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有新一代的年輕人在高科技和虛擬世界中孵化出來,但是舊一代的年輕人也會變老,也會成為被排斥的目標。世代循環,報應不爽,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戰。
我們所信奉的通過搞集體經濟、國有經濟,通過徵稅來實現共同富裕、降低收入差距的願望跟實際看到的結果是正好相反的,把這麼多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裏,最後只會產生一個結果。
香港社會因貧富差距懸殊而帶來的種種問題仍然存在,需要本届特區政府來面對和解決。對14年土地供應鏈的發展進程,政府跟着要多做解說工作,提高資訊的透明度,釋除市民疑惑。
目前中國的制度糅合了現代資本主義及市場機制,取得了可觀的經濟增長,但為了處理社會主義要求較高的平等理想以及應付未來人工智能的挑戰,我們必須引入新的機制,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念更完善、操作性更強。
一場橫掃人類社會的巨型風暴和海嘯,已是迫在眉睫了!
看到過去200多年的變遷,我們會問:到底是什麼使人的生存能力、財富創造力發生了如此大的跳躍,實現了此前幾千年所沒能完成的事?又為什麼即使到今天還是有的國家富,有的國家窮?財富到底是怎麼回事?
架構重組,目的是為了令政府功能更有效地發揮,政策推行更協調、更有力;但這些都只是組織設計和官僚體系的理順,難度不大,行政長官要做,一定可以做得成。真正難的,是未來3司15局到底可以找什麼人出任?
最富有的1%家庭,佔社會總財產約35%;弱勢群6億人(約佔總人口43%),月均收入千元,僅堪溫飽,突顯貧富差距太大。國民收入分配如何兼顧公平,第三次分配中大款是否自願捐款,正受各方關注。
中央政府近日提出三次分配、共同富裕概念。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這是社會發展目標,貧富差距擴大必然導致社會不安,不利政府施政,港府應該盡快處理。一起聽聽曾主席分析。
財富愈多,社會責任愈大。2019年,中美兩國的凈財富總和達到全球GDP的227%。這兩個超級大國應當停止爭吵,開始合作解決全球性問題。
歷史上的大規模瘟疫,幾乎都會將收入差距拉平,但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不一樣,富人不僅沒有變窮,反而愈來愈富了!
教宗方濟各在10月初發布的最新通諭中指出,新冠疫情反映市場資本主義「神奇理論」已失效,自由市場沒解決人類問題,反而威脅了社會凝聚。
新加坡2020年大選,人民行動黨罕有地被反對黨攻奪了數個選區,意味人民行動黨伴隨李家影子消退、新冠疫情和貧富懸殊種種問題而面臨極大的管治挑戰,新一代領導人可會是誰?他們有能力管理新加坡嗎?
基金教父雷賢達認為,縱使QE能暫時穩定經濟,卻為民生帶來重大的後遺症,一起聽下教父如何分析。
貧富不均肯定是社會的一大問題,長此下去,社會只會愈來愈動盪不安。
大道理其實並不複雜。房屋問題與置業問題要分開處理,是老生常談。
我一直認為,政府有責任協助市民解決住屋問題,沒有責任資助市民去投資買樓。
住屋是香港核心問題之一,而貧富懸殊問題與住屋問題是相關連的,因為擁有物業就是擁有資產,是財富。
大學入學率所反映的貧富差距,已擴大至「不可接受」的程度。
「收入的貧富差距不能短時間處理,因為要通過教育。但是資產貧富差距,卻能通過改變房屋政策解決。」
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不能建基在不穩定之上,但是香港的貧富差距就是社會不穩定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