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粵語

粵語解密:明 / 味
作者:黃氏2021-04-26
在現代漢語共同語裡,義為「明白」的「明」是一個不能自由運用的「語素」;不過在粵語及古漢語裏,「明」卻都是一個能自由運用的「詞」。
粵語解密:屋徛
作者:黃氏2021-04-18
閩、粵兩種方言中的「徛」字可能有更早的共同來源──譬如某個歷史時期的古吳語。粵語與閩南話共用的詞或語素,其實也有不少的。你知道有那些嗎?
粵語解密:蓼
作者:黃氏2021-04-11
粵語常常給外國人一種十分活潑的動感,是其他語言沒有辦法展示的,尤其是「罵人的藝術」。我們常常罵笨鈍的人是「一碌葛」,到底為什麼用「碌」(luk5之譯音字)來形容別人?
粵語讀音詳解——「度」
作者:黃氏2021-02-27
意思為「量」的「度」這個單音節詞,筆者之前未有獨立地考證過,所以在這裏補充一下。
過世冇有怕!
作者:黃氏2021-01-20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過世」一詞只有「去世」的意思。在粵語裏,「過世」除有「去世」一義之外,還有「過一輩子」的意思。
粵語解密:「瓦缶」、「定性」
作者:黃氏2021-01-07
粵語有「定性」一詞,義為「能集中精神做事」。白宛如《廣州方言詞典》釋為「耐性」,似不夠準確。
粵語讀音詳解——「乎」
作者:黃氏2020-12-05
「乎」在古代常用做表示疑問的語氣助詞,如《戰國策‧楚策(四)》中︰「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即為粵語「可以食㗎?」。詳見「乎」的讀音與用法演變詳解。
粵語解密:「嗚呼」、「手作」
作者:黃氏2020-11-09
粵詞當中有不少嘆詞,靈活生動地反應說話者的感受。原來這些嘆詞也經歷了許多個世代,傳播至今!
粵語是「高層」語言,有強勢地位
作者:編輯精選2020-10-26
近年來,許多港人對粵語的前景感到憂心忡忡,《兩文三語—香港語文教育政策研究》的作者梁慧敏和李楚成從語言學家的專業角度出發,肯定了粵語這個極具生命力和包容性的地方語種。
讀《六國論》學粵語
作者:編輯精選2020-10-24
現時香港的中學大多以粵語作為教學語言,而粵語既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色,自然對研習古典作品頗有好處。因此,掌握正確的粵音正讀非常重要。本文續舉列《六國論》的文章中若干容易讀錯的字詞,探究其中的正確讀法。
「曳曳」的「反骨仔」
作者:黃氏2020-10-20
粵語形容人忘恩負義,有「反骨」一詞(如「反骨仔」就是「忘恩負義的人」的意思)。筆者一直懷疑這與「相學」有關,其後到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查找古代文獻中有否「反骨」的用例,終於找到了以下資料。
語言上溝通的便利,是全球華人的財富
作者:編輯精選2020-10-10
語言上溝通的便利,是全球華人的財富。利用這個語言的財富,對自己是有無限好處的。
讀《史記》學粵語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27
現時香港的中學大多以粵語作為教學語言,而粵語既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色,自然對研習古典作品頗有好處。因此,掌握正確的粵音正讀,無疑非常重要。本文續舉列司馬遷《史記》若干容易讀錯的字詞,探究其中的正確讀法。
讀《論語》 學粵語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12
現時香港的中學大多以粵語作為教學語言,而粵語既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色,自然對研習古典作品頗有好處。因此,掌握正確的粵音正讀,無疑非常重要。本文舉列《論語》若干容易讀錯的字詞,探究其中的正確讀法。
粵語解密:「口唇」、「坐定」
作者:黃氏2020-09-08
「坐定粒六」源於賭博術語。擲色子最大之數是六,肯定得六點,即一定得勝。
粵語動詞應用:「揚」、「擔」
作者:黃氏2020-08-22
古代漢語和粵語一樣,「揚」作「宣揚」解時,是可以自由運用的。
「唔多好」、「唔多妥」是否現代新詞?
作者:黃氏2020-08-07
若我們口頭上的「唔多」是古語之遺的話,古代文獻當有寫作「不多」,而義為「不大」的表達方式。
「詰」人何解?
作者:黃氏2020-07-27
晉 葛洪《抱朴子.博喻》已有云:「抱朴子曰:『用得其長,則才無或棄;偏詰其短,則觸物無可。』」這是勸那些身居高位者,用人時要注意用人的長處,不要偏愛「gɐt2」(責難)人的短處。
粵語解密:「雜」、「早知」
作者:黃氏2020-07-03
孔夫子有教無類,來者不拒,所以他的學生什麼人都有;無怪乎當時人也有認為孔門很「雜」。
「初來甫到」還是「初來報道」?
作者:黃氏2020-06-22
近日筆者在一些電視劇集裏面不止一次聽見藝員的對白看到「初來報道」四字。筆者真的覺得很奇怪。
「㢥起枝棍」的「㢥」字何解?
作者:黃氏2020-06-08
說到「十」這個字的寫法時,粵語會說是「一劃一㢥」,也就是「一橫一豎」。
「得意」一詞是否現代新詞?
作者:黃氏2020-05-27
粵語「得意」是「可愛」、「有趣」的意思。其實「得意」當是「得人意」的省略。「得人意」即「合人心意」,「得人喜愛」的意思。
「揭竿起義」的「揭」字怎樣讀?
作者:黃氏2020-05-13
「揭」有2000多年的歷史,「屙」和「定」都有過千年的歷史。粵語之雅,於此可見一斑。我們對自己的母語有多大的誤會,於此亦可見一斑!
由許冠傑獻唱會說起
作者:馮應標2020-04-29
親中/抗中是一個政治取向,公開表態可能要付出一些代價,許冠傑絕對有自由不想冒任何的險,別人不能勉強,而太極高手的他一向保持曖昧,真係令人「難分真與假」。
「痕」字有多少年歷史?
作者:黃氏2020-04-24
筆者小時又聽過某廣告,裏面有「痕癢」一詞,於是一直以為粵語的義為「癢」的「痕」,若要在語體文中表達,就可以用「痕癢」這個詞。到了執教鞭之後才知道原來現代漢語共同語當中根本沒有「痕癢」一詞。
「不要碰我的東西!」粵語怎樣寫?
作者:黃氏2020-04-16
「不要碰我的東西!」這個詞白宛如《廣州方言詞典》作「玷」。其實「玷」只有「污點」和「玷污」的意思,重點在「污」,而非「觸碰」。
粵語古雅用字——「擿」、「個」
作者:黃氏2020-04-03
在粵語裏,「個」這個量詞,有一些比較特別用法,其中一個是︰可以用於定語和名詞之間,表示領屬。如「我個頭」就是「我的頭」。
「身無長物」「長」字的讀音
作者:單周堯2020-02-16
明周夢暘《常談考誤·長音仗》:「長字三音:平聲在陽韻,上聲在養韻;平上二聲人多知之,去聲鮮有不誤者。」
粵語詞類活用——「蘚」
作者:黃氏2020-01-20
「同化,指兩個本來沒有意義關聯的詞,由於經常處於同一語言結構中,其中一詞受另一詞意義的影響,由於類化的作用,也產生了與另一詞相同或相近的意義。有人把它叫做『沾染』、『滲透』或『同步引申』……」
文壇名家講座三:終身受用的學好中文方法(影片模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1-06
本講座改為影片模式播放,可先下載閱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