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加劇,中國面對歐美打壓會如何發展?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中國未來是由內循環帶動內需去發展經濟,一起聽聽鄧教授分析。
我相信,今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西方的惡化,最終將逼使西方接受中國那套應對疫情的做法,亦即是迫西方放棄部分個人自由的概念,以引入部分以集體利益為重的做法。
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強國,但令世人驚奇的是,無論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或死亡人數,美國都是世界冠軍,為什麼會這樣?我們不妨回顧美國的抗疫記。
中國人在與美國交往時,往往以自己擁有所謂5000年悠久歷史為傲,而傾向嘲笑美國人只有200年歷史,甚至沒有歷史。
踏入21世紀,世界上發生了六大政經事件,影響深遠,不可不知。
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認為美國的金融制裁有多種選項,各種對香港造成的影響都不一樣,視乎美國的政治家會否理性顧及自己的利益才行動。但這並非絕對的事,大選後有什麼蛛絲馬跡讓香港早作準備?
戰爭是影響我們的絕大事件,我們宜密切注意。最終誰勝誰負的關鍵,毛澤東及習近平在上面的引文中早已指出,是組織能力。
很多分析員預期新冠疫情過後,環球經濟便會雨過天青,出現V形反彈。筆者對這種分析有保留,因為今次的疫情已嚴重影響很多西方國家的公共財政穩定性。
毛澤東刻意把香港留在中國的體系之外,是想借助香港去利用西方的金融系統。恰好那時,西方亦為了引誘中國脫離蘇聯系統,所以對此隻眼開隻眼閉。
香港市民有遷徙自由和選舉權利,不能因為有些人選擇遷徙到一國之內的其他地方居住,而另外一個基本權利被剝奪。技術性的安排以確保選舉公信力,可以從長計議,但基本權利原則不容討論。
印銀紙是無止境的事業,但只要零息政策繼續,借多多錢都無所謂,反正本金只是Rollover而已。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即將舉行,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預期中美角力將成為焦點,為將來美國採取對華態度愈趨強硬做好充足準備。
教宗方濟各在10月初發布的最新通諭中指出,新冠疫情反映市場資本主義「神奇理論」已失效,自由市場沒解決人類問題,反而威脅了社會凝聚。
中美貿易戰令到去全球化加劇,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是因為當年美國全力反恐,世紀疫情加快去全球化未來10年美國不停遏制中國,一起聽聽鄧教授分析。
說強大和偉大有何分別,「恃勢凌人」謂之強大,「捨己為人」謂之偉大,美國是談不上的。
當今世界無疑處於百年難得一遇的大變局中,中國與美國處於什麼階段?也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答案必須建基於一些實質證據,而不是各自憑空猜測。近月公布的一些數據,可助我們作出正確判斷。
中國在武漢展示這麼大規模的抗疫行動,全世界都可以看得到,美國要展開自己防疫工作尚有十分充足的時間,只是美國反應遲鈍,且手法失當罷了。美國何來理由,藉着一個李文亮事件,就強要中國作賠償?
在自認為掌握了全面制高點以後,我開始覺悟原來特朗普的對手不是拜登或其他政治人物,而是美國本身。
在這些筷子文化的社會,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關係,始終是教育目標的一個關鍵環節。凡是教育方針、教育目標的文件,都無可避免要把這個關係講清楚。但這並不是每一個社會必然的。
今次疫情對歐美國家所帶來的實際損失,金額可能接近這些國家一整年的GDP。歐美的一些政客,可能會因無法走出困局而發動仇外戰爭。發展下去,人類可能又要演悲劇,此之所以,我們不應對防疫工作掉以輕心。
美國總統辯論委員會舉行的第一場辯論,我個人的觀感可以總結為光怪陸離、乏善足陳。而兩名候選人,尤以現任總統為甚,言不及義、顧左右而言他。
西方文明因而可以大量掠奪其他國家的資源與勞動力,去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西方文明亦會因為內部矛盾沒得到及時的梳理,而逐漸失去自我完善的能力。
美神國的偉大民主選舉正密鑼緊鼓進行,究竟誰當選,對要膜拜的,甘心情願依附的,哪怕視「明德」如無物,可輕啟戰釁的,都會額手稱慶。
林行止認為,北京要在這短短五年內把深圳建成與國際金融接軌的大城市,並且有了具體的「改革試點方案」,可見中央信心滿滿。他認為,中、美之間的不少利益衝突,短期內看不到有妥善解決的辦法。
如果美國有信心贏的話,應不怕在全球遍地與中國較量,進行自由搏擊才是;毋須脅迫盟友,處處讓路美國,讓美國得以優先。
有理由懷疑,螞蟻集團在數星期前,可能已經改為短時間內暫緩上市工作,直到不明朗的因素變得明朗為止。
擁有權力與地位的人對自己往往極度自信,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但特朗普那種睥睨一切的「無知者無懼」仍然令人瞠目結舌。
美國帶頭,也用政府資源在全球收買、資助、推動謊言世界。一片虛假作偽為尚的政治潮流正氾濫全球。
想移民美國的人,可不要幻想,在未獲得國民身份之前,就可以享有理想中的普世人權。
美國日日派飛機到中國沿海偵察,是否就可以增加中國的情報呢?那只是皮毛,至於對中國文化一無所知,那倒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