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STEM教育

學與教博覽匯聚兩岸人才 詰問未來學校的創新教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19
受疫情與人工智能洗禮下的教育界,老師如何掌握科技的知識與運用?混合式學習會否成為未來學校的常態?學生如何才能擁有21世紀需要的創新思維、品德與心靈健康?學與教博覽今年的展覽趨勢或可見一斑。
「S.T.E.M.導向」的科普美術教育規劃
作者:林桂光2021-12-11
然而,在科技融合的規劃上,各地目前比較普遍採用的STEM教育及創客教育,包括本地的情況,都有出現「技術主導」、「硬件為本」的偏差。
心懷科學夢 志成棟樑材──專訪香港桂冠論壇委員會主席唐偉章教授
作者:屈家妍2021-11-30
唐偉章教授認為,香港有獨特的優勢,例如已經舉辦了近20年的邵逸夫獎,培養了很多科研人才,因此年輕人可以很容易就跟優秀科學家接觸。科學和教育也不是一步登天的,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提供機會。
情意學習:追尋香港故事
作者:程介明2021-11-25
國外的教育到處喊苦,忙於彌補「學習虧損」(learning loss);在這時刻,香港學校的情景,而且不限於一兩所學校的情景,探索如何在疫情之中帶領學生開拓新境界,是否應該譜寫一個香港故事?
「美術科本導向」的科普融合
作者:林桂光2021-11-19
科技發展源於科普探究,為貫徹個人倡導低成本、低技術、普及推廣的科普教育理念,下面介紹另一種以美術學科為本,融入基本科普學習元素的幾類課題選擇,並討論各種美術創作應用在學與教上的可行性安排。
加強STEM教育 紓港創科人才荒
作者:黃錦輝2021-10-29
政府必須加碼,加強教師培訓,提升他們對STEM學習活動的設計、教件的運用、軟硬件各方面的知識,讓他們可以春風化雨、作育英才,為香港國際創科中心打好基礎。
科技創新教育聯盟慶祝三周年 邀請中科院專家舉辦科普講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2
徐立之教授作為會長召集下,多位專家擔任顧問的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宣布慶祝成立三周年系列活動。
未來教育打造香港矽谷未來
作者:楊立明2021-10-12
雖然《施政報告》肯定教育在推動香港創科的重要角色,政府在未來教育的資源投放方面仍有改善空間。筆者敦促政府及早優化課程、改善教學條件並改革政策框架,幫助香港年輕人裝備未來技能、打造香港矽谷未來。
推「三創」需新動力新思維
作者:黃錦輝2021-07-26
筆者認同城大校長郭位教授的說法,要接受新人事新動力、勇於推動創新、促進創新轉型等。創新,可以擴大及鞏固社會中產階層,有效紓緩貧富懸殊的社會問題。
科技素養教育三級制 有效推 IT學習
作者:黃錦輝2021-06-07
學界對政府大力推動中小學STEM課外增潤計劃持不同意見。對於熟悉STEM教育的學校而言,它們可以利用政府的資助加強學校現有的設施,當然鼎力支持。但對科技陌生的學校,要求它們適當使用,卻不容易。
梁梓彥:神奇E-mat拯救浴室跣腳長者
作者:張灼祥2021-06-02
有藝人在浴室滑倒,頭破血流,傷勢不輕。讓馮堯敬中學的Mike想到,年輕人跌傷已那麼嚴重,獨居長者在家中跌倒,怎麼是好。循此路進,他們一行人想到設計防滑墊,稱之為E-mat,獲得房協比賽金獎。
香港人工智能教育課程與學習
作者:林桂光2021-04-24
在香港,編程科技和AI關係密切,雖然仍未有清晰人工智能教育概念和課程框架,已多被打造成中小學及幼稚園「未來教育」的學習課程,反映了背後的潛在機會。
「教城書櫃」裏的香港特色STEM教育繪本
作者:徐淑梅2021-04-12
這些香港特色的STEM教育繪本,讓讀者更易吸收知識,讀起來亦倍覺有趣。
恒生銀行推商教合一 以科技新視覺關懷社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09
新冠疫情下,大量社會活動停擺,但一眾有心人並未停下,致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機會學習上進。而恒生銀行則與創新教育共享聯盟和一眾學校實行「商教合一」,借提升商業服務的機會讓學生學習新科技。
園藝不是治療,栽植自然人生
作者:蔡國光2021-03-19
升讀大學的年輕人,選讀環境科學、環境研究的不在少數。反映人群中性向喜歡了解並探索動植物、大自然環境、注重生態保育的大有人在,其實背後的好處還有很多呢!
科學探究與價值探問
作者:李美嫦2020-11-12
科學探究真的是冷冰冰的嗎?真的不能同時以知情意行和價值觀來建構其意義嗎?
香港教育:為孩子的未來,預備好再走上崎嶇的改革道路沒有?
作者:曾家洛2020-08-27
自2000年提出教育改革後,香港至今仍然未有引進適切國際大勢、應對未來變化的新教育內涵,以至再度審視現今課程、教學法和評估方式。這一狀況着實令人擔憂。長此以往,香港人的競爭優勢將會日漸衰落。
AI推薦系統以客為本
作者:黃錦輝2020-08-25
推薦系統的核心算法是以客為本,目的是先了解顧客購物的習慣及喜愛,然後在推薦貨品時投其所好。
現代美術教育的無人機科技學習
作者:林桂光2020-08-22
只要多了解無人機科技的不同類型和發展,保持開放的想像,注意編程技術組合的可能性,以及利用一些現成或自創作配件、工具,現代美術創科教材——STEAM,不難設計。
從一所個案學校看創科與教育的現況
作者:楊佩珊2020-02-17
要在課程中達至綜合知識,學以致用,協作解難,發揮創意的目的,現在只是展開了小成功的一步,學生還需要更大的空間發揮他們的創意與潛能。
STEM偏重機械人及編程 忽略科普教育
作者:黃錦輝2020-02-06
雖然香港政府近年大力投資STEM教育,例如分別撥款10萬及20萬港元予小學及中學,資助學校添置STEM設施及教材,但不少教育工作者認為此舉未見成效,主要原因是課程設計指引不夠清晰。
小學推動STEM教育的難題
作者:林偉強2019-12-20
小學要推動STEM教育是一條漫漫長路,雖然已過了數個年頭,學校仍然會遇到不同大小的問題、難關,也會存在許多顧慮及疑問。
星戰歷程和教育
作者:黃冬柏2019-12-16
《星球大戰》系列之所以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星戰迷,主要是得力於觀賞電影帶來的視覺和聽覺的感受,再加上製作團隊的傳銷和商業策略。值得教育界加以關注的是那份創新概念和善用科技。
徐立之:廢除「3-3-2-2」大學收生要求 鼓勵中學生修讀科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1-07
目前本地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為「3-3-2-2」,即是考生必須在中文、英文、數學及通識四個文憑試核心科目考獲相應等級,才能升讀大學。徐立之教授建議大學自行決定收生要求,鼓勵學生讀科學。
科幻文創與現實荒誕
作者:黃冬柏2019-10-28
科幻電影是科幻小說影視化後的創作,讓學生欣賞科幻影視作品,亦可從中擷取其中蘊含的文學養份。
STEM教育指引不清晰 應定成效檢測及評估機制
作者:黃錦輝2019-09-17
政府須要給予更多的個性化及專業化指引,讓所有學校真正從STEM教育經費中受益。
談小學STEAM新發展──從科幻畫學習
作者:蔡世鴻2019-07-22
以科幻畫來作為STEAM的「A」,簡單又對焦;因為它需要學生討論、探究和互評,以學生為學習中心,大大提升課堂的學習元素。
通識科改革:廢除獨立專題探究 反對教授政治議題
作者:編輯精選2019-07-09
有人認為中小學的通識教育應教授「民主、自由、人權」等方面的知識,這我是反對的。因為這些具政治性和意識形態及哲理性很強的概念性的東西,中小學生並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英國升學攻略──英國爸媽也頭痛
作者:編輯精選2019-03-02
英國學校出名假期多,英國許多雙職父母,為此大為頭痛。漫長六周暑假,除了必去的全家旅行,其餘時間怎樣為孩子安排好?
數碼競爭力不足 香港創科存隱憂
作者:黃錦輝2018-07-25
香港在2018數碼競爭力排名榜的表現比在2018世界競爭力排名榜遜色得多,這不禁令人懷疑香港所擁有的一流世界競爭力主是靠「食老本」維持,數碼含量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