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變幻,個人處境也不同。歷史研究中到底有沒有可靠的棲居,來紓緩現實裏「個體安頓」的焦慮?這個老問題重新變成了新問題。
我信萬物皆有性,病毒為了繼續生存,不會殺死它所有的載體,共存是唯一的自然結局。人類如果能夠謙虛,從高高在上的位置退下來看事物,必有得着。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學生過往被期許必須要有許多國際經驗才會顯得突出及擴闊眼界。但在疫情過去幾年間,作為學生能離開香港前往海外的機會不多,但這並不代表學生不可以在這幾年加強個人的國際視野及全球素養。
拜登的「癡呆」與「口誤」,原來是另類的心理武器。美國的敵人正在籌劃「超限戰」,拜登這個「老人牌」、疑似間歇性故障的機械傀儡,有如在麥田上樹立的一個稻草人,對於烏鴉,又何嘗不是超限戰的一種?
書中的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建構了我相當一部分的文藝認知地圖,也見證了我接觸外國文學的路徑,而這亦是我將本書命名為《異國文學行腳》的原因。
年輕一代成長的過程中,台灣經過了三個關鍵性的階段:1980年代啟動的「民主化」,1990年代出現的「全球化」,以及近20年來中國快速的崛起及地緣政治帶來的不確定感。台灣如何在台中美三邊之中尋求平衡?
「metaverse」,是從「universe」演化出來的新字,塑造一種精明機靈的形象,別無深意。不知道是誰,把「metaverse」翻譯成「元宇宙」,那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似有意誤導以轉移視線。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5-08
這座多層一級歷史建築,被稱為香港最猛鬼的荒廢別墅。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據說首個業主破了產,第二個主人死在大宅裏。日治期間,有7名天主教修女在這裏被斬首,鄰居經常抱怨有怪聲傳出。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5-05
由JPS美術館策展的「逆時車站」藝術展覽將置地廣場Belowground變身紐約地下鐵車站。精選街頭藝術家Cope2及新晉藝術家李思汝和林輝的明亮而大膽的畫作、壁畫和雕塑等。免費展出至5月16日。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4-16
一個城市探險達人冒進入半山的一所廢棄醫院探索。它建於1955年,是一家非牟利的私家醫院。 服務包括眾多專科,在高峰時,醫院進行了香港60%的墮胎手術。醫院於2012年關閉。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3-26
一個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了一個廢棄的堂皇客家大宅探索,元朗的一座三級歷史建築。大宅建於1933-36年,是一幢2層高的建築,融合了中西風格,中央天井樓上有模製混凝土欄杆。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3-14
一個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個城市中心的荒棄公寓大樓,距離最近的地鐵站僅6分鐘步行路程。 有幾棟5層高的建築荒廢了15年以上。
歷史感,是一種主觀感受,可能不需着重很多或很精準的歷史資料,反而個人對自己的生活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是否已產生感情或感動;歷史感是我們自身與歷史關聯的個人感覺。
1990年出生的朱芸編,父親是二胡家朱道忠,近水樓台,朱芸編(Wan)也成為二胡演奏家,他土生土長,在「男拔」唸中學。
要找出能兼容兩制的管治班底,也許確實需要一個符合中央框架及港人利益的普選方案。
家長可以從幼兒3歲開始,引導子女認識不同國家的國旗或一些地方的旗幟。事實上,幼兒必須學習顏色及形狀,除了在食物及日常用品外,不同國家的國旗都是充滿色彩及一些幼兒可以掌握的形狀,值得大家嘗試使用。
有時讀者會來電郵問我,你又是怎樣教孩子的?我回答說我不會教,我多數時間都是和他們分享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