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了不得老人癡呆症,最近開始去健身房報到。研究發現造骨細胞分泌的骨鈣素,讓老鼠返老還童;套用到人體,延緩老化別無他法,就是去運動。
除了注重個人衛生、保持社交距離及等待疫苗面世外,我們其實可以積極地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從而減低患病及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面對已持續超過半年的疫情,要做到身心健康,不是易事。在這方面,梁卓偉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要發揮一點「阿Q精神」:「苦時,要挖苦自己;要跟朋友傾訴,要找比我更苦的朋友吃飯;開心時,也別太得意忘形。」
現在人人外出都戴上口罩,嚴陣以待新型肺炎。不少人都有疑問:究竟做運動時要否戴口罩?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陳真光為你講解﹗立即去片,然後share出去!
中醫特別強調精神情緒對健康的影響: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中華醫學認為,「脾主肌肉」。故健脾益氣,可使脾氣輸布暢達,充養肌膚而豐滿有力,「脾主四肢」。而溫養脾胃,以使脾氣運化順利,堅實肢節而活動矯健。
空氣污染嚴重時,大家是否更應留於室內?事實卻不盡然。
「路勁健康快車慈善單車賽2019」舉行活動啟動禮,活動旨在推廣健康及籌集善款予眼疾人士,現誠邀市民一同參加是項盛會。
你可以否認「不運動就是懶」,但不運動只會讓你愈來愈不健康、愈來愈需要健保。
科技發展不斷為人類提供一個舒適方便的生活,但舒適的背後卻要我們的體能和活動能力減弱退化,而要應付體力活動的意志甚至鬥志也被削弱。
曾幾何時香港足球水準冠絕亞洲。尚記得兒時賽事期間加路連山道,球迷絡繹不絕趨往欣賞高水平足球比賽,但近年一直未能吸引擁躉入場。
機會是留給「還没」準備好的人,如果有完全把握才去做,那沒有幾件事可以做得成。
如果在這個時期為了達到某些目的而硬性地安排太多運動項目,而且又要求他們在這些運動比賽中及早取得成績,那往往會弄巧反拙,令他們長大後,也不會再碰這些運動。
孩童在發展中在沒有成人約束下,能與大自然環境互動的機會有多少?憑自己去理解大自然規律互動的機會又有多少?採用「死」的書本作幼教?還是這採取「活」的互動作幼教?
如果把那些未確診的病患者計算在內,本該患糖尿病的人口可能達到10%,約70萬人。這個數字的確嚇人。
好逸惡勞是人類天性,但舒服背後卻要付上代價。身體愈少運動,便愈容易退化,一些因為運動不足的慢性疾病便因此而出現。
「心」是一切的主宰,所有的改革必須從心做起才會有效。
香港的物理治療技術發展愈趨成熟,加上不少醫療機構引用先進的治療設備,幫助不少患者走上復康之路。然而,香港實行的醫生轉介制度卻被斥是耽誤了患者的黃金治療時間。
addias和Puma都是著名的運動品牌,事實上兩間公司的創辦人原來是一對兄弟,現回顧兩兄弟在半世紀前的恩恩怨怨。
一大堆不同層面和身體鍛煉的活動,我們都慣常用「體育」一詞概括地代替,這也是多年來中文對「體育」一詞濫用的情況。
新一年來臨,回想過去是否做得太少運動?能夠在一周要求三天累積的30分鐘運動嗎?
一般中學生希望在大學修讀收入和前途較佳的學系,例如醫科、法律、精算、工商管理等,但體育系的出路,絕不是想像中的差。
在美國,高血壓是僅次於吸煙的第二號導致死亡的殺手。美國心臟協會把高血壓的界線調低,可以給一些之前接近高血壓的人士及早接受治療和採用有效方法去改善過高的血壓。
學童肥胖問題是一個全球化問題,香港和內地同樣面對着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不單止未被解決,而且變得愈來愈嚴重,我們不得不加以注意,為我們下幾代着想,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和機構都應携手合作盡快訂定政策和執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