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生大學ESG研究中心將於11月15日(星期三)舉辦研討會,以傳媒及社交媒體的角度探討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企業的ESG表現。
除引入生物科技之外,以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為例的創新科技,在中醫應用上亦同樣重要。「創科+中醫」在提升中醫的效能同時,亦可以改變大眾對傳統中醫的印象,令到年輕人更重視及更廣泛地採用中醫,一舉兩得。
不論是第三或第四代,人工智能都是建基於機器學習。學習時所採用的訓練數據決定系統的「智能」,所謂「學什麼懂什麼」,系統是不會無中生有的,只會像鸚鵡學舌而已。
當獎勵策略是強化學習的關鍵,如果關注太單一的任務及目標,而沒考慮到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不合理情況(例如作弊或意外),讓獎勵變得不合理。這漏洞最終會影響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應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作為科技發展的承受者,我們沒有能力去影響科技發展,就要考慮,是否可以充分發揮其好處。這倒不一定是「逆來順受」;勉強接受,一定不會有好結果。
ChatGPT的功能被傳媒高高捧到天上,它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微軟在《未來計算》提出人工智能開發的六大原則,筆者建議香港政府可參考這些原則制定適當的法例,確保用作機器學習的大數據訓練集的實用性,好讓人工智能產品或服務的用戶能享有合理的權益。
微軟在《未來計算》提出人工智能開發的六大原則,筆者建議香港政府可參考這些原則制定適當的法例,確保用作機器學習的大數據訓練集的實用性,好讓人工智能產品或服務的用戶能享有合理的權益。
AI偏見無處不在,也亟待得到有效的治理。就此,世界各地官、產、學、研等各界别都積極探索消除AI偏見的技術及途徑,部分組織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數字經濟在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及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彭博預測,元宇宙於2024年的全球市值將高達8000億美元,大部分傳媒都認為,元宇宙及相關技術是2022年全球創科産業發展的大趨勢。
Zillow近期股價大跌,主因是其炒樓投資失利,疑似出價太高購入大量物業。存貨滯銷,這門新生意將中止運作兼要裁員。
《論語.學而》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仿效人類,人工智能系統一經開發後要盡快付諸應用,並以滿足用戶需求為首要任務。但「學無止境」,所以人工智能系統亦應持續學習。
面對虛假新聞對社會的負面影響,科技企業、大學、科研中心等各界沒有坐視不理,無不積極投放資源進行研究,務求找出有效的方法識別及過濾虛假新聞,卻正在面對不少難題。
近一年,可以看到中國各省中、小學校,都發布了地區或校本特色的人工智能學習課程。本地AI教育研發及藝術學習應用上有什麼可以借鏡?
隨着5G及智慧城市在全球迅速發展及各地對數據私隱的關注,「聯邦式學習」將會愈來愈重要。
那麼小學要學什麼的AI Thinking?我覺得要和常識科結合。我認為配合常識科的專題研習,可教授兩個AI Thinking 的主要概念,那就是「數據處理」和「機器學習」。
在數碼經濟社會中,「數據是王者」(Data is King),可是這現象引發「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馬太效應。
有經驗的教師也許會說,我們天天從事教學,甚至天天在研究教學,難道不知道學生如何學習?本文從幾個方面提供答案。
演算法告訴我們該如何思考,而且正在改變與影響我們的決定。隨着這趨勢,不難想像有一天我們會不自覺地把決策權和控制權交給機器的演算法。
人工智能技術近年發展迅速,但要實現「機器代人」,目標仍然遙不可及。
矛盾的是,隨着世界變得更加透明,算法驅動的世界也將變得愈來愈神秘。新世界和我們所知道的世界有什麼區別?我們將如何生活在其中?我們將如何管理人工智能、改進人工智能,或者至少防止人工智能造成傷害?
AI 哲學雖是關鍵議題,惜在華人社會未受重視。如果人類未來被有力而無心的機器人包圍着,多麼可怕!
科大BDI主任楊強教授指,如何採集並準確分析與商業場景相關的資訊是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大課題。
滑鐵盧大學Prof. Ihab Francis Ilyas指,金融科技公司每天要耗費大量時間來準備數據,故研發自動化方案解決數據質量問題十分重要。
在「相約科大,遇見未來」大學金融科技教育論壇上,一眾嘉賓談及人工智能科技衍生的責任問題、終端用戶的防範意識、數據溯源方法及管理等話題。