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11 2025 05:59:0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拜登

陶傑:晶片戰役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前的熱身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03
對於美國,晶片就是21世紀的「馬蹄鐵釘」, 如果鐵釘是半導體,戰馬就是美國的半導體產業,騎士就是半導體產業的設計員工,王國就是美國。
中國要和美國打上一仗嗎?習近平已說明中國的態度?
作者:霍詠強2023-03-28
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簽署聯合聲明。世人都關心美國對華反應有什麼改變?中國和美國是否注定要打一場仗?但作者指出,若一種對抗無法令到美國「痛」,直接承受戰爭的風險的話,中國一定不會做。哪美國的底線是什麼?
矽谷銀行挑起的疑問
作者:張建雄2023-03-20
2021年11月30日是不可忘記的一日,矽谷銀行股價763美元,出事前一天是263美元,一天暴跌65%,然後收市後再下跌60%,最後歸零!投資真難!矽谷銀行當然不是終結篇,問題才開始。
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
作者:張建雄2023-03-16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布工作報告,強調「人民至上,世界大同」,公報的數字令人類命運共同體更進一步。
拜登「摧毀台灣」是失言?
作者:郭一鳴2023-02-24
白宮內部有人透露,當被問及是否會有比「新保守烏克蘭方案」更大的災難時,拜登回應「等到你看到我們摧毀台灣的計劃」。這條消息一曝光,震撼全世界,當中反映了美國人的心態。
西方群毆政策適得其反
作者:張建雄2023-02-23
如今拜登的群毆政策(2022-2023),拉幫結派,最先實驗在俄羅斯身上,是為日後對付中國的推演,極值得研究!
美軍導彈擊落中國氣球 外交部強烈不滿抗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2-05
美軍在南卡羅來納州對開的大西洋上空,擊落飛越美國領空的中國氣球。中方則對美方擊落無人飛艇表示強烈不滿,指美方嚴重違反國際慣例。
為師之道:當學生有新想法 千萬不可說不──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1-31
「在企業做研究跟帶領學生做研究,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企業研究團隊成員個個都具有豐富實戰經驗,大學學生則是一張可塑性很高的白紙。」黃漢森教授在史丹福大學教學多年,又從學生身上學到什麼領悟?
城大公布2022京港台新聞人物榜及數據回顧 普京、習近平雄踞20載榜首
作者:編輯精選2023-01-22
香港城市大學早前公布2022年LIVAC京港台新聞人物榜及20年綜合榜大數據回顧,共有18人在三地均上榜,其中16人是政治人物,中美兩國政治人物照舊高踞榜首。
從白宮文件看美國疫情防禦及退場策略
作者:尹瑞麟2023-01-14
中國取消嚴格疫情管控措施後,新冠感染席捲全國,出現藥物搶購潮等亂象。到底西方國家──特別美國──是如何考量其管控大型疫情的防禦及退場策略(exit strategy),是否值得中國參考?
台海雲卷雲舒
作者:郭一鳴2023-01-06
「中國主權不容挑戰,遇上美國霸權不容挑戰」,筆者非常認同這個觀點,台海之所以被外媒視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原因就在於此。
為何美國這麼好戰?
作者:彭泓基2023-01-04
當年美國陷入越戰沼澤,有論者認為是由於疏忽的決策和錯誤的希望造成的,但有論者卻認為是美國的管治制度已淪為「僵持機器」。這對於理解美國當下的外交政策有什麼作用?中美決戰即將發生?
文相濡:2023流年五黃災星位於美國意味什麼?拜登政府為何在歐洲眾叛親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2-28
術數名家文相濡為我們預測2023年世局,表示許多困難將於明年出現,而人民幣將成矚目的世界貨幣。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未來5年中美關係風高浪急?
作者:彭泓基2022-12-22
居安思危,我相信中央正全力在備戰中,過去幾年的封關,正是深謀遠慮、養精蓄銳、調配內部資源的最佳時機。許多普通民眾,只沉醉在過去經濟奇蹟的成果,可能還沒有覺察到內憂外患的危機。
台積電變成美積電並不理想
作者:張建雄2022-12-22
美國人不想投巨金使台積電變成美積電,如意算盤是將5納米以下的廠房送往美國,同時吸收美國最短缺的工程師,台灣當局無力護着這兩項寶庫,只能走向日落黃昏。
假如NMN是藥物
作者:徐家健2022-12-05
隨着人口老化,先進國家的醫療市場變得史無前例重要,尤其是銀髮一族的醫療市場。到底藥業的拆牆鬆綁是好事還是壞事?
中國東盟關係牢 美難動之以小利
作者:張建雄2022-12-01
拜登參與11月的東盟大會,提出建立戰略伙伴關係,意圖分中國一杯羹。很明顯手下沒有做好功課,東盟和中國成為對方第一貿易伙伴,美國是改變不了這件事。
中美打打談談不就好了嗎!
作者:張宗永2022-11-22
作者認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在印尼峇里島G20峰會會面,雖然公開對話各自表述,但總算氣氛融洽。
中美元首會的觀察
作者:張建雄2022-11-21
2013年,習大大向奧巴馬提出寬闊的太平洋容得下中美兩國;這次再向拜登提出寬闊的地球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這意味着中美要爭取的地區已由太平洋擴張到全地球去了。
習拜會談最重要的訊息 :解決台灣問題進入倒計時
作者:關品方2022-11-16
過去五年中美關係緊張,此次兩國元首會晤氣氛友好,雙方都強調確立中美關係指導原則的重要性。習主席在會晤中多次提及台灣。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兩元首在台灣問題上究竟具體談了什麼?
習近平與拜登峇里島會晤 釋出什麼信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1-15
《紐約時報》分析文章認為,拜登和習近平似乎都急於淡化華盛頓和北京正在走向對抗的看法,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拜登告訴記者,他認為中國大陸對台灣的軍事行動並非「迫在眉睫」。
中美元首印尼峇里會晤 謀管控分歧避免衝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1-14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11月14日)乘坐專機抵達印尼峇里島,出席在當地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同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談,這是拜登上任以來,首次與習近平的面對面會晤。
美國中期選舉的鐘擺幅度
作者:曾國平2022-11-02
現時民主黨僅僅控制兩院,政治勢力分布可以鐘擺的幅度較大,不確定性會比其他情況(例如兩黨各佔一院)要高。
國債評級是英美最後一根羽毛
作者:張建雄2022-10-17
美國老大哥的評級,標普AA+第二級,其他仍是AAA第一級,但國債31.2萬億美元,距國債上限31.4萬億美元,已是一步之遙。
誰最有破壞北溪輸氣管的誘因
作者:施永青2022-10-04
現時尚未有證據可以指控這是誰幹的「好事」,只能靠分析誰可以從中獲益去推論誰的嫌疑較大。
秋高物燥,拜登點火
作者:郭一鳴2022-09-23
拜登自去年上任以來,過往曾經三度發表支持台獨言論,分別在今年5月、去年的10月和8月,這一次同樣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白宮發言人其後「照例」重申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沒有改變,後來又說,拜登是在回答假設性問題。
美國學生貸款只是騙局而已
作者:張建雄2022-09-22
美國學生貸款制度漏洞其實極大,但政客為了選票,好少理。美國制度崩潰,就始於這時代。
全球最年長君主 英女王逝世享年96歲 王儲查理斯繼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8
在位最長的英國君主伊利沙伯二世逝世,享年96歲。73歲的長子、王儲查理斯將會繼位,成為國王查理斯三世,全國將進入為期10日的哀悼期。
霍詠強:聯合國新疆人權評估淪為政治打手?選舉臨近 美國政治極化思想如何令選民互相踐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8
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香港回歸以來,受到反對派及外部勢力的蠱惑,一步步走向泛政治化。但無論左右派,意識形態凌駕理智肯定會出問題。最近國際社會發生的兩宗事件,均說明了政治化的可怕。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政治化的禍害:人權專員成標題黨、總統也要罵街
作者:霍詠強2022-09-07
香港回歸以來,受到反對派及外部勢力的蠱惑,一步步走向泛政治化。但無論左右派,意識形態凌駕理智肯定會出問題。最近國際社會發生的兩宗事件,均說明了政治化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