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還要致力擴大旅遊業的「外循環」成分,爭取內地以外的遊客和他們帶來的外匯,收窄因港人外遊流出港元與外國來港遊客帶來外幣的國際收支平衡。
特區政府想吸引更多內地遊客,爭取內地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恢復一簽多行措施,無疑是一條捷徑。但推動旅遊業全面復甦,是一個綜合工程,需要做好配套措施,否則人來了卻失望,甚至感到不滿。
呂大樂認為,面對特區政府施政,其實可以平常心看待。當局不斷拋出新措施,最終還是要還原基本步,交出成績,提交中期進度、成績表。
香港風雲再起,或許再次印證了那個有名的「門窗理論」: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香港的失去,焉知不會在另一方面有所得呢?
國泰3名空姐涉歧視非英語乘客事件不斷發酵,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對事件感痛憤,已要求國泰行政總裁林紹波檢討培訓和服務素質。林紹波一再公開以普通話再度就事件致歉。
很明顯,今次香港的零售業之所以會急轉直下,並非全是經濟因素使然,而是受到政治運動下的強行扭曲。香港人不是不想消費,並不是無力消費,而是被政治運動攬炒到無法消費。
從教科書宏觀經濟角度看,衝突的影響是消費下跌(其中包括對遊客的出口),再加上不確定性拖累投資,根據所謂的「乘數效應」,香港似乎難逃「自製」出一場經濟衰退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