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擺脫華人陽剛焦慮與創傷,拒絕面對自身的局限,一生刻苦耐操,仰望成為荷里活巨星,贏得美國主流市場的垂青;李小龍奮不顧身、追求完美與目標的意志、無邊的渴望,成就了他的英雄傳奇。
希望香港有一日「有容乃大,海納百川」,內地和全亞洲的創意人才,都大量來香港工作,那麼,香港出產這些中外fusion文化電影,真的並非好高騖遠的空想。
李時敏年幼時隨父母從澳洲移民香港,1933年在荷里活美高梅公司電影飾演配角,相信是香港甚至世界首位男性華人在荷里活拍電影。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與蔣介石和蔣的第二任妻子陳潔如的關係。
荷里活並非獨一無二的。諾貝爾經濟學人保羅克魯曼曾指出,類似的外部規模效應導致了其他幾個娛樂工業群的出現,香港是其中一個。
這幾年來,奧斯卡得獎電影的娛樂性大減,政治意識的正確性大增。變成許多著名的大製作,以無法或無心成為奧斯卡競選電影為榮。
人類科技上可能已超越上個世紀好多倍,可是人性方面卻依然停留在2000多年前的部族式互相殲滅。甄拔濤想說的,正中我心意,所以特別喜歡這個劇本,希望下次很快可以在香港再次演出。
給人看的故事,始終最緊要感人,電影要讚人熱淚,靠的是溫情和回家,軟實力之最,也正在此。《壯志凌雲之獨行俠》續集反轉定律,口碑載譽,是巨星效應,還是軟實力的表現?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4-22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座荒廢大型電影製片廠探索。建於1960年的行政大樓,窗戶設計創新大膽,成為影城的標誌建築。整座影城於1965年正式完工。2015年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可惜影城已在拆除中。
由於中美兩國在經濟上已經密切結合起來(即中共時常樂於掛在口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政治上和意識形態上也就不可避免的培育出一個龐大的親中共勢力集團,從而影響特朗普的選情。
我確實是冥頑不靈,擁抱違反批判意識的產品,又戀上了資本主義開到荼蘼的各種產品和玩意,特別是荷里活電影。
公路電影即如人生,遇上的人和事談不上理由,要找的路找不上,又停不了在計劃裏的一個站。錯過了什麼,纏上了什麼,發現了什麼,都不是荷里活式電影中有計劃有組織的書寫;那是一個沒有預習的旅程。
而筆者的小浪漫,就是在電視播放時,用錄影機錄下大半段。因為錯過第一幕,尋尋覓覓近20年,不斷在網站尋找此片。重新完整觀看一遍,發覺最震撼的,是知道這電影根本是伊芙蒙丹的夫子自道。
能夠在國際響負盛名,香港警匪片此般情懷,並不可以單靠時間來增加外國觀眾對其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