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在職時,話劇團多搞作:推出大、中、小規模的話劇,除了傳統戲、創新的、黑盒劇場的、年輕人的,通通俱備,更安排香港舞台作品往外地演出。
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潘惠森表示:「生活充滿謎團,許多人情物理都難以解說,令人困頓。我等凡人未必能像莊子般洞悉世情而活出境界,有人問道黃大仙,有人祈福車公廟,都行,而我們則相信戲劇。」
《大狀王》的現場表現力,的確不是唱片錄音所能相比。而這部可以公演接近一個月的大製作,叫座力亦真的有其合理的原因。在筆者眼中,好聽與好看,已相當足夠。
香港話劇團首次把柳如是的傳奇搬上香港舞台,希望讓更多香港人認識這位明末清初的奇女子;史學大師陳寅恪晚年窮十年之精力,始完成《柳如是別傳》經典之作,話劇團把柳如是故事縮龍成寸,演出扣人心弦。
潘Sir慨歎,在戲劇界的發展,殊不容易,「走到今天,有機會將自己的能力貢獻出來,我很感恩!」
由畢業到現在,潘燦良演繹過無數角色,他的生命彷彿已跟戲劇融為一體。「在我的人生中,絕對有戲劇。我不敢想像沒有了戲劇,會怎麼辦?生命有了戲劇,多了一份樂趣,令我的生活更為愉快。」
新書的副題是「毛俊輝的戲劇人生」,集中他在戲劇方面的發展。在書展發布會上,他補充了書中敘事背後的一些資料。所提出的金石良言,何止為新書畫龍點睛?
多年來,著名演員謝君豪投身演藝界,除了演出舞台劇,早年也為電影配音,此外,在香港和內地,亦演過電影、電視劇……然而,他承認,「在舞台上演出,發揮的空間較大,亦可帶來更大的滿足感。」
「我們做演員的,演過若干場後,一起『成長』,演到某一場,我們會有默契。說:今晚一齊『玩』。可以演得更放了。」申偉強(Chris)娓娓道來出演《往大馬士革之路》的心路歷程。
高世章素來低調,但每一場表演,他都站出來說,「請不要忽視我們48年來的努力!」他希望政府能夠看到香港音樂劇的潛力。
老人痴呆症是本世紀全球人類的挑戰,比起其他危疾如癌症更難對付。病魔悄悄地來,不斷地、慢慢地蠶食人們的記憶、能力,甚至感情,照顧者容易心力交瘁,壓力重重,唯獨愛與親情才是良藥,給患者最後的支持和祝福!
出色舞台劇演員,透過身體語言,演員與演員之間的對白,推動劇情進展,牽動觀眾情緒,Jason是有此能耐。
在香港戲劇界,毛俊輝這個名字無人不曉。在2005年,他已獲香港演藝學院頒發榮譽院士,2014年再獲演藝學院頒授榮譽博士。去年又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傑出藝術貢獻獎」,可謂實至名歸。
製作一個舞台劇,演出背後付出的時間、精力和心血,絕不簡單,營運一個劇團,箇中究竟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甘苦與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