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以為預備的飯盒不足,正想向負責老師大興問罪之師,但兩位女孩連忙表示其實在演出前不想吃太飽,所以她們各自吃半個飯盒。
整個教育體系,或學校系統,甚至推廣到社會,有幾多人珍視班主任的工作呢?
若處於實體的面授課,插班生的工作是班主任和輔導老師熟練的工作,但網絡世界如何照顧他們?如何使插班生與其他同學熟絡?如何令他們於課堂中能產生親切感而投入學習呢?
師生的情誼可以是很疏離的幾年,之後不再延續,但也可以親如家人,彼此關心,終其一生。
究竟學校如何到位並有效協助學生學習?教育創新如何能在這「新常態」中落實呢?筆者以本學年特殊的開學經驗出發,與大家分享和交流。
「停課」,不免使人懷念校園的生活。很多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忽然感到與同學共同生活的珍貴,渴望有人「傾偈」。沒有學校,就沒有了群體活動,青少年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
教育界可參考有學校實行「班主任跟升班」的做法,每位學生在初中三年獲編配同一班主任,讓他們有足夠時間認識和建立關係,班主任能深入了解學生的性格和背景、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及合作,並擔當兩者的橋樑。
「教育科研是做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這本來是不言而喻的,可現在不得不作為常識來強調。因為在現在一些的校長和老師眼中,教育科研似乎就是寫論文,所以誰寫得多誰的教研科研就搞得好。
馬鞍山一所中學的學生在教室嬉戲玩耍,個別的學生在嬉戲時玩得過火了。我們在片段所見,覺得他們是在嬉戲,但他們竟敢在學校裏公然作弄同學,實在離譜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