩制下對香港至關重要。
自主學習與人生目標
作者:鄧兆鴻2018-06-25
要確保香港的未來,先要讓青少年人建立個人的人生目標,教導他們擬訂學習計劃及逐一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