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經濟轉型

香港轉型中的期望管理
作者:張宗永2024-08-21
我相信大家都接受香港需要求變,但香港的問題不是短期服一兩劑藥可以解決得到,更不是等9月聯儲局減息便天下太平。這求變的過程,會是漫長而且痛苦的。
中小企業
作者:陳文鴻2024-05-20
已有成就者來港,不過是為享受香港現有的繁榮,不是為香港發展努力。招商引資已是上世紀的政策,當今香港更需要的,是內地在新經貿生態中創業的中小企以及其骨幹人才,借助他們,香港才有機會轉型提升。
經濟轉型與香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作者:鄭宏泰2023-10-20
綜合香港百多年經濟發展與轉型的前途軌跡,不難看到那種「時勢造英雄」的影子。香港社會與經濟已非昔日吳下阿蒙,發展動力已非成長期般巨大的問題,各經濟層面相互糾纏,不易單憑內部產業變革帶動經濟轉型。
如何讓亞洲世界級大學之都發光發亮?本港大學助力經濟轉型的路線圖
作者:段崇智2022-05-06
要充分釋放香港的創新潛力,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努力。吸引頂尖學者及科研人員固然重要,但我們必須同時培育優秀的新一代科學家、從事創新創意的人才及企業家,確保本港的創新力量得以長久持續。
香港新產業政策的理論依據
作者:羅祥國2021-07-02
政府制訂可量化的政策性目標後,一定要作出定期性的檢討,對於那些不成功和效果不佳的新產業政策,可作出修訂改善,也可取消和停止資助。切勿一錯再錯,動用更多的財政去資助一個沒有前途的新或舊產業。
半導體亞洲生產製造勢之所趨
作者:葉劉淑儀2021-06-25
特朗普在任時,曾要求富士康將生產線搬回美國,結果「爛尾」收場。即使美國政府強力介入,也是徒勞無功,解決不到半導體生產重心移師至亞洲的局面。
影響香港半世紀的積極不干預經濟哲學
作者:鄧希煒2021-04-14
要做到經濟有效轉型,政府決策者及市民必先重新審視「積極不干預」理念,是否依然適合現時香港的經濟形勢;在政府與市場之間,是否可以找到更理想的平衡。
香港第三次經濟轉型,還等什麼?
作者:鄧希煒2020-10-08
筆者認為,繼1960年代本地經濟轉型至製造業為主導,及1990年代再轉型至金融地產物流等服務業後,必須進行第三次經濟轉型,切勿重蹈2003年沙士後的覆轍,靠旅遊及地產帶動復甦,錯失良機。
大江健三郎的足球經濟學
作者:艾雲豪2020-07-02
大江健三郎把百年以來,日本由萬延的封建年代、經明治維新、至二戰後經濟起飛當中的社會經濟大轉型,和日本文明是如何同化和抵銷美式資本主義的來襲,以宛如一部史詩式的奇情電影,展現給讀者看。
張維迎:未來世界的格局,取決於中國怎麼做
中國和美國的聯繫原來只是政府與政府之間,而現在有了很多民間的勢力,比如企業、學者、媒體等等。美國對這種力量也非常重視。
德國柏林——海外投資的新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23
德國首都柏林的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德國平均水準,究竟柏林有什麼魅力,能吸引到投資者的青睞呢?
鄭天祥教授:香港航運業轉型新思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16
香港國際航運中心轉型發展思路有四個重點,包括共同走出去、雙輪驅動戰略、產業融合發展及冷鏈新產業合作。
林鄭月娥:管治不是靠政綱而是一顆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12
林鄭月娥以「教育新資源、稅務新方向、置業新希望」為主題,公布教育、稅務及置業三方面的政綱。
梁伯韜:香港須與內地合作發展金融科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12
現時香港缺乏一個頂層設計,政府財金官員在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的發展上缺乏領導思維。
陳坤耀:特朗普上任對中國是件好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05
先將自己的答案告訴大家:我認為特朗普上任對中國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比希拉莉擔任總統要好幾倍。
全世界都在革新金融科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02
現在,金融科技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有些人把它稱為新經濟,也些人把它稱為新形態。
馮孝忠:香港有老本可吃 惟沒多少新經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6-08-27
我們太依賴第三產業,知道發展這些產業都是好事,但是香港能否再工業化?這需要很大的決心、氣力。
專訪恒生執董馮孝忠:下半年中港經濟前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6-25
美國第一季經濟收縮比市場預期差,不過屬於季節性因素,而深受兩地影響的香港市場明年將會如何發展?就此我們專訪了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馮孝忠先生,探討一下 2015 年的金融、經濟的發展走勢。
專訪曹仁超:年輕人,不要讓500尺綁住你的青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5-13
人人慨嘆蝸居難求,曹仁超覺得最可悲的是,香港人最大的願望竟然是買樓收租,包括大學生。「即使好運或者憑父蔭,25歲前儲到首期,開始供款,供到45歲為止,到時都不用想創業了。所以我經常寄語年輕人,不要讓500尺綁住你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