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工作效益,是企業運作的基本要求,但達到指標並不一定代表用對了方法,有時更有僥倖的成分。如果目標結果和過程行為能兩者並重,加上主管在工作過程中適時輔導指正,當有助員工提升表現,達至相得益彰的成效。
近年來,普通話在本地的使用率和流行程度都提高了,尤其90後一代,自小在學校正規學習,口語有一定水平,但工作所見前一兩代的企業主管,其改善空間實在不小,若不快馬加鞭,是明顯落後於形勢了。
身處光怪陸離的商業世界,以蒙騙而圖利者大有人在,從小至近年的電話詐騙,到大至馬多夫的世紀投資騙案,以致職場中的爾虞我詐,幾乎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
説到底,開不完的會議、看不完的文件,只會愈來愈多,所以適時下放工作,準備世代交接,才是持久作戰的應對之道。
面對疫情下經濟寒流的侵襲,正是汰弱留強的存亡時刻,有人辭官歸故里,自然也有人連夜趕科場。但關鍵是,作為企業行政人員的你,面對突如其來的機會,是否準備好臨危受命。
香港經濟底子深厚,只要社會能迅速回復秩序,失業率定必掉頭回落,工資也會持續增長。
在職場上能操流利英語,絕對是一項強勁的競爭力,有助擴闊青雲路及增加升職的機會。
此際新歲,希望讀者在青雲路上能屢遇財神!財神者,獵頭人也。獵頭人每天都會致電行政人員推介「筍工」。順道介紹一個見工「貼士」。
不少工作逾數載的年輕行政人員,常常詢問筆者怎樣建構廣闊的人際網絡。
行不同的企業都在甄選人才的程序上有所不同,正是「各處鄉村各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