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與幾何,通過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為直觀的圖形,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問題的本質,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根據心理學家的資料,踏入十歲的學童已由具體運思期進入抽象運思期,可以相應給兒童學習一些邏輯、演繹、分析、評鑑類的知識。
相信不會有人否定語言模型乃至AI的工作效率,但無論如何,它依然依賴人類發出指令方能完成任務。可見如何培養學生有能力駕馭這種超級工具,將是教育界的新課題。
作者認為,教育學很重要──老師必須讓學生知道如何善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不然的話,普羅大眾經常擔心的「機器代人」時代便會很快來臨。
藝術之所以不同於生產流水線上的產品,就在於它是獨特的,有創造性的。給了孩子一個框框,並要求他摹仿,會限制他們關於事物的想像。
人文素養可能跟專業無關,卻跟學生是個什麼樣的人有關。人除了專業之外,還是個人。沒有素養,只有專業,是遠遠不夠的。
乘着這次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之風,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不是也該在學校推動學生對校長/嘉賓的講話,進行深度學習呢?當然,講話者的內容,必定是具有「能為香港開新篇」的內容。
北大教授李零說得精闢,研究中國「可以細化,但不能鬧到『白馬非馬』」,本末倒置。在鴉片戰爭研究上,不能夠因為新視角和新材料的引入,就將事件的本質輕易淡化,甚至改變其侵略行為之本質。
林鄭月娥上周四表示:「可以大膽說一句,她已交出一張無愧於自己的成績表,為42年的公務生涯畫上完整句號。」這張成績表無愧於她自己,但卻有愧於港人。
呂大樂教授斷言,「一套不能首尾呼應、貫徹始終的安排和做法,最後一定會出問題。發生問題之後才追究責任,恐怕為時已晚」。
深信沒有人會特意與渣男、渣女交朋友,建立家庭,生兒育女就更是悲劇。所以,若社會品德敗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連結便不復存在,這便會為社會帶來滅頂之災。
踏入21世紀,學校和學生在全面擁抱人工智能的同時,也必須思考如何不被AI全面取代,這有賴人工智能教育的規劃,避免再過分偏重知識認知和器具操控。
在先秦散文作家之中,荀子的散文長於論辯,說理透徹,謹嚴綿密,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亦豐富多彩。
「抽象化」不但讓論點變清楚,還能有助於跟其他論點產生連結。
很多有文人氣質的人,很少注意到邏輯上的問題,評論分辯時總是以感情知覺去判斷,或是概念先入為主,而缺乏客觀冷靜的思考。
1=4,2=8,3=24,4=? 這問題似乎最近在廣為流傳,吸引了不少人的興趣。有人得意地表示自己答對了;另有人則中了圈套,提出被出題者指為錯誤的答案。
凱因斯將這種把可信度量化為數值的概念,推演成「無差異原則」,所以儘管市況將會上升,但會是急升還是慢升,在邏輯上並無得到支持。
政府推動STEM教育,非常強調邏輯解難以及知識應用的重要性,是理性的層面。但感性的層面,例如德育及情緒教育,政府似乎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