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與金庸」全球性徵文獎中,我整合了海內外30多個文學社團和傳媒作為合辦機構,調動了全球的華文作家協會及華文傳媒聯合推廣宣傳,於2016年7月23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演講廳舉辦頒獎禮。
老師多年來公務繁忙,卻從未放下研究工作,至今依然新著不斷。對於友朋後輩的關愛提攜,更是令人感佩。《周易·象傳》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老師誠然是一位身體力行的君子。
「眾裡尋她」一展覽不但令人驚喜,更讓人對中國古代女子的生活有更深入認識。
香港文化博物館與敦煌研究院合辦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敦煌—千載情緣的故事」展覽,誠摯邀請觀眾一起重遊千年萬里以外的盛世敦煌,穿越時空,再續情緣。
各位讀者朋友們,筆者建議大家可配合自己的性情和興趣,先由自己最喜歡的博物館開始!
2021年適逢李小龍81歲冥壽,香港文化博物館即日起推出「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展覽,展出400多件珍貴的展品及相關相片,以及多媒體光影展品,並增設多項的互動體驗,回顧這位功夫巨星短暫卻絢爛的一生。
從青少年時代開始,翁維銓已熱愛攝影,即使忙於電影製作,他仍繼續堅持,並陸續將攝影作品整理成書,並舉辦攝影展。「攝影,是我心中的樂土,亦是個人的追求!」他說。
香港藝術館名譽顧問李慧嫻生於香港,其父是攝影師,從小幫忙曬相,相中不同階層的人和背景,滋生了對藝術的興趣。先後於香港及英國修讀陶藝及藝術教育,成就了她以陶藝表現出本港小人物,形形色色的作品。
《文化新語》一書,就是一群文化幕後精英的訪談,從他們的訪談中,認識他們如何在兩岸四地的文化及藝術領域作出的不同貢獻。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今日(3月7日)宣布,部分室內康樂場地及文化設施將於3月11日(星期三)重新開放,包括香港中央圖書館、大會堂公共圖書館等7間主要圖書館。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也重開。
此篇章摘取了饒公貢獻敦煌學的部分事蹟,以及記敘近年學者利用前沿科技研究敦煌壁畫的方法,嘗試簡介過去70年人文學者與科學學者就敦煌壁畫的探索過程。
香港文化博物館即日至9月舉辦「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展出約260件、合共101組展品,以時序策展,介紹古今200萬年世界歷史。
自從清朝雍正皇帝遷入起,養心殿成為了清代八位皇帝起居生活的宮邸,以至處理政務的大統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