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Apr 19 2025 00:22:3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綜援

周永新:扶貧如何精準到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10
在協助貧困家庭改善生活方面,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是解決他們的住屋需要。周永新指出,如果兒童住在狹窄劏房,學業難免受到影響、與家人的相處難免出現張力、個人情緒難免波動、對自己的前途難免欠缺自信。
垃圾徵費延至明年實施 擬向部分住戶派免費膠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10
原定今年年底實施垃圾徵費,當局已建議延至明年4月1日推行。首6個月將設適應期,對違規人士盡量給予口頭警告,視情況可考慮適當延長適應期至一年。
走出深水埗
作者:郭一鳴2022-07-08
在香港這個人均GDP 4萬多美元、政府財政儲備高達9000多億的富裕社會,這些孩子連基本生活都缺乏保障,居住環境惡劣,正常學習受影響,他們與其他同齡人相比,很難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周永新:汲取疫情教訓 改善長者照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30
第5波新冠疫情長者和院舍院友的感染和死亡比率甚高,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質疑,安老院舍服務多年未有改善,以至住院長者體弱多病。他建議政府全面向私營安老院「買位」、解決融資,以及建立健全的保健制度。
失業援助
作者:曾鈺成2021-02-22
以特區政府的財政狀況,拿出百餘億來發放失業津貼,完全做得到。為什麼政府拒絕提供臨時失業援助的態度似乎十分堅決?
在疫情下 政府該如何利民紓困
作者:施永青2020-09-29
香港要面對的困難時期究竟有多長,開開心心地把盈餘盡派後,以後是否不會再出新問題?
參加社運年輕人的現今處境
作者:施永青2020-09-24
香港的經濟前景並不樂觀,失業率可能長期高企。讓年輕人出外闖一闖,既可以減輕香港的就業壓力,亦可以讓年輕人見一下世面,了解一下真實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就資助自僱和失業人士提改善建議
作者:王永平2020-04-17
近年不少企業為了節省勞工福利的開支,長期安排「自僱人士」為自己或客戶服務,而喜愛在工作和生活取得平衡的年輕斜槓人也愈來愈多。
救市先救人 加碼再派錢
作者:陳景祥2020-04-16
企業得到政府資助,可以濟燃眉之急,但企業在現今環境下是否可以撐得下去,員工薪金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企業沒有生意無法經營,最終也要結業裁員。
新移民抽水攻略
作者:徐家健2019-03-10
新移民搶公屋呃綜援,跟舊移民搶公屋呃綜援有什麼分別呢?分別是舊移民曾經對社會有貢獻的話,何不索性妖魔化所有對社會貢獻淨值是負數的社群?
政府朝令夕改的背後原因
作者:梁天卓2019-02-17
政府並沒有做到特首就任前就已提倡的實證為本的施政思維。假如你向老闆sell橋時只用一些隨口噏的原因來支持,被老闆質詢後被逼撤回或修正該方案是常識吧。
政黨將政府推向「橫死掂死」的局面
作者:阮紀宏2019-01-22
有一種意見認為,由於香港不可能有執政黨,所以政黨必然是馬後炮。但看看英國的政黨在脫歐問題上的表現,也看不出來有哪個政黨為長遠和大局有所擔當:緣何兩年前討論公投的時候,就沒有政黨提出今天的各種擔憂呢?
橫蠻特首 禍害市民
作者:關焯照2019-01-18
日本人的健康預期壽命是74.9歲,但預期壽命卻是83.7歲,兩者相差8.8年。假若以持續上升的預期壽命來要求年齡60歲或以上的人工作,筆者只能說,林鄭真係要「因住收尾嗰幾年」了。
政府無良 老齡坎坷
作者:陳景祥2019-01-17
香港沒有法定退休年齡,社會仍未有退休年齡的「共識」,但政府已把長者申領綜援年齡界限提高,難以令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