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市,素有森之都之稱,「水前寺成趣園」亦綠意盎然,可說是城市中的大自然。「成趣園」一名,取自陶淵明《歸去來辭》中的「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傅高義是當前唯一受美日中敬重的東亞大師,也是最謙和、平易近人的哈佛學者。傅高義離世,他的理念對政、學界的影響依舊存在。
日本自稱是最愛貓的民俗。從流行文化中經常出現的Hello Kitty到招財貓,從各式各樣的貓神社到貓島,日本人的生活中均經常有貓的出現。
早於江戶時代,中國的神靈傳入日本,並逐漸被納入日本民俗及宗教系統中,更發展出了在中國沒有的習俗。中大學者吳偉明教授在其新作《和魂漢神: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正正是探討這個有趣的現象。
由筆者編寫的《明治維新的教導》日前在日本正式出版。這本書站在一個外國人的角度講述了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歷史,並為應如何看待如今的中國提供了一些參考。
林行止認為,中國的崛興,令日本面對一個「兩難之局」──經濟上,日本必須與中國合作,經濟才有加速重新起飛的動力;軍事上,則只有獲得美方支援才能享有和平。
為何一個英國貴族會同情日本在殖民地遇上的種種困難?他背後有什麼思想主導了他偏執的語言?黃振威從他日本的足跡和你娓娓道來。
一位來自英國可上溯至12世紀的貴族公子,何以隻身來到香港擔任港督私人秘書,又和歷任港大校長如此熟絡?他是香港大學日本研究的始創人?
過往的10月和11月,是學校舉行陸運會的月份。今年因疫情為由而取消。對於學校今年沒有陸運會,同學並沒有什麼反應,這引起筆者對陸運會的一些深思。
文咸街與周邊社區,乃至於東西南北商業貿易活動,以及連結南洋、新舊金山,甚至全球的多方網絡始於何時?是怎樣逐步形成的?當中又有哪些鮮為人知、起落跌宕的傳奇故事?
千禧新紀元,新興科技產業落戶,受惠貿易開放及金融改革而壯大。現今深港科技創新地帶成熟,成績屢獲國際認同,殊非僥倖。
香港經濟寒冬已經來臨。這一次,冬天究竟會有多長,恐怕誰也說不準,關鍵問題是,香港會不會從此一蹶不振?
在這些筷子文化的社會,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關係,始終是教育目標的一個關鍵環節。凡是教育方針、教育目標的文件,都無可避免要把這個關係講清楚。但這並不是每一個社會必然的。
當年作為中國文化歷史最後基地的台灣,卻在去中國歷史了,漢唐間的1100年歷史縮簡了,三國失蹤了,學生再也不知有諸葛亮這種智者,也不知關公這位忠義之士。
特朗普當年參加美國總統時,政綱強調「美國優先」,並在多次在競選集會中公開表示,美日同盟對美國不公平,日本長期佔美國便宜,只分攤很小的美國駐軍費用。
1980年,西方國家的人口年齡中位數普遍在30至36歲間,沒有少子化、老齡化問題。到2020年,40年過去了,西方國家普遍老化,筋疲力盡了。
菅義偉成為首位「無派閥、無世襲」的自民黨總裁和首相。放眼日本政壇,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世襲政治泛濫成災,稍微有頭有臉的政治人物,都離不開父輩的蔭庇。
熊本城位於熊本市中心,是九州著名歷史古城,與大阪城、名古屋城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另有一說,則指熊本與姬路、松本並列為日本三大城。無論那一個說法,熊本城都穩佔一席位。
21世紀,日本首相輪流轉,相傳是因為首相公邸風水不好、往史血跡斑斑。
美國副國務卿比根星期一表示,美國肯定會與印太地區的國家加強持續對話,並將合作夥伴擴大至南韓等國家,以組成區內首個強大的多邊結構。他承認有關倡議的部分目的,是應對來自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威脅」。
安倍兩任首相,2007年在幹了一年後,以大腸炎請辭,2020年還是用同一理由請辭,但病勢有何惡化,那是13年了。
日高義樹強調,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人類經濟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情況,也就是由於新冠肺炎病毒影響長期化,全球經濟出現大幅收縮,通賬,和由於各國嚴重財赤對全球貨幣兌換系統帶來衝擊。
中國方面明白,以不法的手段強奪香港會對中國經濟和金融造成重大損失,亦會對中國在國際戰略上帶來挫折,但對於習近平,這卻是其制霸全球的第一步。
長崎這個城市的歷史很豐富,是一個對外關係密切的港口,也是天主教早期在日本傳播的中心,有許多教堂、神學院,以及孤兒院。走訪長崎,似乎也步入時空隧道,串連起不同時代的歷史記憶。
冷漠的海參崴被如血夕陽吞沒在萬頃津波之上,甲板上那個日本太太還在向歷史揮動絲巾……
中日關係如履薄冰,二戰以來日本依賴美國,令亞洲局勢更加複雜。美國著名亞洲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認為中國近年不斷擴充軍備,借一帶一路駐紥外地,引起周邊國家及美國疑心。
帶團友登上鑽石公主號,離開橫濱港,展開青森睡魔祭十天日俄深度遊。最令我渴望的港口,是登陸曾為故土的海參崴!
2007年1月,法國保險公司做了一個退休調查,詢問了多國的退休人士有關財產承繼的問題,法國人列居首位,有53%已有繼承人,中國以51%列第二,而居榜末的是日本只有9%。
中日關係如履薄冰,長年受困於主權爭議等問題。美國著名亞洲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教授(Ezra Vogel)帶我們回顧歷史,指出中日兩國非天生為敵,自隋唐時代已經開始互相交流。
英國人權哲學家邊沁的名言:一個有道德的領袖,只有一個標準,就是看他能不能在最長的時間裏,為最多數目的人,謀求並締造了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